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及法律责任的几种形式分析,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的法律责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劳动法律责任解决途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关键词】用人单位 违法解除 劳动合同 法律责任 解决途径
  
  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主要情形
  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但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支付一个月的额外工资,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在没有约定试用期,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试用期的约定违法,或者已过了试用期的情况规定的义务。劳动法赋予劳动合同法律约束力的情况下,也赋予劳动合同当事人有条件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在没有企业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违反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履行法律规定法定程序;或者规章制度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程序,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很少依照劳动合同约定,随意对劳动者进行调岗、降职、减薪、裁员或提高定额标准,如果劳动者不服从安排,用人单位可能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表现为能胜任工作而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此外,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出具任何书面通知或决定,当劳动争议发生后,用人单位往往不承认主观上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而称是劳动者自动离职。
  二、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形式,是指由于违法行为、或由于法律的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违反劳动法的责任形式有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本文主要探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方式有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和继续履行。
  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责任形式。根据违约金的性质,违约金可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赔偿性违约金是指旨在弥补一方因另一方违约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而约定的违约金;惩罚性违约金是指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数额可以大于守约方实际损失的违约金。根据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程度,违约金可分为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两种。凡是以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就属于约定违约金;由法律规定的违约金,就属于法定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对法定违约金作出具体规定。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除上述法条规定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一方当事人违法、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应以其相应价值的财产给予补偿。《劳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7 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赔偿损失是我国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这是承担劳动合同违法责任的主要方式。
  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是指违反合同的当事人不论是否已经承担赔偿金或违约金责任,都必须根据对方的要求,并在自己能够履行的条件下,对原合同未履行的部分继续按照要求履行。我国《劳动合同法》、《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继续履行是我国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法》第107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继续履行又称实际履行,具有强制性。继续履行作为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和合同违约救济的一种手段,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承担形式适用继续履行原则意义重大。
  三、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范围
  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确立了赔偿实际损失原则。《民法通则》第112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即要求赔偿金额应相当于因违反合同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没有取得的那种如果债务人履行了合同就可以取得的利益。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作了具体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一具有惩罚性的规定,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现有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立法把简单的事实复杂化。我国法律给劳动行为定义了两个性质,即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但《劳动法》只适于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却被划到《民法》所属的范围。由于劳动者不能清晰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致使劳动者无法对自己的劳动性质进行定位。
  对能否适用继续履行的责任方式及其适用条件和用人单位拒绝履行劳动合同时如何处理等有关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缺乏操作性。
  仅规定了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对用人单位违约未规定违约金。同时对违约金的性质、数额范围及适用范围未作明确规定。
  对赔偿损失的范围、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等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对经济补偿金与损害赔偿可否同时兼得规定不明。
  对“三期”女工、未成年工、医疗期员工、工伤员工如何特殊保护规定有待进一步加强。当用人单位强行辞退这些受特殊保护的劳动者时,如何赔偿他们的损失,不同的仲裁员或法官会有不同的观点。
  五、完善劳动合同法律的建议
  明确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清晰明了地找到适应争议的法律与规章。
  规定适用继续履行责任方式的条件。规定只要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又能够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应当裁判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规定违约金的性质、数额范围和扩大适用范围。
  为体现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建议将违约金定性为惩罚性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可以大于劳动者的实际经济损失;为体现违约金的合理性,并根据劳动合同不同于经济合同的性质,对违约金的约定规定一个合理范围;规定只要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即构成违法违约,劳动者即有权要求违法的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规定赔偿损失的范围和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待遇、劳动保护待遇、工伤待遇、医疗待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待遇的损失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关于劳动仲裁。鉴于我国劳动仲裁程序的设置存在缺乏法理依据,与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的衔接没有设计好等先天不足之现状,鉴于现实中劳动仲裁程序实施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个程序实际上并不能起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能主持公平与公正,甚至成了劳动者维权的一道难以逾越的维权障碍之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将劳动仲裁程序从劳动立法中予以删除。如果我们一定要保留这个程序,则必须对它进行完善,解决诸如60天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性质与法律地位问题、劳动仲裁员的来源与标准问题、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的对接等等问题。
  关于最低工资。笔者建议应当将《劳动法》第49条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和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得低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公务员平均工资的60%。以公务员工资为参照标准,较为公平。
  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给予劳动者以法律援助的具体制度、程序和方法,并明确规定劳动者为了维权而支出的律师费、交通费、误工费为劳动者的直接损失,全部由败诉方的用人单位承担。以期调动律师参与维权的积极性,打消劳动者维权的顾虑,鼓励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被侵害的合法的劳动权益。
  总之,我国的劳动立法正在日益完善之中,尽管目前我国现有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还存在缺陷,但就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来说,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还是基本明确和合理的。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的遏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参考文献
  ①喻术红、张荣芳主编:《劳动合同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②李景森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③张小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规定(注解版)》,法律出版社,2009
  ④梁书文、回沪明主编:《劳动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⑤左祥琦编著:《用人单位劳动法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
  ⑥唐德华主编:《怎样打劳动争议官司》,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⑦张经、汪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⑧杨宣春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中国劳动保障报社,2002年第1-12期、2003年第1-10期
  ⑨苏志普,《合同解除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人民司法》,2009(19)
  (作者单位:安徽省皖河农场)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女性健康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它与科普也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科普宣传工作的女性工作者,深知科普在女性健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简要概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妇女健康 科普 科技报  从妇女健康看科普的必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三方面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
目的本调查试图通过分析220株铜绿假单孢菌的来源和耐药性来了解铜绿假单孢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方法选用220株来自永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临床标本的铜绿假单孢
本文在逻辑起源、逻辑特征、名言论、命题论、推理论、论辩及论辩形式、谬误论、后续发展状况等方面,对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二者是差异与类同共存,并以此揭
介绍在班级中开展"小红花"竞赛活动、成立图书馆,加强家校联系等管理班级的方法,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是"扩大合格率,巩固入学率,保证毕业率"的关键。
【摘 要】数字时代到来,推动了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也促使了传统媒介的变革与转型。本文试从背景、原因、路径与趋势、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探析数字化时代杂志内容生产与开发变革。  【关键词】数字时代 杂志 变革  人类传播史至今为止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五次传播革命。根据德弗勒的过渡理论,传播媒介就是经由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再到网
目的探讨小儿微创经皮肾穿刺(MPCNL)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B超引导下行MPCNL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36例。结果结石取净29例,残留结石5例,2例未治疗。结论MPCNL治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口服阿司匹林、静脉
本文对<修辞精品六十格>中谭永祥先生所创建的"移意"、"会意"两种辞格能否取得"格籍"持怀疑态度.认为,因"移意"缺乏表现力,不应被立为辞格;鉴于"会意"定义的模糊性,难以让读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中西药联合TDP照射理疗分阶段综合治疗。结果治疗164例,治痊129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效差1例,无效1例。结论综合疗法对慢性
一   1 996年 4月 ,国际民间叙事学会 (InternationalSocietyforFolkNarrativeRe search)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我在会上认识了来自广西的过伟教授。在认识他之前 ,我看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