反面人物的原型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耄耋之年的张中行应《读书》杂志之约,写散文,没想到大受欢迎,随后结集出版的散文集《顺生论》《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等全部成为畅销书,被人称为“文坛老旋风”。
  张中行自谦说,有人问:“这新冒出来的一位是怎么回事?”
  其实张中行不是“新冒出来的”。人家新中国成立前就是北京大学教授,与著名学者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其参与编写的《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文言文选读》《佛教与中国文学》等广有影响。
  但他成名还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他的前妻——著名作家杨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不知道《青春之歌》的,这部小说奠定了杨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女演员谢芳又一举成名,她饰演女主角林道静。而反面人物余永泽就是以张中行为原型创作的,他因此在“文革”期间受到牵连。张中行很少提及这段往事,大家只知道他“与著名作家杨沫育有一女,两人因信仰不同而分手”。
  张中行自小酷爱读书,博闻强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涉,他还喜欢书法、字画、古玩,人称“杂家”。读张中行,最受益的是他的人生态度。他主张“顺生”——既然天下之事多不如意,与其哭哭啼啼,不如以平常心待之,顺应宽容。张中行学名张[瑞] [睿],字仲衡,中行是他北大毕业时,自己起的。他晚年曾刻一枚闲章:“中行无咎”。语出《易经》,这也许是“中行”的本意吧?《易经》有“中行独复,以从道也”:行至半途独自返回,为的是追随正道。《易经》还有“中行无咎”:中间行走无所怪罪。这些正是他为人为文的准则。
  张中行一生低调淡泊、无欲无求,他把读书当作毕生大乐趣,一生求索,活得充实而安宁。他一生清贫,86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他物。老人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
  读张中行,仿佛与一位渊博慈善的长者漫步于岁月的深处,超然物外。
  张中行的夫人比他大一个半月。他称她为姐。他把婚姻分为四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关于自己的婚恋,他说他们的婚姻属于大部分“可过”加一点点“可忍”。他曾说:“添衣问老妻。”并解释道:“吃饭我不知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张中行冬天爱穿一件小棉袄,很贴身儿,当是夫人亲手缝制。
  2006年2月24日凌晨,张中行在北京安然辞世,享年98岁。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一个急刹车,司机下车查看,一只鸭子被后车轮压了。有个瘌痢头男人走来,“你越野比赛呀,要是压死了看你怎么赔?”“大叔,您看我也不是故意的,拿秤称称,市场上16块钱一斤,我给20行不?”瘌痢头不答应,说他家鸭子不是拿市场上卖的,而是留着下蛋的,起码要赔一年的鸭蛋,就按市场上一块钱一个算。  这次到大岭村是按照县扶贫办唐主任的安排,签一份项目合同,说白了就是以大岭村实施扶贫项目的名义,让我们作协分一杯羹
期刊
结识张岩是在2005年9月,当时他作为访问学者进入我的工作室学习。给人最初的印象是言语不多,但善于思考。后来逐渐发现,他是一位谦逊而敢于否定自己的人,刚见他的第一部画集,
摘 要: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离子色谱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离子色谱法技术的使用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十分准确、迅速以及效率较高。与此同时,离子色谱技术能够同时对不同的离子进行分析处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外界的生态环境产生任何的污染问题。通常情况下,电厂的水质分析的工作中使用的是浓缩大量的样品从而实现度水质进行检测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具有耗时耗力等一些缺点,并且检测出来的结果准确性較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恒产也就是稳固的财产,现在最主要指的是私有财产;恒心指的是一颗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心;当一个人有了固定的私有财产做基奠时,才会不断地拼搏向上,努力增值从而实现国家经济
史铁生的散文言辞无华,却直达人心,似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志》般娓娓道来。每一次读史铁生,都被他的苦难拖曳着,被他的坚毅感动着。其文真,其情深,这源于他敢于面对和剖析真实的自己,这是勇气,也是其散文常读常新的魅力。  读史铁生,洗尽铅华,在他冥想的世界中,我找到了我想要的宁静。  读史铁生,岁月消逝,在他过往的记忆里,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本真。  读史铁生,人事变迁,在他从容的笔锋间,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