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来源 :廉政瞭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新传》
  作者: 李一冰
  出版社: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7月
  简介: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为东坡居士做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早从语文课本上了解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苏轼,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我们吃着东坡肉,吟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笑千年前的大文豪是这样的吃货。苏东坡在普通人眼里不是一个一千年前的陌生人,人们的心中眼中已经有了他大概的轮廓。
  另一难题则是史料的选择。北宋虽然迄今已经千年,但苏东坡毕竟一时豪杰,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中,都留下了关于他的史料。如何梳理这浩瀚的史料,将其称为自己的写作工具?如何在这些史料中筛选出“正确”的内容?这些史料是否为真?还只是后人牵强附会,用名人效应来讲的小故事?
  再者,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珠玉在前,影响范围直达海内外。如何不重复林氏之路,写出更精彩的东坡传记?
  这3个难题,在李一冰先生笔下似乎完全不是问题。
  在这部《苏东坡新传》1983年付梓之前,李一冰先生早已读过林氏文章,觉得林著不够严谨,并发现了其中的若干错误。林氏的原著用英文写就,目标读者群是外国人,本意是宣扬中国的文化。林语堂的这本《苏东坡传》文学性远大于史学性,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林氏特有的小品文特色,轻松而幽默,阅读时令人心情舒畅,但距离苏轼本人则有些遥远。
  李一冰先生的这部皇皇70万的传记,更加深沉厚重,让读者更加贴近大苏的心境。这种颇有代入感的写作方式,大约和李一冰先生的个人经历无法分开——他曾经因为政治原因入狱数年,在狱中只能以阅读书籍的方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如果没有这数年的囹圄之日,我们或者也不会见到这部佳作。
  写作本书所选择的史料,最重要的一项莫过于苏东坡的诗文。苏轼22岁进士及第,26岁参加制科考试,得三等,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苏轼接下来的路一直不顺畅,先是去任地方官,后几次被调入中枢,几次又被贬谪出京。出岭南已经算是严酷的惩罚,最终以老病之身竟然被赶到了南海。这样人生的变故,苏轼的心情在他的诗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李一冰先生先从苏诗研究入手,仔细挑选苏诗版本,反复推敲每一首诗的背景和语境,辅以正史和宋人笔记、墓志铭等,从碎片中还原成东坡居士坎坷一生的连续影像,让读者随着东坡的遭遇和心境浮沉。
  东坡在中国的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苏东坡新传》几乎是无死角地将东坡的一生展开长卷:家世、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政敌、政治主张、为官政绩,苏氏的诗、画、字,以及生活的种种细节,无一不为苏轼丰满的形象添加光彩——这是一个满怀豪情,充满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人。
  苏东坡对于陶潜情有独钟,书中也不止一次地将两人进行了比较:虽然都有豪侠之气,但两人是不同的。陶渊明是出世者,是中国文化中推崇的一种文人身份——隐士,追求平淡安适;而东坡则更像儒家的完美形象,是入世者。李一冰先生写苏轼,并非仅写苏轼,他所追求和倾慕的,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勇气为天下先,担起这份艰危的职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诸多知识分子的美好想象,以国家安危为己任,“薄富贵,藐生死”。苏轼所处的时代,朝堂的风气不复仁宗朝之自由,他的文人气息注定在此种环境下无法实现他年轻时的梦想。“一生襟抱未曾開”,大约苏轼也会经常有这样的想法。但借用陶渊明咏荆轲的一句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这千年来的“余情”,成就了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大力发展中小学休闲教育。立足中小学休闲教育,阐述中小学休闲教育的价值,分析中小学休闲教育有效开展的原则即兴趣性、生活性、实践性、
惩戒教育是学校或教师通过对学生不合规范的行为实施处罚、批评等否定性措施,从而使受罚者认识到自身错误并进行改正的一种处罚方式。以共青城耀邦红军小学师生为研究对象,运
新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中国六朝诗学研究成绩,主要体现在诗歌综论与诗歌史研究、诗人诗作个案研究、诗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及诗学理论批评研究等领域。它们从不同地块呈示出日本
为了模拟研究混凝土海水环境下的侵蚀损伤及劣化规律,采用质量分数10%Na2SO4溶液对混凝土试样进行不同渗透压和不同时长下的室内侵蚀试验.结合微米压痕试验、CT扫描试验和电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而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实现此目标的关键在于府际合作的成效。在单一制政体的框架下,中国府际关系存在着纵向层级政府
随着千年发展目标最后期限日益临近,国际社会对2015年后全球发展框架正在热烈讨论之中。该文就新框架中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在考查“基于方案的援助”与“
在农地征收补偿费的分配过程中,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应成为补偿费分配的组织机构。对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判断,应以征收土地预公告和安置方案确定为时间点,采取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