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解放军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某院心内科行TRI的术后患者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1患者。对照组采用未改良螺旋式止血器压迫,而观察组采用改良螺旋式止血器压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术后1、2(第1次减压)、4(第2次减压)及6 h(撤除止血器)的腕部及手掌的疼痛、麻木、肿胀程度;分析两组使用止血器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点网格化管理感染防控实践研究的效果,总结网格化管理实践经验。方法选取阜阳市某院承担的两处集中隔离点作为研究区域,从隔离地点选址、隔离制度的建立、制定工作流程、设置预案等方面对集中隔离点的感染防控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点设置行政、医疗、护理、后勤和安保等5类网格员,负责日常管理、医学观察、防护隔离、环境消毒、物质供应等。由院感专职人员对所有网格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结果两处集中隔离点共接收90名密切接触人员,集中隔离期间防控工作安全有序,密切接触者之间未发生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远程护理、辅助技术和可穿戴式设备等为老年人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好处,智慧养老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发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然而有研究[2]提出,由于很少考虑老年用户的喜好和能力,导致这类产品或技术的可用性和实用性有限,约有40%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3],因此找到老年用户可接受的创新性解决方案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开始采用协同设计方法,就老龄化问题进行交流合作,取得良好效果[4],为改善智慧养老服务和体验提供可行方案。因此,本文拟以协同设计的关键方法和流程为框架,包括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医疗机构成人手术患者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 IAPI)发生率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手术患者IAPI发生率的研究,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应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篇文献(28492例患者,其中IAPI患者19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API总体发生率为12.2%(95%CI 10.3%~14.0%,P<0.01);亚组分析显示,女
目的分析我国护理领域运用扎根理论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在文献回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查询我国护理领域近20年来采用扎根理论的硕博士学位论文,由两名研究员根据论文评价标准独立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并备注参考性建议。结果共纳入论文17篇。文献回顾时间上,29.4%的论文未能明确文献回顾时间,58.8%的论文未搁置文献对研究的影响,64.7%的论文未在研究各个阶段均进行文献回顾;文献回顾范围上,47.1%的论文未细分文献种类,76.5%的论文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