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纳米比亚非洲大猫基地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就像是一本书,那些不周游世界的人也许只看得到自己那页,而来到纳米比亚Okonjima非洲大猫基地却可以带你领略不同的章节内容,因为这里太值得一去了。”这是非洲大猫基地在获得2004年世界旅游大奖之后的宣传词。如果这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以下的数据绝对令人震撼:1993年7月1日至今的21年时间中,非洲大猫基地一共在纳米比亚全国拯救了超过1000只受伤或者遭遗弃的非洲猫科动物。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成熟机制的运作下,其中516只猎豹和327只花豹成功返回野外生存,比例超过84%,只有不到4%的被拯救动物因为各种原因不幸死去,其余的10%左右则一直生活在这片22,000公顷的土地上,这还不包括其他被拯救并返回野外生存的非洲野生猎食动物,包括非洲狮、鬣狗、野狗等。
  初识大猫基地
  来到纳米比亚之前,我们就对这个西南非洲国家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卓越表现有所耳闻,因此我们在行程中特地安排了两天时间,计划探访一家著名的民间动物保护基地或者组织,一方面考察国外民间机构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些先进理念和体系,包括如何拯救濒危动物,如何安置动物遗弃孤儿,如何让伤愈动物重回大自然,如何依靠合理的商业运营来维持动物保护项目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机会近距离拍摄一些非洲大猫的照片。
  导游向我们推荐了这家坐落在Okonjima(这个单词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狒狒之家”)地区的非洲大猫基地(Okonjima Africat Foundation),占地22,000公顷,于1991年由德国的Hanssen三兄妹创立,1993年8月正式注册为非盈利动物保护机构。此后机构发展迅速,成为纳米比亚境内成功运作的动物保护机构。在拯救被遗弃动物或者受伤动物的同时,机构还关注动物研究以及下一代农场主的教育工作,使得动物保护项目得以长期化发展。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野生动物尤其是猎食性野生动物的数量相当巨大,就拿猎豹来说,纳米比亚境内观察到的猎豹数量占到全世界猎豹总数的25%左右,而且这些猎豹都生存在野外以及农场附近。此外,狮子、花豹、斑鬣狗等非洲常见猎食动物也都大量生活在农场附近的区域,因此人与兽之间对于土地和食物资源的冲突无可避免,这也是大猫保护组织得以开创并服务至今的主要原因。
  “热爱与人相处”的花豹
  我们跟随基地工作人员来到一处饲养花豹的地方,这里专门建造了给客人近距离观看花豹的房间,满足大家平时难得一见的渴望。长条型的半封闭房间一侧摆放了很多椅子,供游客坐着欣赏,而开放式的另一边直接面对花豹活动的一大片丛林和草地,当然中间隔了一条河,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只已经11岁的老花豹,一般野外花豹寿命8~10岁,这家伙已经够长寿了,看来它已经完全适应了大猫基地的喂养生活。在它刚出生几天的时候,母花豹因为捕食农场内的牲畜,被农场主杀死,于是这个孤儿就被带到这里,喂养至今。照理说养到一岁左右,大猫基地会培养它适应野外生存,一旦条件成熟,就会被放回野外生活,这也是非洲大猫基地保护动物的原则之一。但这对它非常危险,因为它不怕人,确切地说它喜欢和人在一起,也就是说如果放它回野外,它对于人类的依赖性会促使它跑回人类居住地讨食物吃,也许从心底里它已经把自己当作人类生活环境下的一份子。没有办法,几次尝试失败之后,管理者只能决定让它在此地终老。
  老归老,但它的身手还是很矫健,为了吃到所有肉食,花豹在几棵树枝间上上下下,腾挪跳跃,让几米外的我们过足眼瘾。要知道,我们之前3次来非洲,就看到过一次花豹,而且是在几十米开外,而现在如此近距离地感受非洲五大动物之一的顶级猎食者,实在兴奋。不过即使这个花豹从小由人类饲养,岁数也不小了,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一定危险性,所以我们只能隔岸观豹,就算成天陪着它的工作人员也是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怠慢。看来大猫基地在提供给它一个宽敞舒适的野外自然环境以及食物的同时,也最大限度保留了其动物的野性,这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
  猎豹返回大自然计划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被称为“模拟自然区”的猎豹区域。这里毕竟不是野生国家公园,动物都是分区域圈养,根据食肉动物的凶猛程度,有不同的防范措施。尽管猎豹和花豹两者只有一字之差,看上去模样也没差太多,但实际凶猛程度和对于人类的威胁性相去甚远。相比花豹区域的层层保护和隔离措施,猎豹区域则相对简单不少,我们直接开车进入,丝毫不用担心。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工作人员都是佩枪的。
  “模拟自然区”占地4000多公顷,基地将那些具有捕食能力的1~2周岁刚成年猎豹放到该区域散养,同时在区域里放有各种食草动物,大到长颈鹿、角马、剑羚,甚至有罕见的山地斑马,小到疣猪、羚羊、甚至迷你的地松鼠等。原本那些从小被带到基地的大猫孤儿们,经过基地之前1年左右的照顾和饲养,它们逐渐长大,慢慢学习捕食技巧,随后便被送到这片仿自然野生环境中进行适应,因此猎豹有机会证明自己是否具有猎杀并能够回到自然的能力,如果它们能够成功捕食且生存下来,大猫基地观察员将会进一步判断并决定是否将它们完全放回大自然。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基地工作人员的严格监控下进行,属于循序渐进的“进阶”阶段。
  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述说,其实将成年猎豹放到该区域适应纯自然环境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不少猎豹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将它们从原来生活一年的区域“赶到”这一片未知且广袤的环境中,而且没有了以往的喂食。以前有一只名叫“Pippin”的猎豹便在门口守候了好几天,看到基地车辆后还尾随许久,看来适应自然环境对于每一只猎豹来说均是不同的故事。到了第4天Pippin在同时面对小角马和工作人员车辆的时候,还是会直奔车辆而来,因为在它潜意识中,从车里获得肉类食物容易很多。工作人员在考虑它的实际情况后还是决定喂食,以便它能够存活下来,才能撑下去继续尝试捕食。之后工作人员尝试让它接触在区域内的其他猎豹,希望它们可以结队捕猎,但均告失败,最终6周监控后显示Pippin不能适应野外生存,只能回到喂食区域。   第二个难度就是捕猎经验,猎豹虽然成年,但是没有母亲的教导和缺乏捕食经验很容易使它们在捕食过程中受伤,甚至失去性命。曾经就有一只猎豹贸然袭击长颈鹿被踢致死的案例。有时候已经完全适应野外生存的猎豹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一次导游Dean在带领客人驱车找寻动物的时候看到一个名叫Dewey的成年猎豹成功捕杀剑羚,但却发现在死去的剑羚角上沾满鲜血,于是马上通知基地,医护人员在对其实施麻醉后,发现Dewey伤势较严重,羚羊角刺穿猎豹大腿,深入其腹部,所幸没有伤及内脏。经过两周的治疗,Dewey完全恢复,重回自然区,第二天它就成功捕猎。
  除此之外,炭疽热等疾病、猎豹之间关系等也是基地需要随时关注的因素。每年这里的大猫们将在被麻醉后进行体质检查,牙科、眼科、消化科以及生殖科兽医专家将共同会诊,确认每一只大猫的健康状况,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医疗措施。
  我们的越野车在区域内慢慢行驶,好久才发现猎豹的踪影。两只雌性成年猎豹慵懒的躺在草丛中,这里虽然没有太多的自由和草原上狂奔的空间,但好处是捕猎相对比较容易,而且即使捕猎不成功,也不必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
  唯一的问题就是它们能不能回到大自然,能否适应并生存?我问工作人员这里是否会繁殖小猎豹,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这里是一个动物保护组织,不会让这些大猫任意繁殖,只救助野外的大猫孤儿和受伤的成年大猫。对于每只性成熟的雌性大猫都会注射一种药物,可以持续18个月防止繁殖。
  接着我们又到另一个猎豹区,这片区域则完全是小猎豹们独享的,160公顷左右,据说这里生活着5只才1岁的小猎豹兄妹。一进园区,唯一一只母猎豹就紧跟我们,估计它认为我们应该带好吃的来了。仗着猎豹没威胁,又有着大男孩的顽皮性格,司机Armin直接坐到引擎盖上开始跟我们解说。没过一会儿,其余“四兄弟”全都过来了。运气真好,5只全部出现,而且都爬上我们侧面的小山头。其中一只特别淘,不停地叫唤,讨吃的。猎豹的声音跟猫很像,“喵呜喵呜”。Armin只能好声好气地跟它解释,今天是星期日,按照规定基地一周给它们喂食五次,周日是“斋日”,不能给它们喂食。小猎豹不依,继续叫个不停,听地我们心都软了。
  Armin告诉我们,这里属于猎豹幼儿园,小猎豹们完全依靠基地喂食,因为它们尚不具备捕食的能力和身体条件,食品中添加维他命和矿物质,以确保它们不会营养不良,同时每天对它们的生活进行观察,时刻监控,避免疾病和受伤。足够的区域空间和自然环境,以及控制下的喂食可以使得它们保持野性。当它们超过1岁半,观察员会根据它们的情况决定是否将它们一同搬迁到“模拟自然区”来体验猎杀。这一切在Armin看来已经是多年成熟运作的机制,也许并不是我们能够明白的,但至少这样根据不同年龄和体质情况,提供重返大自然的环境应该是成功的关键吧。
  保护大猫的重要意义
  其实看到一些没有可能重返大自然野外生存的大猫,还是比较难过的,难道它们真的将像宠物一般,如此安逸的过一生,甚至没有捕捉过一头羚羊的经历?在基地的教室,我们了解到这两天所看到的这些大猫其实只不过是这个保护计划的表面成果,大猫基地为这几十只无法回到野外环境生存的猎食动物提供居所、食物和照顾,包括猎豹、花豹、以及较少数量的狮子、斑鬣狗、野狗,它们暂时不适合立刻放归自然环境,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必须圈养。而更多的大猫是通过这里的精心培养和教育,成功返回大自然了。而它们不适合回归自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最主要的就是那些被遗弃的小猎食动物本来应该通过母亲的传授获得生存和捕猎的技能,但是它们从小就被遗弃或者母亲被杀,所以年幼的它们根本无法在野外生存。但是从小在这里受照顾长大的小猎豹或者花豹可能会过于适应人类的行为和照顾,变得温顺且依靠人类,所以放回自然难度很大。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在于这个非洲大猫保护基地通过救助这些食肉动物孤儿,并把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培养长大,教它们如何捕猎,以这种形式组织游客及当地学生和儿童来游览观看,从而达到广泛的教育意义,这要远比救助本身重要得多。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大约在十年前,他们经常接到这类电话,来自某一个农场主,说有猎豹闯入农场猎食他们饲养的牲畜,已经被猎枪打死,之后发现有小猎豹跟随,所以希望非洲大猫基地来领养,也就是说当时农场主和猎豹等大猫是水火不容的。但是经过10多年来的教育,当这些农场主再次举起猎枪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会和他们说,他们在非洲大猫基地所看到的小猎豹很可怜,希望父亲不要杀他们。于是父亲们会转变观念,放下猎枪,放弃这样的极端解决方案,而是打电话向大猫基地求助,希望大猫基地通过使用诱饵和兽笼来捕捉大猫,并转移到自然保护区域或者是国家公园。这是多么可观的意识转变!对于整个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做出了积极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毕竟在人类发展的影响下,这些自然界动物的生存环境不断缩减,这也是它们不得已侵入原本不属于它们的领地进行猎食的主要原因。为了我们老的时候不必拿着当初的照片才能解释给孩子们听什么是狮子和猎豹,我们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正确认识。
  回到酒店,我对基地经理进行了简单的专访。他曾经也是一个农场主,现在改做动物保护事业。大猫基地不是赢利组织,他们的目标就是保护这些大猫,尽可能让他们回到大自然,同时让纳米比亚7000多农场主及其后代了解如何保护动物,如何与动物和谐生存。
  不过从大猫基地的运作可以看出,为了维持每天巨大的支出,大猫基地采用了开放式基地,欢迎世界各国游客来参观。大猫基地的工作人员非常用心,设计了各种丰富的参观动物活动,提供各种层次住宿条件并配备高档次的酒店服务,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大猫基地作为行程中的一站。从墙上展示的各种奖章也能看到大家对于大猫基地所做努力的认可,早在2004年,大猫基地就代表纳米比亚获得了世界旅游大奖。
  我认为大猫基地的这种运作是动物保护基地的一种良性运作方式。一个动物保护基地要想长期维持下去,日常的开销的确非常巨大,单靠政府补助和民间捐助很难维持。大猫基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旅游和教育活动,提供各种有偿服务,既欢迎有钱人来度假,放松,赞助,为运营提供主要收入来源,对一般游客、学生和儿童也降低门槛,欢迎更多的人来了解大猫基地,了解动物保护。所有这些项目的收入都将用于开展各项动物保护和救助活动,还能够教育纳米比亚众多的农场主及其子女,同时推广纳米比亚旅游,一举多得。
其他文献
来到荷兰,你会发现荷兰人爱花达到痴迷的程度,在这里家家种花养花,家家窗台上一年四季都摆放着鲜花。不仅如此,这个花之国度还有号称世界上最美的春季公园——库肯霍夫大花园,以及享誉全球的郁金香。这个全球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更是拥有各式各样有关花的节日。而这些鲜花节日中最有创意的当属“鲜花马赛克”。  安娜花田小镇与“鲜花马赛克”  在荷兰北部的花田小镇安娜·保罗娜(Anna Paulowna),从每年五月
期刊
许多旅行者认为体验最地道的非洲文化要去南非,看动物迁徙要去肯尼亚,却不知道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纳米比亚。这里拥有漫长的大西洋海岸线,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广袤的非洲原野、红色的沙丘、蓝色的大西洋、黄色的沙漠、绿色的草原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区,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壮丽景观,使得纳米比亚独具魅力。  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赞比亚为邻,东、南毗博茨瓦纳和南非,西濒大西洋,属半沙漠气候。由于雨量
期刊
花卉受大多数人的喜欢,特别是受到摄影人的钟爱。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优美的诗句称赞花卉的绚丽!其中很多作品更是家喻户晓。《诗经》记载: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乐府古辞中有赋: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到了唐宋,对花的讴歌,更是比比皆是。李白曾咏: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杜甫赞颂: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叶绍翁抒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苏东坡写道:只恐夜间花睡去
期刊
世界湿地日   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湿地公约》。目前,《湿地公约》已成为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缔约成员达158个,全球有1831块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意义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为了纪念这一创举,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湿地国际(WetlandsInternatio
期刊
我们见惯了城市人工雕琢的美丽,即便外表千变万化,总还是有些神似;倒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太远,以致我们不仅心生向往,还总是加上些美好的期翼。美国西部的锡安国家公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神圣的安详之地——锡安国家公园  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位于犹他州西南方,占地593.1平方公里,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高达260万。公园里,高大险峻的悬崖峭壁和峡谷,加上淙淙
期刊
看过《非诚勿扰》的人,一定格外向往影片中神秘而浪漫的西溪。尤其是在古称河渚,以水为胜的这块天然湿地里,春天随处可见。依偎河岸的柳树、散落草丛的花朵、随风摇曳的芦苇,还有不时掠过的小鸟、冒出尖头的嫩笋……这里的一切都伴着蜿蜒的水道直抵深处,没有尽头,正所谓一曲溪情一曲烟。   西溪,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为3.46平方公里,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
期刊
蚌埠是安徽省第一个建市的地级市,安徽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另两个城市分别为合肥和芜湖)。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南京。由于古代盛产河蚌珍珠,从而得名“珠城”。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精彩的文化产品,便利的交通条件等,使得蚌埠魅力非凡。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蚌埠市妇
期刊
花一样的季节,花一样的年华,  人生如同盛夏的花朵;  任凭岁月蹉跎年华流逝,心中只要有阳光雨露,  迎风怒放,香气满枝头。  登陆皮皮群岛  出于对泰国南部皮皮群岛(Phi Phi Island)的喜爱,我5次投入它的怀抱。其独有的泰国南部海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让人痴迷沉醉。当然还有清澈的大海,整洁的环境,淳朴好客的当地人,以及四季绽放全然盛开的花儿……  当提起皮皮群岛,人们定会想起熟悉的
期刊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科学协会批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正式成立。3月30日下午四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湖北京山县隆重举行。这是一次群贤毕至、众杰云集的盛会;是一次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盛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莅临会议指导工作并做了重要讲话,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建伟主持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态摄影人、专家、学者共
期刊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存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4年1月3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副主席、秘书长吕静波,副主席冯凯旋,副秘书长张晓蓉一行带着女摄影家们的温暖和爱心深入基层走进北京“寿山福海”敬老院,用女儿的情怀与老人们促膝谈心,用手中的相机给老人们拍摄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