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3个价值亿万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讲三个故事,也是我人生三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1.最简单的成功秘诀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2年。我们6个人创业,赚到了第一笔钱。我们创业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你们的张教授(张维迎)到了牛津大学去读书,他的宿舍成了我们6个人筹划的地方。等张教授从牛津大学毕业回来的时候,要占股份,说创业是在他的宿舍里面的。要是张教授在国内的话,我们一起就算7个人了,在他的房子里面创业,他能不占股份吗?
  1990年,我们成立了万通公司。到1991年,我们赚到了第一笔钱。都是20岁出头的人,赚到第一笔钱非常兴奋。
  我记得冯仑常常说一句话:你看看,我们没钱的时候都赚到钱了,现在有钱了,不知道要赚多少钱!这已经成了他的一句口头禅了。他这句话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也觉着可以赚很多钱,就不断地在海南岛炒房炒地。
  炒其中一个楼房的时候,王功权突然提出:这房子有没有产权证啊?我说,你说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只认钥匙,万一把钥匙拿过来,房产证不是我们的,不也白搭吗?他就派我去海口市规划局去查一下,有没有这个证件。
  我去查的时候,海口市规划局的一个干部说不让查。我想,不让查,王功权给我的任务怎么去完成呢?结果碰到一个朋友,就和他说。他说:海南岛人你还不知道,我给你出个主意,5斤橘子,两条三五烟,带上去,百分之百让你查。
  我按照他说的,买了5斤橘子,两条三五烟,带上去了。把东西往桌上一放,这小伙子把抽屉打开,橘子倒到里面,烟放到里面,给我一个大本子,说你自己去看去。我就自己看。查了一下我们的项目,是有(证件)的。除了看完自己的,我还要看看别的项目的。我就一个一个地看,5斤橘子两条三五烟不能看一个数就走啊。
  当时海口的常住人口好像是15万人,还有我们这些跑着去的,没有户口的人,大概也有15万人,一共就有30万人。我把海口市规划局批了的面积加起来,除了一下海口的人口,我记得人均住房面积是49平方米。当时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7.4平方米,而海南刚刚建省,在海口这样一个不富裕的地方,电都没有。
  这就是房地产泡沫。(我觉得)跑得越早越好。于是我就赶紧跑到北京来,做了第一个项目,在阜成门这边,万通新世界广场,赚了不少钱。海口的企业家,多少企业家,(没跑的)基本上全军覆没,出来的很少。
  有好多人说,我们几个人能够从海口这边逃着出来,能够从海南岛的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里逃着出来,非常聪明,很有远见。其实呢,(诀窍)就是算数,就是建筑面积除一个人口数,就是常识。
  不要把这些商业的东西搞得多神秘,一会儿佛了,一会儿道了,一会儿鬼了,一会儿神了,没有这么神秘的东西,就是要尊重常识。
  现在,冯仑的口头禅就是:我们从海南岛逃出来了,北京的CBD-半是我们建的。当然有星城国际、我们建的SOHO现代城、建外SOHO、SOHO尚都、朝外SOHO、阳光100几个项目。我们6个人出来,把北京一半的CBD建起来了。
  如果是当年没个常识,我们还在海南岛待着,早就破产了。这是第一个故事。我总结的道理就是: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深,要尊重常识。
  2.到光亮的地方去
  讲第二个故事吧。
  到北京来,我们做了万通新世界广场,赚了好多钱,(赚得)当时都没有概念了。因为当时土地增值税还没出台,成本很低。我记得每平方米土地的价格是2700元钱,建安费几千元钱,最终成本是五六千元钱,销售价格是三四万元钱。
  赚完钱后,我看到一张报纸,记得是香港的《明报》。1995年前后,《明报》的记者就通过卫星的照片看了一下,朝鲜半岛上面,从“三八线”分开,北边的一部分黑灯瞎火的,南边的一部分灯火通明。这个人就写了一篇文章,说一个地方富裕不富裕,GDP和这个地方的明亮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个“三八线”是分界线,北朝鲜就没灯,南朝鲜灯就特别多。
  我看完以后,感觉很有道理。以后到什么地方去赚钱,就得顺着光走,到光明的地方去赚钱。但我手里也没有卫星啊,我怎么能够看到光呢?我有汽车,所以我就开着汽车,绕着环路转了一下,只要绕到北京的西边,就黑灯瞎火的。国务院的部委从来不加班的,一到晚上就全是黑压压的一片。只要到了东边,就灯火通明。
  按照这个道理,越光明的地方,GDP越高,越光明的地方就越有钱。我就不能在西边,应该到东边去做,(这样)就到了国贸周围。所以我们SOHO中国,围绕着国贸桥方圆一公里的地方,大概做了十二三年,也才有了冯仑说的这句话:我们从海南岛来的,建了北京50%的CBD。
  这个是我的第二个故事,就是到光亮的地方去.顺着光明走。
  3.充分利用闲置资源
  第三个故事。
  今天,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政府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要健康理性地看待。我是怎么看呢?今天中国的房地产,跟1992年海南岛的房地产是一样的,所有的情况都是一样的:过剩,房子非常多。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当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7平方米多的时候,住房需求大,房价就压不下来。有段时间,国家每年出一个政策,压房价,叫“国八条”、“国六条”、“国四条”、新的“国四条”,一年一个文件,压不下来。因为基本的需求在。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呢?现在已经是30多平方米了。而每年增长的速度是多少呢?每年竣工的面积是12亿平方米,如果是6亿城镇人口的话,就是每个人每年增加两平方米。5年过去,所有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就能增加10平方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看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烂尾楼、空置楼房非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房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钢材、水泥的需求量也大幅度下跌。我记得2009年前后,钢材的价格是6000元钱一吨,而今天钢材的价格是1900元钱一吨。换算成斤,没有一斤大白菜贵。
  房子的过剩,钢材的过剩、水泥的过剩,数量是非常大的。
  所以,作为一个明智的开发商,又到了一个选择的时候。选择背后的道理,是常识。不要想得太复杂,东西多了之后,价格就不行了。
  有好多人问,你说房价会跌吗?我不敢说。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个央行。全世界的央行自从有了以来,就爱发货币。中国的央行是这样的,外国的央行也是这样的。如果他把存款准备金再降低,利率再降低,市场上的钱多得不得了,好赖房价也会涨。可是,从基本面来说,基本的需求已经大大地满足了,闲置的房子非常的多。
  我就思考,当资源过剩,每一个城市的房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应该做什么?想了差不多三年时间,海内外看了一圈,差不多想明白了。
  要做什么呢?就是利用今天最有力的、最普及的技术——互联网技术,把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
  今天,过剩的时代,我们再去建房子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把已有的、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的资源利用起来。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以《英语(牛津上海版)》7B Module3 The Wind is blowing Mr Wind and Mr Sun的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如何通过提问设计为学生搭建思维阶梯来优化初中英语阅读课,从而提高学
会议
会议
由朱熹第27代裔孙保存的一套朱子家谱,在江西省铅山县石岩朱家村被发现。这部朱子家谱共五卷,雕板普纸印刷,线装缮本,长38公分,宽24公分,共400多页,20余万字,系朱子第20代裔
会议
马克·斯特兰德(Mark Strand,1934-),第四任美国桂冠诗人,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曾在耶鲁大学和艾奥瓦大学作家班学习,后来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他先后出版了诗集《睁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