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7年度细胞病理学年会简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u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2007年度细胞病理学年会于2007年11月3日在京郊平谷区召开.来自北京市及邻近省市的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专题报告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树范教授就其多年细胞病理学的经验,谈了怎样做好细胞病理学工作的一些体会,从细胞病理学的涵义到细胞病理学诊断的范畴,从细胞病理学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到日常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做了深入浅出的详细介绍。

其他文献
患者男,64岁.3年前发现右足皮肤溃疡,经久不愈,于外院行局部溃疡切除术,切取组织未行病理检查.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外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黑色素瘤",并行右膝关节解脱术。
期刊
死者女,48岁.因右下腹疼痛6 d,全身多处淤点、淤斑,多次发生晕厥、全身抽搐,意识不清1 d于2005年1月21日入当地医院,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 h出现阴道流血,较平时月经量多1倍以上。
期刊
尽管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明于20世纪40年代,但用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历史仅有30余年.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包括在酶标记抗体的基础上开发各种高敏感性检测系统(如PAP,ABc等),单克隆抗体的问世以及蛋白酶消化修复部分抗原等,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于石蜡切片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期刊
1.病例简介:患者女,23岁.发现左胸壁肿物2个月于2006年7月12日入院.既往史:2001年10月11日因发现左肾区包块30 d在当地医院行左侧多囊肾(肾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2005年6月23日无意中发现左侧髂窝处肿物2个月于南京某医院行左髂窝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左髂窝转移性乳头状癌,结合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转移.体检:一般情况可,浅
期刊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在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CEL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标本进行常规骨髓活检塑料包埋,通过H-G-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并分析组织切片的病理学特点.获得4例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 (1)13例CEL患者男:女为12:1.中位年龄40岁(23~67岁).具有CEL的各种相关表现如发热、贫血、出血等,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
牙和骨切片HE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需多次更换试剂、改变温度、反复水洗,经常造成切片易皱褶、卷曲、与载玻片分离(脱片).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止牙和骨切片染色脱片的方法,亦未见防止牙和骨切片染色脱片的报道.以下是我们探讨牙和骨切片的氨醛酸乙基硅(APES)、多聚-L-赖氨酸(PLLS)两种粘片剂的防脱片效果和应用方法。
期刊
病理技术工作是病理科(系)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理诊断和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病理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素质直接关系到病理科(系)日常诊断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交流经验、提高病理技术人员的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水平,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基因有限公司协办的2006全国病理学技术进展和应用研讨会于2006年8月13-17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70篇,来自全
期刊
期刊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ERBB2(常指HER2)约在18%~20%乳腺癌[1]中过表达,并与临床结果相关.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当在转移性乳腺癌中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药物协同作用时,可改善反应率、疾病进程甚至生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