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近年来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2002—2013年杭州地区分离的60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代表株进行测序并下载公共数据库中的39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组数据。以ATCC9150基因组为参考序列,鉴定所有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去除重组,构建基于SNP位点的系统发育树。用SRST2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工具扫描获得MLST型别,用SISTR扫描获得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型别,用SRST2和BLASTN扫描获得耐药基因。选择7种抗生素对60株杭州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45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组序列去重组后共鉴定得到19 258个SNP位点,菌株平均距离为0.007 0,距离小于0.05的占96.73%,提示45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组差异较小。58株杭州ST85型分离株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提示2002—2013年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主要由ST85型菌株克隆传播引起。杭州菌株与5株国内5省菌株遗传距离较远(平均距离为0.057),与15株云南菌株距离较近(平均距离为0.003 2),与柬埔寨菌株的距离最近(平均距离为0.001 8),提示ST85型菌株存在跨国传播的可能性。2株杭州ST129型分离株中,HZ333与分离自江苏的两株菌近源(平均距离为0.009 7),提示ST129型部分菌株存在国内传播的可能性。60株杭州菌株除2株未分型外,其余58株菌被分为9个cgMLST型别;公共数据库中391株菌除57株未分型外,其余334株菌被分为165个cgMLST型别。60株杭州菌株均携带耐药基因,其中56株菌携带aac6-Iy耐药基因,4株菌携带aac6-Iaa耐药基因;公共数据库中的39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除了13株菌未携带耐药基因,其他378株菌均携带aac6-Iy耐药基因。60株杭州菌株中56株菌对7种抗生素均敏感;3株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株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

结论

2002—2013年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主要由ST85型菌株克隆传播引起,该型菌株存在跨国传播的可能性;ST129型部分菌株存在国内传播的可能性。SNP位点分析技术分辨力高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为精准的对疫情进行溯源。aac6-Iy是全球范围内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普遍携带的一种耐药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传染病防控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在防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并发早发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效果,旨在寻找防治早发型中重度OHSS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具有OHSS高风险而取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行全部胚胎冷冻的患者共138例。其中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4 000 ng/L且<6 00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更适合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12—2017年期间行IVF-ET助孕新鲜周期移植的PCOS患者,比较应用长方案(n=130)和拮抗剂方案(n=133)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相关指标。结果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值、取卵周期数和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促性腺激素(Gn)总用量
目的探讨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早发黄体生成素(LH)峰对卵泡发育及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同一患者2个促排卵周期的获卵数及胚胎质量。结果促排卵过程中出现的早发LH峰在加倍使用拮抗剂后对卵泡发育及胚胎质量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单一性早发LH峰出现时给予加量拮抗剂控制LH水平下降至安全范围之内,可挽救该助孕周期,获得较优质的胚胎。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预防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使用GnRH-A方案PCOS患者的304个取卵周期的临床资料。取卵后评估有无OHSS高风险,无OHSS风险者纳入A组,有OHSS高风险者纳入B组。比较患者的基本特征、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及使用总量、Gn使用时间、获卵数、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费效比。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DOR患者,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DOR患者302例,将其分为<35岁组(153例)及≥35岁组(149例),再将<35岁组分为3小组,其中拮抗剂方案62例(A组),超长方案43例(B组),微刺激方案48例(C组);≥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来曲唑(LE)微刺激、安宫黄体酮(MPA)微刺激与拮抗剂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IVF/ICSI助孕的POR患者共1 4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C+LE+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方案(A组,674个周期)、MPA+hMG方
目的比较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in vitro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时,使用拮抗剂或全程克罗米芬(CC)的温和刺激方案促排卵的妊娠结局及风险。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
目的探讨正常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临床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本院生殖中心临床辅助生殖技术管理系统软件(CCRM)数据库,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共1 264例采用激动剂长方案(长方案组)与拮抗剂方案(拮抗剂组)超促排卵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采用2种不同超促排卵方案患者的临床结局,包括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
血清雌激素(E2)水平是评估控制性促排卵(COS)中卵泡发育及对促性腺激素(Gn)反应的重要指标。E2水平的下降能否预测妊娠结局,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分析了1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促排卵方案中出现E2下降的案例,患者的获卵率明显下降,受精率和卵裂率正常,仅获得1枚优质胚胎,未成功妊娠,因此GnRH-A方案中E2下降,可能会导致卵母细胞回收率下降。
目的调查上海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患儿中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亚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3月上海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99份鼻咽抽吸物样本。采用分子检测方法对1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分析。用针对5′-UTR区引物筛选鼻病毒,阳性样本再用VP4-VP2区引物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分型。结果在199份样本中,检出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