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VS Baby♀

来源 :cookie worl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k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基百科对于性别一词的定义是生物中有许多物种可以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类,如男性或女性。转行有个打着小括号的文化含义——性别是指一个人或个性中所带有的阳刚气质或阴柔气质。
  这个定义看得我很迷茫,也就是说,一个人类的XX染色体长大成人后,喜好硬质地黑色衣装,短发,粗嗓音,大国字脸盘,骨骼僵硬,举止处处透露出阳刚气质。尽管这个XX染色体的人参加过“某某女声”,长得一点也不像姚明,但依照维基百科在性别文化上的定义,我们是可以将这个XX染色体的通常意义上的“女人”称为“某哥”,因为在定义上TA显然属于男性的范畴。
  同理可得,当一个人类的XY染色体成人后,身材娇小,声音发嗲,喜欢自拍45度角,用玻尿酸丰唇,即使这个人当上了主编,住在上海的豪宅里,比一般的XY染色体都有些钱可以炫耀,在维基百科的定义里,TA就是个女人。
  这也许提醒了部分家长,如果你期许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产生XY染色体的文化混乱,就应该从这会儿抓起。当然我不否认,中性气质在这几年很容易走红,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那么幸运的可以红一把,在不至于性别纠结困扰到日常生活的时候。孩子的性别培养是做家长的责任。
  孩子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性别?弗洛伊德的观念最吓人:在超越了杀父弑母的焦虑后,小朋友学着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父母的各种行为。可是,那些家庭不完整,没有同性别父母的孩子该如何变得有男子气或淑女味?更多相信环境力量的心理学家们认为,父母们使用了很多控制手段潜移默化地训练孩子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男孩和女孩。
  
  性别意识Q&A
  Q:怎么看宝宝性别意识培养这回事?
  
  发言人:小依
  角 色:妈妈
  我家宝宝才6个月,说实话,除了给宝宝洗澡、换尿布时我会有宝宝是个女孩子的性别概念,很多时候我就觉得她是个“宝宝”,一个小人儿,忽略了她的性别。因为宝宝小,不是吃就是哭,还有睡觉,就是打扮基本上我想跟男孩子也区分不到哪去,婴儿服饰包括用品色调都是暖的粉色,款式也大同小异,没有严格的男女之分啊。
  
  发言人:李梓
  角 色:爸爸
  性别意识还要培养啊?不是特别注意,我倡导顺其自然。小孩子会认字、唱歌,身体好就可以了。反正2、3岁就交给幼儿园老师了,他们该教什么自然都会教的,你看现在的孩子都挺聪明的,很小就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跟异性小朋友接触要么很喜欢要么很害羞。我还是觉得,性别教育应该关注青春期。
  但是因为是女儿,我会比较宠爱,内心觉得女孩子宠点没关系,当然,如果换成是男孩子,我想我会更多表现严肃的一面。相反,我老婆对女儿要求反而是希望她中性一点,“强悍”一点,因为将来她要面对社会的压力是我们的好多倍,所以她想锻炼女儿坚强一点。
  
  发言人:Mina
  角色:妈妈
  小时候家里管得严,爸妈总说女孩子如果把心思花在打扮上肯定要出大问题,所以把我打扮得很朴素。结果,虽然我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却过得很自卑,因为不会打扮,显得人很土气,第一印象就让人轻视。自从有了女儿,我特别想补偿这种成长缺失,在服装上对女儿从来不吝啬,还经常教育她该如何做个小淑女。
  
  发言人:孙鲜
  角色:妈妈
  我觉得宝宝的性别意识培养很重要,尤其是小男生,我顶受不了的就是男生娘娘腔。我家果果是奶奶和姥姥在带,我老公又总出差,家里都是女的,跟我出门接触的也总是女人,我担心这会否对他的养育造成影响。看到周围有些男孩子受到太多家庭成员的溺爱与保护,变得胆小、羞怯,内向,更何况是全是女性的家庭氛围了。所以我从他生下来开始就很刻意强调要培养他的“阳刚”气质。我可不要当娘娘腔的妈妈,那样我会抓狂的。
  
  专家点评:
  幼儿阶段是孩子了解自己性别的第一个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父母们有义务让孩子认识性别和理解性别角色。2岁到3岁的孩子应该能明确说出自己的性别,从发型、服饰上辨别男性和女性。4岁的孩子对性别非常好奇,他们会因为上厕所的方式不一样而心生疑问,甚至会淘气地观察异性性器官,家长可不能用严苛态度让孩子对自己的好奇心产生罪疚感。5岁的孩子对性别差异变得敏感,谈到性别,他们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和回避,也真正理解了性别不随时间、外部特征和愿望的变化而变化。不过,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性别的观念非常刻板,把很多行为都看作有性别的,比如这些是男孩子做的,那些是女孩子做的,这就需要父母进行引导,丰富他们对性别的认识,吸取两种性别在人格上的优点。
  父母对性别的态度将深深影响孩子,如果过于刻板严苛,孩子很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某种能力的机会。比如有些父母认为女孩子数学能力比男孩差,男孩手工不如女孩,这无疑会鼓励孩子不去克服困难。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时更需提醒自己不要过犹不及,应该对性别角色持更多元化和包容的态度,尊重孩子的气质特点,通过游戏、故事告诉孩子,在许多事情上男孩和女孩没有什么本质差异。
  
  Q:对宝宝进行性别意识培养,有必要吗?
  
  发言人:小依
  角色:妈妈
  我认为性别意识无需过于强化去教育,孩子对性别的认识还是有一定天性的。在这个社会里,本身就存在着男性与女性两种角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同伴的交往等会逐渐自然认识到这一点,对性别的不同有个自己的定位。再说小宝宝,我觉得强化是没有必要的。
  
  发言人:李梓
  角 色:爸爸
  我觉得以往对男孩、女孩的喜好、言行举止刻意划分是长期以来男女之间不平等的生存、发展机会所形成的。现在社会的男孩和女孩已经拥有了同样的教育和发展的权利,为什么一定要让女孩子从小喜欢布娃娃、扮家家,而不能让她玩小汽车、玩机关枪呢?我觉得孩子应该顺应她的天性来培养,我女儿由于从小身体比较强壮,给她买的衣服我们就选中性的,她很少穿裙子,裙子不适合她,所以我们都不刻意去给她往漂亮女宝宝上面打扮。说到底,性别意识教育是成人强加给孩子的。
  
  发言人:慧子
  角 色:妈妈
  我儿子爱哭、胆子小,不喜欢汽车飞机,却爱折纸画画。有一次,他爸爸带他去商场买玩具,他竟然挑了一个玩具娃娃,差点把他爸爸气昏过去。我们现在很希望培养他的男子汉气概,比如不准哭,一哭就说这样不是男子汉;平时只要他表现勇敢点,就当着很多人的面夸奖他。
  
  发言人:孙鲜
  角 色:妈妈
  我认为性别意识是需要从小加以强化的。你说社会中存在“男”与“女”两种角色,但是要注意到这两种角色存在着分工的不同,孩子长大后的个人兴趣和职业选择肯定受到从小形成的性别意识的培养,而且从小给孩子正确的性别意识,也避免孩子出现性别错位等畸形的心理问题。像男孩子所应具备的勇敢,大度、谦让等良好的品质都应该从小开始培养的。我家果果从小我就让他多哭一会,不会马上回应他,还有他跌倒时。 我是假装看不见,让他自己爬起来。
  
  专家点评:
  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3周岁以前的幼儿性别意识模糊,其性别意识的培养,需要年轻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下一番功夫。现在对性别意识培养的强调,主要是针对家长的溺爱保护和错位教育而提出的。
  有些男孩家长喜欢女孩子,就把男孩女性化打扮,而有些女孩家长期待有个有一番成就的男孩,就把女孩当男孩养,导致女孩的中性化。这种从小的错位教育,会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发展中个体自身与社会认知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性别教育不能混淆,但也不能刻板。人本身具有双性化倾向,尤其是现在社会,男性和女性发展越来越趋同。父母需要做的是,认识孩子的气质特点,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深化。比如,你可以既不压抑孩子敏感的特质,同时又激发他的自信和勇敢。记住,细腻还是豪爽只是一种气质特点,无关乎性别。另外,父亲是培养孩子具有男性性格优点的重要人物,所以,永远不要剥夺父亲参与教育的机会。
  
  Q日常生活中,你们如何去帮助孩子确立性别意识呢?
  
  发言人:小依
  角 色:妈妈
  我的宝宝还小,在性别意识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我觉得1岁以内孩子的衣着、玩具都比较中性化,没有必要过多地考虑男女的区别。1岁以后,我可能会为在颜色和样式上会比较偏重男女的不同,玩具上也会比较有目的地去选择。还有,我会注意不让宝宝在公众场合“方便”,女孩子要特别注意的。
  
  发言人:孙鲜
  角 色:妈妈
  不只是女孩子要注意不能在公众场合方便,男孩子也是一样。我看很多男生的家长就很不注意,在网上发些照片都是露点的,觉得小就不在乎,简直是愚昧。
  我是非常注意这些的,在性别意识形成上我也很注重,在衣服、玩具的选择上都会选择凸现男孩的特点。日常生活中,我会有意识地培养我儿子对女孩子的谦让,我还会特别注意儿子和他爸爸之间的“交往”,让老公多陪陪儿子,从换尿布开始、洗澡、哄睡觉、讲故事还有户外活动,我觉得爸爸是男孩子的榜样,妈妈的照顾太过于细致,束缚比较多,对男孩的自信和胆识的培养上比较欠缺。男女的不同是自然的天性,应该给予正确的导向。
  
  发言人:李梓
  角色:爸爸
  我没有刻意找方法去培养宝宝的性别意识,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最重要,没有必要用成人性别定位的框框去束缚她,让她自主选择。到玩具店今天她选择了布娃娃,就买布娃娃,她喜欢小汽车,就买小汽车。衣服也是如此,多穿穿裤子也蛮好看的。
  我从来不会阻止女儿去尝试一些比较“男孩”的活动,例如爬高、踢小球等,只要她喜欢就让她去试。我跟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真棒”,而很少是“你真漂亮”。我发现孩子长大了个性特点就会显露。像她爬高爬低一点也不怕,但是叫她唱个歌,她就会害羞,有点小姑娘样子了。
  
  专家点评:
  在孩子对“我是谁”开始有了初步概念后,性别意识就成为了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孩子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知道自己需要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如果孩子对生理上的性别与心理上的性别认识不一致,内心就会产生混乱,觉得自己生长在一个错误的身体里。
  父母对宝宝的性别意识的形成影响很大。有许多父亲忙于工作,而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卸给母亲。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培养、智力发展、社会心理以及坚强、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上,这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父亲和母亲给孩子带来的是不同的知识领域、不同的游戏内容、不同的语言模式,而孩子正是在与父母的交流和对父母的观察中获得了最初的性别概念。
  性别意识教育只是孩子个性、气质培养中的一部分,不应该完全用成人对于性别的划分去限定孩子的行为。例如基本礼仪教育胜于告诉男孩因为你是男孩,你要大胆主动问候客人,而因为是女孩就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嚷嚷。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时,要采取培养而不强化的方式,使孩子既能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性别,慢慢形成与之相称的性格特征和气质。
  
  幼儿期是性别培养的重要时期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也是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物因素(先天的染色体组成和生殖器官结构)只是决定了婴儿的性身份,但如何发展性心理和进入性角色,在后天,尤其是幼儿期,学习会起重要的作用。此阶段是性意识的蕴育阶段,其性愉快体验从无意向有意转化,逐渐认识到性器官的差异,识别性身份,并开始意识到性角色。弗洛伊德将此期称之为“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它打下往后一切性的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3岁之前的性别认知
  性身份就是一个人的性别身份,是一个人感到自身是男是女的方式;而性角色则是性身份被人所描述或者被自身所证实的方式。一般性身份在生命的最初三年就已确立,幼儿能够识别自己是男还是女。同时,他们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角色。也即自己应该扮演男性,还是女性角色。
  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育途径是比较复杂的。幼儿对性的认识受到父母、社会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亲对子女的态度、同龄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幼儿本身的个性因素。
  一般性身份的主要决定因素到18个月时就已充分发育。随着幼儿语言机能的发育,感知觉的发展,通过和周围环境的接触,不同玩具服装等的识别,使幼儿敏锐地察觉到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识别自身的能力的不断提高。
  通常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幼儿更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衣着打扮上的差异,慢慢地了解了自己的性身份。比如,小女孩的衣服总是很鲜艳、头发总比男孩长、喜欢玩布娃娃等;而小男孩的衣服多很随便,短短的头发很利落、喜欢玩枪、车等玩具,这就可以从一个新的方面识别性身份。
  到了三岁或更早一些,幼儿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性角色,父母的态度及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对性色角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不能恰当地打扮孩子,或者硬要按照自己的性别愿望打扮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甚至将女孩当男孩抚养,男孩当女孩抚养,在取名、购买玩具、对幼儿谈话,对其行为要求以及做游戏中不能以幼儿正常性角色去强化,最终造成孩子性角色识别障碍,成年后往往导致性心理异常。其他人的感觉或社会文化等因素也以多种方式影响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育。
  
  性心理发展的危险阶段在幼儿期
  弗洛伊德把幼儿性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所谓自恋期。这是开始于婴儿降生后的最初阶段。因为吸吮动作在这一时期最重要。所以,口部性本能占主导地位。将近两岁时,幼儿自我意识生长了。性本能开始向着自己,把自己当作爱的对象。
  第二阶段是两岁左右。这时。母亲发挥权威,要求儿童控制便溺,这就造成肛门快感区的自我满足。第三阶段就是伊底 帕斯潜意识情意综合期。这是幼儿性欲发展中最危险的阶段。儿童开始向外界寻求爱的对象,首先不可避免地把爱的感情发泄到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或保姆。这时儿童的性要求要由异性父母来满足,对同性双亲怀有对立情感,即具有“恋母情绪”和“恋父情绪”。弗洛伊德把第三个阶段的幼儿性欲看作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的发展将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特性。
  依据弗氏观点,幼儿性欲和性心理的发育过程中,一般经过“肛门欲期”和“性器欲期”。孩子从8个月至3、4岁为幼儿性心理发育的“肛门欲期”。这一时期,幼儿从排泄物的充足和排放两个过程得到满足。他们喜欢玩弄大便,喜欢摩擦肛门,大小便时总爱磨蹭,断断续续不愿很快结束。如果平日的大便行为很自然,很顺利,而并没有便秘,则这种由肛门造成的快感中心的机会并不多。否则,排泄的行为势必引起一种通畅与愉快的感觉,日久天长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幼儿3-7岁是性心理发育的“非性爱的异性好感期”。这个时期,幼儿已具有初步的性别意识,知道男女性别角色,并发现男孩和女孩性别上的区别。这一阶段,幼儿的性器欲并不强烈,它常常和父母的亲情混在一起,在与父母的亲切感情之中带有性的意念。男孩常常偏爱母亲,极端者甚至想独占母亲而仇视父亲;女孩则存在“爱父仇母”的相应情形,弗氏称之为“恋父情绪”或“恋母情绪”。如果幼儿时期的这种恋父、恋母情绪太深,不能及时割断,会有碍于幼儿性欲和性心理的健康发育。
  虽然国内一些心理学家不完全同意弗洛伊德关于幼儿性欲的一些看法和理论,但从生理上、心理上分析,许多现象确属性问题。
  
  分浴分厕分床是必要行为
  妈妈带着男宝宝进女浴室、妈妈和儿子同浴、妈妈和超过三岁的儿子还没有分床睡,幼儿园不分厕,市妇幼保健院的儿保专家说,这些都是恶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乐于被人抚摸,搂抱、亲吻等,这其中有相当成分带有本能的性色彩。儿童的性意识在2岁开始萌芽、3岁左右性别认识雏形形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其开放度越来越大。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性意识逐步提前。这种意识的提前,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如果儿童在一种性别含混、模糊的生活环境下成长,会在成人后引发性心理障碍、性扭曲等问题。孩子的性别模糊还可能发展成“异装癖”、“同性恋”甚至性变态。一个人能够正确识别自己的性角色,对他个人的成长、发展都会起到很大作用。对性持错误态度,会严重影响性格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性格孤僻,难以合群,从而影响智力的开发。
  在对待大孩子分浴、分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认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过早地谈性别意识反而对孩子成长不利,所以他们普遍否定儿童有性心理问题。有的父母则认为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所以,对儿童性问题闭口不谈或听之任之的父母占了大多数。
  
  专家支招性别意识的培养
  
  一、孩子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自己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因此模仿父母是孩子从小形成正确性别角色的最好方法。在父母间选择模仿的对象,通过模仿她会越来越象她妈妈,或者越来越象她爸爸。但是孩子都是充满好奇心的,每当这个时候家长都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的服装、玩具特点
  要买衣服了,是男孩子就得穿的简单朴素,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女孩子就得讲究点了,颜色流行款式,都得细细挑,还有像蕾丝花边这样的细节,也不能忽略。玩具是孩子们不会说话的好朋友,与男孩子为伍的通常是枪炮飞机,足球这类。女孩就不同了,选择不同的娃娃,一起过家家,照顾娃娃穿衣、吃饭、睡觉,是女孩的快乐所在。
  
  三、男孩和女孩态度的不同
  态度上和男孩相处,不妨大大咧咧直截了当,女孩就得温柔一点、体贴一点、细心一点。
  
  四、男孩和女孩发型的不同
  包括发型,男孩的短发和女孩的带着各种装饰的长发,最明显的表现出,大家对性别的不同阐述,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发型是男孩女孩在外观上有的比较明显区别,给男孩最好留短发,女孩子的发型要剪的文静一些。
  
  五、男孩和女孩名字的区别
  从名字上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希望,在家庭教育中逐渐成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中,代代流传,有些观念沿袭至今比如给孩子起名字,女孩子要的是轻巧,优美,秀气,男孩就不一样了,名字往往起来的刚强粗壮敦实,每天有无数外来声音强化他们与孩子的联系,男性女性的概念,毕竟孩子对性别的理解需要以游戏的方式加以巩固,观察父母得到的经验,虽然不一定名别其中的含义,照着做总不会错父母老师的教导需要在游戏中进行使劲演练,才会有更具体往往也更深刻的认识,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过家家时,再交流交流经验,性别的认识突破家庭的限制,得到拓展,孩子在游戏中亲身体验了将来成长所必须的技巧,要使孩子对父母模仿的顺利进行,最关键就是孩子要接触到父母。
  
  六、男孩和女孩在游戏中的角色化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有时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照着父母的样子去做总是不会错的。他们还会经常和别的好朋友一起过家家,有的当妈妈,有的当爸爸,在游戏过程中孩子的性别意识得到了强化。
  
  儿童性角色小测试
  
  一个人把自己看做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别角色,大约到3岁时,儿童的性别角色已形成。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与周围女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如果小女孩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与周围男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男性,即成为男性化女孩,上述两者均称为性角色畸形。
  筛查对象:
  凡男孩穿女装,说话娘娘腔,举止嗲溜溜,喜欢女娃娃,做游戏常扮女人,喜与女孩结伴玩耍;凡女孩穿男装,说话粗鲁,举止粗野,喜欢玩汽车手枪,做游戏中常扮男人,喜与男孩结伴玩者,可作为筛查对象。
  测验内容:
  1 玩具人选择试验:提供给儿童一组具有性别特点的逼真的玩具,包括爸爸、妈妈、男娃娃、女娃娃。要求儿童在4个玩具中选择一个,然后引导儿童手持玩具编一个故事,手持10分钟以上者记录下来。
  2 画人试验:要求儿童画一个人,不要画机器人,然后让他(她)说出所画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测验结果:
  凡女性化男孩选女人或画女人者,凡男性化女孩选男人或画男人者,均可诊断为性角色畸形。
  父母无视孩子的性解剖特征,按自己的心愿来抚养孩子,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迷信男孩养不大,而按女孩来抚养,都会导致孩子性心理偏差的发生。
  国外研究指出,几乎所有要求手术变性的男性,其幼年均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2/3的男性同性恋者其幼年就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就喜欢着女装。上述研究表明, 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矫治:
  1 强化孩子的性角色意识。男孩应着男装,玩男孩玩的玩具,从小与男孩一起玩。女孩反之亦然。父母不要出于自己的心愿而无视孩子的解剖性别,给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要明确告诉他长大后是男人,对于女孩来说,告诉她长大后是女人。
  2 父母还可以从当代演员、球星中找男性或女性的典型形象,鼓励孩子去模仿、学习。对性格文静、害羞、有女性化倾向的男孩,更要注意从小训练培养其勇敢、活跃、大胆等男孩性格。
  3 选择与性别相应的文体活动。家长应让“假姑娘”在运动场上驰骋拼搏,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勇敢。让“假小子”在唱歌、跳舞中追求女,陡的秀美、端庄、乖巧、细致。如果父母能与孩子共同参加这些文体活动,也许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必须强调,性角色畸形这一心理偏差与孩子今后的恋爱、结婚,家庭和谐、幸福美满关系甚大。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性角色意识。一旦发现孩子有性角色畸形的倾向,应及早请儿童心理医生检查,及早进行矫治。
  
  提防宝宝性早熟
  
  美国TLC频道有一档名为《小孩和皇冠》的真人秀。在这档儿童选美节目中,时常可见这样的场景:一个二三岁的小女孩被大人放在镜子前,用腮红、唇膏涂掉脸上的稚气,用仿晒慕丝塑造晒后的古铜色肌肤。“马琳恩喜欢古铜色的皮肤。”马琳恩的妈妈对着镜头说,而此刻这个2岁的小女孩正把脸贴着镜子,瞪大眼睛看着镜中的自己。
  在痴迷选美的妈妈们的训练下,小马琳恩们学会了走猫步、甩头发,如何在大人面前撅起小嘴。这些小“芭比娃娃”每周在电视上亮相,她们美丽、精致,却没有了童真。
  2岁孩子的选美比赛。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正是我们身处的时代……国内也有不少“儿童选美”频频出现,著名儿童性早熟专家、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沈永年教授担心:孩子过早接触成人的环境,容易诱发性早熟。
  儿童选美在美国已经盛行多年,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价值50亿美元的产业,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最近英国也举办了第一届的儿童选美“Mini Miss UK”,喷雾定型、头发延长术、绚丽的假指甲、一件价值1000英镑的礼服,这是一次参加选美的标准需要,但不同的是参加选美小姐的主角只是一些不到10岁的小女孩,这就是与成人选美规格并驾齐驱的“MiniMiss UK”英国儿童选美大赛。
  BBC为此特意拍了一个名为“Baby Beauty Queen”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三月份在Milton Keynes举办的“Mini Miss UK”儿童选美大赛,通过它,我们能够得到一个英国当代儿童那所谓欢闹而又混乱的真实写照。
  一篇名为《穿高跟鞋的小孩》的短文这样描述美国的儿童选美热潮:“所有的父母都认为他们的小孩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孩子,但有些父母希望全世界都赞同这点。他们让自己的孩子穿上迷你礼服,送他们上舞台,在完全陌生的人面前展示他们自己。这些陌生人根据他们的姿态、才艺和外表来替她们打分。赢的人可以把现金和奖品带回家,输的人则心碎神伤。”
  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沈永年教授说:“很多电影电视中的成人化镜头,容易引起孩子的模仿。而少儿节目中,也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成人语言,甚至个别的儿童类动画片中人物衣着也非常暴露,这些环境的刺激,都会促使儿童性早熟。”
  据统计,近年来,因为性早熟前来就诊的儿童有增多趋势,年龄段也在提前。一般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10岁前,就有可能出现第二性征。沈永年教授指出,虽然性早熟并不一定影响儿童的发育、身高,但还是有大约10%至15%的性早熟会导致孩子成年后身材矮小。
  据了解,儿童性早熟需进行综合评估。要根据儿童体内的性激素水平、目前身高体重、父母身高、生长速率和骨龄等指标,判断成年后是否会发生身材矮小。此外,对于6岁以下就出现第二性征的孩子,应加以重视。
  沈教授指出“儿童出现性早熟,与受到语言、文化环境的刺激有很大关系。不少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谈及婚姻爱情,但儿童性早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环境污染,其中,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比如很多家长喜欢给调侃自己还是婴儿的孩子,说谁家的女儿将来是自己儿子的老婆,自己的儿子是个花痴,去公园就喜欢看小女孩等,这些举动都会引发儿童性早熟。”
  
  生活环境潜藏“催熟剂”
  沈教授特别强调孩子在每天的生活环境中也面临着大量危险因素,其中空气污染(包括室内空气污染、烟草烟雾)、家庭用水安全、个人卫生和卫生设施、媒介传播疾病、化学品危害(比如:铅中毒、杀虫剂、喷雾剂的不安全使用)以及意外伤害等,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是最应该予以重点关注的6大危险因素。现代家居所散发出来的有毒物质很容易经皮肤、呼吸道等进入孩子体内,也可“催熟”孩子。
  如果在儿童期长期接触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可能对神经、免疫系统造成损伤,对生殖功能发育造成影响,这些损伤将在成年期明显显现。因此,要避免儿童接触影响健康的重要化学品,包括金属(铅、汞和砷等)、杀虫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等)、家用产品(溶剂、药品、清洁剂等)等。
  
  谨慎选择护肤品
  我国和古巴、地中海一带的女孩因人种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月经初潮较早,而且地势高低也能影响青春期的发动时间,一般地势每增高100米,女孩月经初潮大约推迟3个月,所以我国地势较低的东南沿海地区女孩性成熟年龄较早。
  研究资料表明,一些儿童之所以出现性早熟现象,除了社会,经济因素(如社会中的性刺激信息量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家长不够谨慎,使得一些外源性性激素的刺激诱发了儿童性早熟。
  眼下市场上推销的五花八门的化妆品护肤品大多数含有雌激素和孕酮,有的含量还相当高,有些母亲在自己使用上述化妆品时,也捎带着给孩子使用,这种外源性激素刺激也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因素之一。
  
  不提倡开灯睡觉
  国外也有研究人员发现儿童长时间暴露在电视等人造光源下,有可能导致性早熟,包括青少年未婚先孕的年龄也提早。因此,我们不提倡孩子睡觉开灯,因为开灯睡觉,会阻碍人体内松果体的功能运作,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那么,松果体其实是什么昵?据了解,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这种激素在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然而松果体有个特点,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素就会被抑制或停止分泌。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睡眠紊乱后就可能导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
  
  很多孩子被“催熟”
  性早熟可以治疗,但治疗费用不菲,进口药物每针高达3000多元,不少病童只能望药兴叹,放弃治疗。有医生介绍说,现在很多家长盲目给孩子服用保健品,其中一些含有性激素。同时孩子误服避孕类药物或接触了含有性激素的丰乳品、化妆品,也是患上假胜性早熟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早出现第二性征情况的发生,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有性发育的表现,或发现孩子近期身高增加有明显加快趋势,往往都是性早熟的信号。如怀疑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咨询、就诊,治疗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李医生提醒家长切莫难为情,讳疾忌医,或相信江湖游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TIPS 几种催熟食品
  
  家禽脖子
  现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而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长期吃鸡鹎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
  
  反季节的水果
  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桃和橙等,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零或提早成熟,因此也应避免给孩子食用。
  
  油炸类食品
  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口服营养液
  一些口服液中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长了。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给孩子购买口服补液。
  
  补药
  现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纷纷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妈妈买给孩子服用。其实,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婴幼儿可能没问题,但是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育,其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
其他文献
设计师从来都不乏从人们的生活中汲取灵感,不论是高雅还是低俗,但对于童装的设计,他们还是更青睐用“格调”来展现品牌的内涵及魅力。本季,以竞技休闲为目的的高尔夫运动成为设计师汲取灵感的优质泉,儒雅的绅士风在D9春夏拔得头筹。颇具小资情结的设计似乎要有意规范小男生们的行事风格,用潜在的力量培养其儒雅潇洒的绅士气派。    Brightness time装扮亮点:    针织衫:针织衫的柔软质地往往能化解
期刊
这是一个享誉国际的儿童服装品牌,为0至16岁设计高品质、款式独特的服装和配饰。Kinqkow创立于1998年。作为一家不断扩展的儿童服装品牌,除了在服装设计和带制作上力求独特优良的品质外,相对于市场中的其他对手,Kingkow的服装更是物有所值。它以色彩斑斓、图文趣致、衣料舒适和手工精巧见称。每一季服饰都配合不同的主题,以营造新鲜的感觉。每一间Kingkow专卖店都给予舒适宽敞的空间及温馨的气氛,
期刊
日本著名童装品牌“PAPP”由日本CHOGIN CO.LTD.制造生产,始创于1798年的日本CHOGIN公司历史悠久,以“能引领生活方式的品牌制造商”为定位,在进入市场的同时,开始自行经营百货店、店中店,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日本国达到了160余家,近年平均业绩为200亿日元/年。旗下以崇尚自然风格为元素的国际童装品牌“PAPP”也有了33年的历史,其特点为清新、自然、环保、舒适,以时尚的外观,精湛
期刊
雨滴舒缓  清透的肌肤  折射出春容妩媚  生命跃动  用积蓄一冬的寂寞  焕发出蓬勃生机  无限的期盼  换来孩子们  尽情地舞动跳跃  欢快的心情  伴着春风的节奏  舞出  只属于这个春天的  翩翩风情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藏蓝色引发的海洋深邃感被温暖的淡粉色轻轻触击,好比爱琴海上吹过的海风,清爽中夹杂着些许的恬淡气息。连帽衫搭配五分裤的航海装扮活力十足,给人带来一丝如早春阳光般的清新感受。  蓝白条纹营造的水手风情活泼俏丽.内长外短的叠搭装扮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在看似静态的装扮中所隐藏的众多动态元素,好像彼此嬉戏追逐的浪花,共同为浪漫的航海风情增添无限活力。
期刊
36岁的陈慧琳时常让人忘记她的年龄。除了率性“乱”说话的“傻大姐”个性,身材火辣和Hello Kitty式的笑容大概是让她锁定年轻的法宝。如今这个男孩心中的女神级人物,嫁人并迅速怀孕,还将在今年8月生下孩子。  陈慧琳出生香港珠宝商家庭。母亲希望陈慧琳做个高贵漂亮的淑女。留学日本后,她去纽约读设计,最终踏入演艺圈。陈慧琳出过80多张专辑,拿过上百个流行音乐奖项,她已在歌坛奠定强势地位。出道13年,
期刊
希拉里·克林顿不是个寻常女人。她曾经名列全美优秀律师百人榜,也是学历最高的美国第一夫人。她两度当过纽约州国会参议员,也是迄今与美国总统宝座走到最近距离的女性参选人。  从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慷慨激昂的致词,到1977年参与编纂《阿肯色妇女合法权利手册》,再到1995年担任世界妇女大会美国代表团团长,并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即人权》演说,再到当选参议员后与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共同发起的“生命之声民主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