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时代呼唤创新,教学需要创造。实施创造性教学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语文这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关键词:创新;教学
  创新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有创新意识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新能力的培养。
  一、改变课堂时间结构
  首先要改变师生占用的时间比。以往的教学教师讲得多。新课程标准就指出,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或课堂知识结构的特点,合理而科学地改变师生占用的时间,为教师“教”的创新和学生“学”的创新,留足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笔者认为教师要克服一堂课一讲到底的教学弊端,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意识的培养。另外改变课堂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比。一节课的各个环节比较关键的一环是学习新知识,笔者认为一般占用10~25分钟,剩余时间由其它环节合理占用,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利用时间的改变,为学生“学”的创新,提供及时的保证。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程条件下,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输的知识回收站,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广阔天地,这就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播者的角色。
  1.做语文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变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多向互动。教学中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做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教”,不注重“育”。语文新课程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它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不愿墨守成规,渴求标新立异,自觉地要求自己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己也要有创新意识,要善于捕捉创新信息,发掘学生潜藏的创新诱因,把握创新时机进行创新教学。
  四、发掘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和智能为基础,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创造兴趣对创造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紧抓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诱发创造兴趣。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更新和创造,创新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基础教育明确指出通过让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质疑是创造之母,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源于质疑。少年儿童天真好奇,对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作为教师应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这种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如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大胆质疑,学会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探索解疑,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面对未来社会空前激烈的竞争,培养一代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刻不容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在初中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发现、探求新知识,获得不竭的创新源泉。
  参考文献:
  [1].贾俊萍.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2期.
  [2].马连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校长阅刊;2006年09期.
  [3].王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周刊;2011年05期.
其他文献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教与学是课堂中客观存在的矛盾。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教与学割裂,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和谐课堂;原则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主要表现为中、正、合,这还表现在儒家的中庸思想和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以及《周易》的阴阳和合等理论中。反
期刊
摘 要: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作为一线教学的生物学教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改进评价方法、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科学素质  在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教育方针所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群体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创新欲望的诱发,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美术;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
期刊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语文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之一,要提高语文素质,必须改革传统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改革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改革呢?很多教师认为,高中与初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也是行得通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培养和形成。全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意义、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以及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以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提高,以利于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学生的自主
期刊
摘 要:学困生的问题是学校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高中史地班的地理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中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困难;问题;对策  对于众多文科生来说,要把地理学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在平时的检测中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原因在于学生的学法上存在问题,当然老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尤其在今天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新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是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主要课程,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重要方式。然而由于高中政治课程多以理论性、抽象性的理论知识为主,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僵化教育模式,尽管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发展,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成为教学发展的障碍。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生活化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期刊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数学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
期刊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朗读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