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任务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高度普及,并逐渐渗透在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中。现如今,初中教育教学中逐渐将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到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初中生的信息操作技能。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为今后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建设奠定素质基础。在初中阶段的信息课程的设计上,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模块。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实际授课过程中要侧重于实践任务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设计
  一、 前言
  区别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更侧重于上机操作技能的传授与讲解。只有在强有力的操作基础技能的支撑下,初中生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而任务设计,是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性,所创新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该种全新的授课理念与授课模式,更有效促進了素质教育在初中教学阶段的贯彻与落实。因此,教师应加强任务设计的调整与创新,从而保证操作任务设计合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以全面的训练。
  二、 任务设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的重要意义分析
  自从初中学校实行信息技术推广教育后,教育教学机制的创新一直是初中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能够让初中生真正意义上掌握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应加强任务教学的合理设计。根据学科教材中的实际内容,以及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操作的基础水平,优化设计实践任务的内容与实践形式。从而保证初中生在完善性的上机训练中,掌握有关信息技术学科理论内容,以及实际的操作技巧与操作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校今后更好地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初中生在今后的深入学习和发展。
  三、 任务设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途径探究
  (一) 根据学生基础差异,优化任务分层
  受到家庭条件的影响,不同学生之间接触信息技术的程度有所不同。尤其受城乡经济影响。城市中心的学生可能从小便接触信息技术,电脑是每个家庭的标配。而对于家庭条件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讲,接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领域比较晚。这一环境的差异,是造成初中生信息技术学科基础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设计具体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建设情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设计对应操作难度的实践任务题型。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信息课中的表现作为分层依据,将学生群体分层按照基础的优劣,依次分层A、B、C三层。对于基础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创新性的题目类型,从而将具体的信息技术进行深层次的强化训练。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般可以为其提供操作模板,鼓励学生在模板操作的规范性指导下,逐渐实现操作技能的掌握。
  (二) 丰富任务设计内容,增加任务实践的可选择性
  初中生群体更侧重于独立个性的展现,这也符合该时期学生叛逆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内容时不要过于笼统和形式单一。有时候,個性丰富、形式多样化的任务设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面临的不同任务设计形式,可以结合自身的喜好以及擅长范围,自主选择任务内容,从而为接下来学生的自主探究奠定兴趣基础,更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以生为主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比方说,在讲解PPT的实际制作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PPT的背景、构成元素,以及背景音乐等。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任务作品都具有独特性、创新性。
  (三) 创新多元化课堂形式,提高任务实践的执行力度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传统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在教师完成讲解之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操作模板进行机械化的模仿。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以及实践技巧的掌握。因此,教师在信息课程授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环节的教学需求加强课堂形式的调整与创新。在任务设计理论知识讲解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建,以及问题探究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在任务设计内容传达给学生,鼓励学生就任务内容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梳理任务执行思路,为接下来的上机操作提供理论支撑。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配合完成上机任务的具体操作。比方说,在进行Flash动画设计时,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就Flash动画设计中的形变动画、动画元素、音频插入等进行具体操作设计。
  (四) 优化评价机制,发挥任务设计教学价值
  传统教学评价,在理念和形式上存在诸多问题,单靠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是不能做出准确的教学评估的。因此,教师在此需要加强评价机制的有效创新,在注重学生任务实践作品的评价时,更要侧重于学生于任务实践过程表现能力的重点考察。包括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探究能力、创新与合作能力等,从而为学生制定更加全面且具体的评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得评价结果与学生的真实水平相符合,更有助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建设与教学创新。同时,教师要加强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不足加强改进,最终实现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提高,为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奠定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基础。
  四、 结论
  综上,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理论性教学根本无法适用于该学科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从而保证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更加合理,全面训练初中生关于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特点与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贯彻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将素质教学落实到实践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彦秋.任务驱动:一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123-124.
  [2]蒋淑珍.浅谈任务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20):84-85.
  [3]辛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88-89.
  作者简介:
  黄秀云,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
其他文献
珠江口盆地A油田区古近系海陆过渡沉积环境砂体变化快,由此带来砂体追踪对比的困难.基于测丼和地震资料,在恩平组和珠海组共识别出5套具有等时意义的泥岩标志层.在泥岩标志层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仅专业学识要
为充分挖掘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节油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况影响的变参数控制策略,从而实现了整车功率的合理分配。采集20辆公交车的行驶数据、利用短行程分析法,拟合出
摘要:在初中阶段,英语学科应当构成核心性以及关键性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较多初中生在面对英语学科的作文时,仍然表现为畏难以及厌倦的心态。究其根源,就在于同学们本身欠缺必需的作文技巧,因而无法迅速找出与之相适应的作文思路。为了改进现有的状态,针对作文教学有必要予以全面优化,运用多样化的途径与措施来辅助当前现阶段的作文教学。因此面对当前的英语作文课堂状况,师生应当致力于共同探究可行的改进举措。  关键
公共物品资本化是公共物品受益的连续性和差别化在市场条件下进入资产价格的表现。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获得更多的公共物品资本化收益,城市拥有更强的公共物
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大气污染更为严峻.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的重要环节,而大气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监测质量的好坏影
当今时代,数学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幅度提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而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又是高中数学教学集中教授的内容,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基于共享研究型实验平台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实验内容、实验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探索多学科、多专业遗传学实验教学模式,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和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伴随的却是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劣.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掠夺破坏,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都随之而来,这让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