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互补 推动中小企业合作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48291485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刚刚落下帷幕,第三届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又在北京拉开序幕。
  2006年11月9日,第三届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暨2006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年会正式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前驻瑞典大使邹明榕主持。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前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致欢迎词。250余名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政要、驻华使节、东盟秘书处及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的代表,以及东盟各国和中国的企业家出席了研讨会。
  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名誉会长成思危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成思危表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一体化也在发展,两者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东盟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地区一体化本身有利于促进经济合作,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的目标。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新的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政策措施,说明了我们对发展中国家、东盟友好合作关系的诚意和重视,我们要将有关措施认真付诸实施。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进一步显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对推动双方合作的重视。
  
  会议主旨独具匠心
  
  “促进产业互补,推动中小企业合作”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可谓匠心独运。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刚刚在南宁落下帷幕,11月初又要在北京召开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应该说并不是恰当的时机。然而,会议现场气氛却十分热烈。会场上,既有中国和东盟高级官员和资深学者阐述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东盟合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所涉及的关税问题和金融体系的建构问题,又有为中小企业家量身订做的专门讨论,许多中小企业家就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例如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大都市产业园区、现代物流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会议,通过研讨、论坛、洽谈、推介、服务等形式,力争为中国和东盟的中小企业打造一个赢得资金、拓展市场、提升管理、交流合作的大型商務平台。
  


  
  中国-东盟企业应主动合作
  
  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15年里,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全面快速发展。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003年双方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作为域外大国率先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贸易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贸易额1991年还不足80亿美元,到2005年已达1303亿美元,2006年头8个月已达1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2.6%。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自由贸易区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的中小企业如何深入参与合作进程,把握合作机会,赢取合作红利是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成思危认为,中国-东盟企业合作成功的关键是,政府的支持和企业家的主动参与。要促进合作,首先要促进交流,增进了解和信任。各国政府宜采取积极态度,促进中小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和交流平台,给予他们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要有耐心和长远眼光,认真评价项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以信义为本,严格执行合同,这样中小企业就能为中国-东盟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小企业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成长最快的部分。中小企业具有专业性、敏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中国与东盟各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必将对促进双方合作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将战略眼光放在中小企业
  
  会议期间,本刊记者还就中国与东盟的中小企业发展及合作情况采访了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前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
  梅平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东盟,中小企业都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是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数量在各国都占压倒性多数(中国99%,东盟多数国家96%以上),提供40%~90%的就业机会,贡献50%左右的工业产值。中小企业还具有积极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经济合作中的生力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离不开中小企业的积极参与。
  实际上,中小企业正受到各种地区组织越来越多的重视。譬如,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是APEC重要的例行部长会议,到今年已举行了13次。东盟于2004年批准了《东盟2004~2014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蓝图》,今年举行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又出台了23个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项目。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在信息搜集、管理能力、融资渠道、人力资源方面面临挑战,更需要官方的支持。中国和东盟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为中小企业参与地区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为他们铺路搭桥。
  关于当前中国-东盟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梅会长认为,当前中国和东盟双方投资出现积极互动,特别是中国企业到东盟地区投资势头增强。中国-东盟不仅具有共同的外部市场,还具有广阔的内部市场,产业互补性巨大,这为双方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相信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合作进程必能收获合作红利,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合作走向深入。
其他文献
“是的,不仅是三星电子,目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都比较艰难。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果不打起精神努力开创新面貌,五、六年后,国家经济也许会出现混乱局面。”  2007年3月9日,韩国“建设透明社会实践公约对国民宣告仪式”在首尔孝昌洞白凡纪念馆举行,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出席仪式并回答采访记者提问。有记者问道:“三星电子的移动通信、半导体等主力产业收益率正在下降,李总裁对此有何看法?”李健熙在回答中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开启中国经济之窗口,架设中外贸易之桥梁,传播改革开放之信息,展现企业精英之风采。  作者:袁维学 1945年生于江苏宿迁,196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后在文化部外联局长期从事文化交流事业。曾在中国驻卡拉奇總领馆、巴基斯坦使馆、泰国使馆工作任文化领事、文化参赞等职。自幼酷爱文学、书法。1976年步入文学创作、文学翻译领域。主要译著有《悲哀世代》、《真纳传》、《中国的著名作家和诗人》等。199
期刊
《中国经贸》杂志社总编辑 周继胜  《中国经贸》杂志创刊十周年,我们出版专辑,藉以纪念,策励来兹。  《中国经贸》杂志原名《中国经贸画报》。自1996年12月创刊以来,秉承为企业服务,市場化运作之宗旨,努力探询办刊新路,备尝艰辛。尤其是这一年来困难重重,幸赖同仁齐心努力,处理了诸多麻烦,解决了一些债务问题。营造了生存环境。展示了新的形象,始有发展,功不可泯。  我进杂志社并主持,更无充足思想准备,
期刊
《中国经贸》杂志社总编辑 周继胜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经贸》杂志社社长 张晓利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经贸》创刊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向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经贸》指导和支持的商务部部领导、部机关及广大会员单位和外经贸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经贸》是在李岚清、吴仪等领导同志倡导提议下于1996
期刊
松青鹤寿  作者:马蓬 1945年出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字远年,号古鱼山人。现为中华名人书画院画家,北京市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中国书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特聘画师、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东方美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作品《樱花时节》曾获“华联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奖并收入作品集:作品《青筠滴露》被国务院新闻办收藏、《松鹤图》被世界华人财富大会组委会收藏,巨幅长
期刊
“华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华润公司194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    华润集团植根香港,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华润就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是新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最早窗口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华润集团基业不断壮大,商誉卓越。今天,华润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控股企
期刊
纵观过去的2006年,面对世界各国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普遍通过不断提高利率为经济降温。宏观调控措施已在世界各国产生积极的效果,国际油价和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理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也都在各国得到抑制和改善。由此可见,中国2007年经济发展仍将具有一个相对宽松和不断向好的国际环境,高油价和高初级产品价格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