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县北部土地沙漠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chengsh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县北部紧靠毛乌素沙地南缘,属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过度地带,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灾害频繁,特别是北部土地沙漠化危害逐年加剧,严重威胁着农、林、牧业生产,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沙造林、建立封禁保护区和农田林网建设”三大工程,可以从“固沙、避害、减风”三大源头上缓解沙漠化程度,逐步达到治理北部土地沙化问题,为环县人民创造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环境。
   【关键词】北部土地 沙漠化 调查与思考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北部紧靠毛乌素沙地南缘,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属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过度地带,是全国379个重点沙化县、4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20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庆阳市唯一深受沙漠化危害的县份。地理位置特殊,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灾害频繁,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县北土地沙漠化危害逐年加剧,严重威胁着农、林、牧业生产,严重制约着环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治理环县北部土地沙漠化危害及环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实现环县人民的全面小康,笔者做了简单调查并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已与同仁商榷。
   一、环县北部土地沙化概况
   环县北部土地处于北纬36°02′~37°09′、东经106°21′~107°41′,包括甜水、山城、四合原、秦团庄、耿湾、洪德、罗山、南湫、小南沟、毛井、芦湾、车道12个乡镇、134个行政村、861个村民小组、2.94万农户,涉及15.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1%,东临陕西定边县,西北与宁夏盐池、同心、固原三县相接。沙区总面积540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的58.5%,其中沙漠化土地2071.9平方公里,占沙区总面积的38.3%。在沙化土地中,有流动沙丘3.33平方公里,固定沙丘1231.39平方公里,半固定沙丘728.45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08.62平方公里。
   二、环县北部土地沙化危害现状及成因
   环县北部沙区是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化草原过渡的退化型现代沙漠。据调查,1975~1985年十年中沙线由北向南平均每年推进0.54公里,每年扩大沙化面积68.5平方公里,扩大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令人担扰。特别是位于沙线前沿的秦团庄、山城、甜水、南湫、小南沟、毛井等乡镇,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713.64平方公里,占沙区面积的31.68%,据定点观测,当风速在9m/S时,在距地表0~20cm空间每分钟每平方米输沙量为42.3475克,每小时沿甘宁、甘陕边境进入环县境内的流沙达113吨,每年达20万吨以上。随风而来的沙子,直接危胁着沙线前沿30多万亩农田、250万亩草场、240多个村庄,已有数百户群众由于庄院地处湾掌、崾岘,受到风蚀、流沙危害而被迫搬迁。沙区境内的8条公路约200公里路面常年遭风沙危害,其中危害严重的“211”国道山城丰台至甜水张铁路段十多公里,每年冬季路面流沙堆积多达数百立方米,埋没路面,填满路边排水沟,给交通和养护造成很大困难;秦团庄乡至宁夏盐池麻黄山乡、南湫乡至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毛井乡黄寨柯至宁夏同心县预旺镇三条跨省级公路路面,因受风蚀、流沙堆积,严重阻碍交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2006年4月持续发生的3次沙尘暴袭击环县北部,使春季营造林木和定植的苹果幼园受冻抽杆,成活率降至30%;夏田、大秋及油料作物受冻害和尘埃危害面积达3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750万元。
   环县北部沙化危害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风蚀农田耕作层土壤,致使土地肥力下降。这一现象尤以风口和迎风地段最为严重,每年冬春大风吹蚀刮掉地表土层10~15cm,严重地段土壤耕作层疏松肥土全被剥光,犁地裸露,耕作困难。据环县水利局在甜水镇水沟沿自然村历时70天的定点观测,地势平缓的农耕地、林地、草地每年平均风蚀深度为12.68mm,风蚀模数为16415T/km2年,每亩农田年风蚀量高达10.9吨,相当于当地农田施肥量的10倍。二是沙丘移动堆积,埋没草场农田。沙化区的沙丘多分布于丘陵腰、顶地带,当植被一旦被破坏后,沙粒便即刻随风移动,逐年扩大范围,逐步埋没耕地和草场。如甜水镇甜水街村余红井自然村的菜庄梁,是1958年开垦的耕地,而如今已成为一处宽5米、深12.5米、长50多米的深壕,每年从这里被风刮走3000立方米的沙土,并且形成沙丘,交替前移,埋没农田25亩,草场15亩。甜水移民点十年前还是黄土裸漏的耕地,如今已全被流沙覆盖,沙层达10厘米之厚。三是流沙侵袭农田、草场,土壤含沙量增加,团粒结构破坏。在沙化区,流沙随风入侵农田和草场,尤以冬春两季最为严重。据调查,沙化区年地表积沙在8—10cm左右,严重地段达15cm以上,由于积沙逐年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沙化区粮食产量下降,草场退化,植被减少,沟头延伸,沟壑坍塌,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保持水土和固沙能力下降。
   分析环县北部沙化成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地质构造和成土原因的影响。与陕西、宁夏交界的秦团庄、甜水、毛井、山城、南湫等5乡镇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7~71%,原因是这里紧靠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地带性土壤中30~50cm深局部土层中有沉积性块状沙层分布,同时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分水岭,海拔高,当地表植被和覆盖土层遭破坏后,土层被风刮迁,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减薄,导致沙层露出,逐渐移动扩大,形成沙丘和沙堆。二是受大气候和土质本身的影响。沙化区地处北温带干旱区,十年九旱,冬春多风,一般夏秋季反而降雨集中,且常以暴雨为多,加之松散的沙质土壤(粗粉沙含量大于30%),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非沙化土地中地处风口崾岘和陡坡梁峁的土地受风蚀、水蚀时,土粒搬迁,沙粒沉留堆积,年复一年累积成片,便造成了新的沙化土地出现。三是受不合理的滥开滥采资源的影响。沙化区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急剧增加,群众为求温饱而在陡坡垦荒种地,草场严重超载放牧、过度采樵等,致使植被严重破坏,覆盖度减少,阻拦力降低,水土保持效益日差进而加剧了土地沙化速度。
   三、环县北部土地沙化治理状况
   在环县,植树造林就是在造土、造水、再造生命线。1936年环县解放后,边区政府就十分重视水土保持、沙化治理和植树造林工作。建国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变环县恶劣的生态环境当作大事来抓。1958年以来先后在沙区筹建国营林场8个、林业工作站4个,沙化治理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一定效益。1991年环县被国家列为沙化治理县以来,治沙工作从此步入正轨。环县县委、县政府也花大气力、下死决心将防沙治沙工作作为促使县北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措施来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大力整合项目、资金与技术,按照“南保水土、北治风沙、全县搞杏树栽植”的思路,本着“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区突破、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坚持治沙与治理水土流失相结合、人工造林种草与封山育林育草相结合,以治理风沙口为重点,依托三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大力推进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全面发展以杏树为主的经济林。截止2008年年底,沙区林业用地面积已累计达到205.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45.2万亩,宜林荒山160.4万亩,已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87.4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0.8万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1.76万亩,封山育林18.57万亩,人工种草及改良草场36.3万亩。北部土地沙化危害及生态环境治理有了明显改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四、环县北部土地沙化治理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陆地、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沙漠化危害。我省也是全国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环县是甘肃省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日益加剧的土地沙化,频繁发生的扬沙、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已成为这里继旱灾之后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和广大民众的又一心腹之患,因此,防沙治沙已刻不容缓。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环县在治沙工作上尽管已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目前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北部沙区地广人稀,人力、财力、物力严重匮乏。虽然环县1991年被国家列为沙化治理县,但至今未下达过专项投资,沙化治理仅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进行局部实施,缺乏必要的项目与资金支持,治理进度非常缓慢,新增治理面积难以抵消新增沙化面积,沙进人退局势仍在持续,受其影响,北部不少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丧失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威胁着县南及周边市县国土和生态安全;二是干旱少雨干旱致使造林成活、保存难,沙化治理难度大,治理效果差;三是沙化土地资源利用欠合理,农、林、牧矛质较为突出,加之管护设施滞后,沙产业开发步伐慢,治沙成果巩固困难。
   为了彻底改变北部沙化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加快沙化综合治理步伐,我们应该抢抓政策机遇,特别是国办四十七条及“十二五”规划,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力度,恢复原始生态;加大封山禁牧力度,保护自然植被;加大生态基础建设力度,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加大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力度,增加人工植被覆盖度;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荒漠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沙造林、建立封禁保护区和农田林网建设”三大工程,可以从“固沙、避害、减风”三大源头上缓解沙漠化程度,逐步达到治理北部土地沙化问题。一是在地处风沙前沿的甜水、南湫、山城、秦团庄4乡镇境内,通过封禁区建设与生态移民、积极开发沙产业相结合,采取围栏、设立管护站等保护措施,禁止放牧、乱采滥垦等人为破坏活动,规划建立封禁保护区;二是在环县北部土地沙化12乡镇风沙危害严重地段营造防风固沙林,减少沙源;三是在全县有实施条件的环江川、马坊川、耿湾川、合道川、安山川、城西川、罗山川七条川和大巴嘴塬、大树塬、八株塬、马坊塬、城东塬等500亩以上塬区及甜水滩等丘陵分布较平缓的西北部基本农田上规划建造大型农田防护林带,以减小风力。
   总之,防沙治沙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上级部门在沙化治理项目及林业项目任务安排上给予适当倾斜,就可以加快环县沙化耕地还林和荒沙滩治理步伐。同时,防沙治沙与环县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因此,环县县委、县政府还应出台防止土壤沙化、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对工作积极并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对于扰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和事要重罚,处罚要因人因地制宜,不仅可采取经济制裁,更要采取实地种草、植树方式方法,恢复自然植被。对情节恶劣的要移交司法机追究刑事责任,以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十一五”施甸蚕业发展情况阐述,分析施甸发展蚕业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十二五”施甸蚕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及其对策措施。   【关键词】蚕业 “十二五” 思路 目标 重点 对策     蚕桑产业是施甸的老产业,曾经为施甸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产业萎缩。近几年来,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政策,施甸蚕业得到恢复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总体目标要求还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河北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队伍建设上,文化人才匮乏问题还较突出,尤其是农村更为严重。因此广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到农村群众当中,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河北省 党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期刊
【摘 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土地肥力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单施偏施化肥和有机肥投入的减少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而有机肥的产业化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有机肥增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绿色”“环保”宣传影响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性,而施用有机肥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所以推广应用有机肥料对生产绿色食品,发
期刊
针对面临的新的扶贫开发形势,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丰富内涵和历史使命,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扶贫开发的对象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弱势群体;扶贫开发的区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设计教育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国内有设计专业的院校已突破1200 所,艺术设计学生数量猛增,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设计,这一方面会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学科的分类逐渐明确,就业岗位也不断朝着精专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不分学科、不分专业的设计基础教育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艺术设计教育有其特殊性,设计基础教育就更是特别,设计产业
期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现状   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据调查全县有农贸市场2个,综合商贸小
期刊
【摘 要】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在影响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中,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最大的杀手。全球气候变暖是我们人类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并将对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其中包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造成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波动增大,甚至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而需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气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又一座丰碑,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科学判断国家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准,深刻认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期刊
【摘 要】食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为确保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应严格从检验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   【关键词】食品检验 准确性 因素      一、引言   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确保食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检验方式、检验用仪器、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以及检测人员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所得到的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系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前途。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问题 对策     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更是教育的一种理念。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社会群体,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