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1223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我国教学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目前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改革显得更为重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进入大学的重要知识准备阶段。但是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老师的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学生学习起来也变得非常吃力,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然而,这也是新课改必须面对和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因此,老师应该响应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优化化学教学手段提升学习效率。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种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而服务的,教学的过程对于老师来讲也是自我发展和学习的过程。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实现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有效性;实践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涵义
  在我看来,有效教学指的是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后,能够取得的学习进步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然而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者老师态度是否端正等,最为关键的还是得看学生有没有学习到知识。高中化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老师能否有效的教学要求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尽量做到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成果才是关键。这对老师的要求相对来说很高,需要老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效学习。
  二、如何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和谐、愉悦的化学课堂氛围 由于化学课程本身枯燥无味,因此高中化学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老师要消除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说话、不争论,始终保持沉默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老师需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朋友,遇到问题共同探讨和解决,从而形成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拥有一个“好学、好玩”的轻松环境,才会有学习积极性。当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多采用互动教学模式,主动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或者通过组建小组之间的合作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激情,老师需要一种求同存异的思维接纳学生的思想,多给学生一点想象的空间,通过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开开心心地学习,这样学习化学的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2.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在各行各业都已经信息化办公,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例外。老师在化学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多媒体作为新兴的教学辅助设备,在學校教学方面的应用,使得教学的效益也逐步提升。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化学知识更加形象化的展示给学生,例如,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化学相关的视频素材,将实验的化学反应通过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老师可以通过照片、动画等形式,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节约教学时间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经。然而,只有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形式的教学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因此,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组建学习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互动形式,除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外,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在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学习小组的讨论提供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互动的平台。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们氛围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提出一到两个问题让学生按学习小组的模式进行讨论,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互动交流。
  5.通过竞争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潜能 高中化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竞争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我们生存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无时无刻不存在竞争,然而正是竞争能够帮助人们共同进步。因此我们不妨也在课堂中设置一些竞争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的学习机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敢比、敢学、敢超的积极精神。比如,老师在化学课上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实验竞争,以及平时的化学公式答题等形式进行比赛,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其他知识,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三、结语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使提升高中化学的学习效果,不仅要所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不断实践与反思,对不符合新课标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或者剔除。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发现新的教育方法,并引用到实际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实现新课标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作者单位: 山西临汾市乡宁县第一中学校 042100)
其他文献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教学楼依然是砌体结构形式,其抗震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成千上万师生的生命安全。然而,由于其结构空旷,含墙率较其他使用功能的砌体结构低。构造措施设置
目的:①从气道失稳态机制出发,臭氧应激大鼠,建立非变异性气道高反应性模型,并与经典变异性哮喘大鼠模型比较,寻找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来建立气道高反应性模型;②观察臭氧应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