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杯状细胞蓝染与苏木精pH值的关系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HE制片工作中,病理工作者使用相同的试剂及染色程序,但肠道杯状细胞胞质着色较重,而其他组织染色正常.肠道杯状细胞是由肠黏膜基底干细胞分化而来,形似高脚杯,内含黏液颗粒,HE染色通常呈淡蓝色或空泡状.由于肠道杯状细胞核质对比减弱,影响制片质量,严重时需要重新制片、更换苏木精试剂来达到满意的染色效果.然而,重新制片及更换新试剂会增大工作量及成本,还会造成组织损耗.本实验通过测量苏木精pH值找出导致肠道杯状细胞黏液着色重的原因,并进行调整达到良好的HE染色效果,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以胆管板畸形(ductal plate malformation,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1例以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左肝肿瘤大小2.0 cm×1.4 cm×1.3 cm,切面灰白色,质中,无包膜,界尚清;周围肝组织未见肝硬化.镜检:肿瘤细胞呈不规则裂隙样、微囊状及腺管状结构,间质富含纤维组织,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肿瘤性腺体不规则扩张,腺腔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BCL-2、BCL-6基因异常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5例DLBCL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法检测DLBCL中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和基因易位情况,分析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05例DLBCL中男性106例,女性99例,中位年龄60岁,C-MYC/BCL-2双表达44.4%(91/205).按照Hans分型分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细胞来源、辨认细胞产物及了解分化程度等,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为疾病治疗提供指导.在精准医疗时代,全自动免疫组化仪以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染色流程标准化等特点,在病理科广泛应用[1-2].但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染色也会遇到组织玻片非特异染色、染色偏弱或无法着色等问题[3] ,其中以外院送检的会诊组织在罗氏Ventana免疫组化染色时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