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活性组分与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uix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效组分/成分,并对其潜在作用靶点、机制进行网络数据分析.通过活性成分筛选,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路注释等技术对其活性成分、潜在靶点进一步优选,明确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通过该技术筛选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41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菊苣酸、绿原酸、汉黄芩苷、芦丁、紫堇灵、七叶内酯等在内的16种生物碱类组分、13种有机酸类组分、11种黄酮类组分和1种香豆素组分.另外筛选出腮腺炎相应靶点6个、扁桃体炎相应靶点48个,咽喉炎相应靶点22个,共涉及疾病信号通路22条,包括与炎症密切相关的4条通路,其中IL-17 signaling pathway的degree最大,可能与炎症疾病最为密切相关.通过数据挖掘,该研究初步探索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并研究其治疗相关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关键的作用机制,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深度研究和产品提升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中药材安全问题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中药质量溯源过程长、环节多,药材流通过程复杂,溯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中药材流通质量追溯系统作为中药溯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构建围绕GSP标准,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信息流通不可篡改的安全性和NB-IOT物联网技术采集信息的低耗能性,构建安全可靠、广覆盖、低成本的技术体系,对数据的采集传输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运用互联网及云平台,对
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VIP)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EMbase和Coc
针对采矿技术条件复杂的薄矿脉开采,推荐采用有钢筋混凝土护顶的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经过分析比较,认为该采矿法能够提高采矿生产的经济效益。 For the mining of thin vein
脂质是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在能量供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脂质主要以中性脂的形式储存在脂滴(Lipid droplet,LD)这一重要的细胞器内。脂滴的动态变化直接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广泛,安全有效,全国一二三级医院覆盖率高达71%.该研究以临床疾病(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为基础,主要分析、归纳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物质基础、质控
该研究介绍目前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文献报告情况.通过检索中英文7大数据库获取我国发表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分析.最终对667篇文献进行了分析,医院
学位
学位
人类活动极大地增加了生态系统中N的可利用性,然而其它元素的可利用性并没有随着N的增加而同步增长,这导致化学计量平衡被破坏并进一步造成生态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及生物多样
“治未病”是我国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核心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有“防微杜渐”“截断扭转”等防治理念.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