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汉中逐“绿”而行

来源 :西部大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秋色宜人.在大山里、稻田边、小溪旁,时不时都能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是对秋天的赞歌.rn在这个十月,记者有幸跟随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行走三秦大地、建设美丽陕西”主题活动走进汉中,感受生态汉中的美丽蝶变.rn在天汉湿地公园,昔日的乱石滩已演变为如今的生态长廊,芦苇荡漾、游入如织,鸟鸣声不绝于耳;在秦岭深处的留坝,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俨然一座天然氧吧;在城固,满园的橘子挂满枝头,一眼望不到头,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洋县,美丽的朱鹮在稻田边时不时地飞过,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其他文献
《西部大开发》:金融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之一,作为金融扶贫的“引源活水”,农发行是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先锋主力模范.请您谈一谈,“十三五”以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如何围绕政策职能,助力脱贫攻坚?rn邹菊方:“十三五”以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坚持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支农全局的战略定位,努力构建全行全力全程、融资融智融力扶贫工作格局.全行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聚焦我省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贫困地区,持续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坚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期刊
要发展陕西经济,必须首先牵住陕西经济发展的“牛鼻子”.rn陕西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在空间上,就表现为本文所述的“三重圈”.rn2019年,陕西关中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2.4%,人口占63.2%.显然,关中经济圈在全省的地位非常突出,是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和关键.rn关中经济圈的加速发展态势,根本上,是由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期刊
“十三五”期间,陕西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分类指导、梯次培育,使其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一瞪羚企业一拟上市企业”的企业培育路径.2016-2020期间,陕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6%,数量突破6000家,成为推动陕西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期刊
铜川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关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如何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展示大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助力铜川新时代追赶超越,走出一条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之路,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期刊
作为一个陕西人,此前从未了解过更深刻有关于秦国的历史,只知道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而在更古老的年代,在秦始皇之前,秦国又是什么样子.rn让我们来到1963年1月15日,临潼县武家屯管庄东村农民在田间掘土时,发现铜釜及其中的8个金饼,并在上述遗物出土地点附近发现了一些战国时代晚期特色的瓦当、陶水道、铁铲等遗物.
期刊
随着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作为吉祥物的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这“秦岭四宝”也更加出名了.“秦岭四宝”之所以“组团”出现,是因为大秦岭是“森林宝岛”,是享誉世界的物种基因库,是万物自由生长的乐园.“秦岭四宝”,就是秦岭顶级生态系统孕育的生态宝贝.rn10月8日发表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加到1864只,并强调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其中,也包括陕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的智慧和力量.近年来,陕西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秦岭珍稀濒
期刊
地热能是蕴含在地球内部的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地热能作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是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的重要构成.rn陕西地热能类型有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和干热岩型地热能,其中关中地区的水热型地热能资源是我国最为丰富的地区.陕西又作为最早开发地热能的省份之一,是中国石化集团推进全国地热产业化开发的“发源地”.1998年咸阳市第一口地热井的成功钻凿,开启中国石化在陕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先河.rn23年来,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从陕西咸阳破土而出,
期刊
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竞争不断加剧,土地、税收等传统政策招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资本招商模式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其中合肥和深圳在资本招商中探索出不少新经验、新方法.近期,我们通过研究两市资本招商案例,总结经验启示,提出新区资本招商几点建议.
期刊
2021年9月27日晚,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上,粤港澳从陕西接过了全运会的旗帜,标志着十五运会进入筹备阶段,也将陕西和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既是一场全国性大型体育活动的接力,更是陕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契机.陕西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rn创新机制rn陕西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先要有一套对接机制.如何创新机制,让陕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借全运会接力之机,加强经济、体育、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笔者认为:rn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二要订立陕西与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与如今铺天盖地宣传的高调行为不同,曾几何时,校外教培是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出现的.“补充”便意味着不占据主导地位,直到学而思、51talk、猿辅导等培训机构的广告轮番出现在小区电梯里的电子屏上,在线教育广告植入到每一部热播电视剧当中,“名校师资” “大礼包” “免费试课”……混迹在商品橱窗里一起被打包售卖,我们突然意识到,“补充”的角色早已不能满足校外教培机构的“胃口”,似乎成长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才是其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