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不同亚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可回收支架机械取栓(SRT)术治疗不同亚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施血管内SRT术的LVO-AIS患者,共167例。根据急性缺血性卒中试验(TOAST)分型分为心源性栓塞(CE)组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闭塞组125例。比较两组的血管开通率、穿刺到血管开通时间、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病死率及90 d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的差异。

结果

167例患者中,130例血管成功开通,开通率为77.8%。其中CE组30例(71.4%),LAA闭塞组100例(80.0%);CE组穿刺到开通中位时间为82(45~132)min,LAA闭塞组为53(40~90)min;CE组中位取栓次数为3.0(2.0~5.0)次,LAA闭塞组为2.0(2.0~4.0)次;术中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6例(3.6%),其中CE组2例(4.8%),LAA闭塞组4例(3.2%);死亡11例(6.6%),其中CE组4例(9.5%),LAA闭塞组7例(5.6%)。术后90 d预后良好者69例(41.3%),其中CE组15例(35.7%),LAA组54例(43.2%)。两组比较,除穿刺到开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23 ),取栓次数、开通率、术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病死率及90 d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血管内SRT术治疗CE、LAA亚型AIS-LVO同样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技术的成熟,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高层建筑,其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开始受到重视.受高层建筑特性的影响,其对安全措施尤其是防火设施的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智能控制”与人类的生活与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不断体现出来的“人性化、便携化、高速化”的技术优势,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工作环境发生了前所未
从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在传输所从事无线研究工作,到后来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工,一路走来,李默芳不仅见证了移动通信技术在中国发展演进的每一个轨迹,并在中国引进、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direct expansion solar assisted heat pump,DX-SAHP)可直接吸收利用太阳能,进而提高热泵的蒸发温度和性能系数(COP),有利于改善热泵的热性能和结霜。本文
C3无线连接超时是影响CTCS-3列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C3通信各协议层、无线连接超时现象及分析流程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分析处理C3超时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
期刊
期刊
目的对比前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卒中患者行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dE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231例前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桥接治疗(静脉溶栓+机械取栓)119例(桥接治疗组),接受dEVT 112例(dEVT组)。应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术后血管再通程度。采用美国国立
对原煤性质、组成、结构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测试和研究样品煤的过程称之为煤质分析,煤质分析是煤质化验最常见的试验方法.煤质分析的主要内容有测定煤的挥发分、灰分、水
为维护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