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博士论文英文摘要主位推进的对比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位推进模式是语篇衔接的手段之一,也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途径之一。恰当的主位推进模式会使句子之间衔接紧密,连贯性增强。本文采用定量、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主述位理论角度分析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所写的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英文摘要的连贯性,阐述主位推进模式对英文摘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连贯;英文摘要
  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可以快速获取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从黄国文的主位推进模式出发,对以中文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的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二者在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上的相似点和差异处,为我国学者撰写具有连贯性的英文摘要提供一些写作策略。
  一、研究背景
  1.主位推进模式理论。Danes 是第一个提出主位推进模式的人。自从Danes提出后,许多语言学家发展了主位推进模式。黄国文(1988)总结了六种主位推进模式,分别为:平行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派生型。
  2.英文摘要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从语态、体裁或修辞学等角度研究英文摘要,相对较少的学者从主位推进模式角度研究英文摘要的语篇连贯性。并且大多学者研究的英文摘要主要来自医学期刊或理科类期刊,相对较少的学者研究来自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的英文摘要。
  二、语料和数据分析
  1.语料收集。本研究所选的英文摘要主要是计算机存储类领域。本研究共选了20篇英文摘要,10篇(语料库1)选自中国知网(2005-2015)的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10篇(语料库2)选自PQDD硕博论文库(2005-2015)的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
  2.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归纳、对比、分析等方法,找出语料库1和语料库2在主位推进模式选择上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找出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存在哪些不足而导致语篇的不连贯性。
  3.结果与讨论。(1)中外英语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N1表示在语料库1中,使用这6种主位推进模式句子的总量。N2表示在语料库2中,使用这6种主位推进模式句子的总量。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延续型在语料库1中次于集中型,然而平行型在语料库2中次于延续型。但是,两者总体上在选用主位推进模式上也存在相似点。两者使用主位推进模式较频繁的前三个分别是集中型,延续型和平行型;不经常用的两个主位推进模式分别是交叉型和派生型,而派生型是两者最不经常使用的主位推进模式。
  (2)中国学者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摘要的连贯性分析。笔者根据黄国文的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对中国学者的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摘要进行统计分析。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在写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论文摘要时,10篇博士论文英文摘要中有338个句子,有252句的主位推进模式,然而还有86句是有误的主位推进模式,错误率为25.44%。这说明以中文为母语的计算机存储类博士能够较好地运用主位推进模式,使得所写的摘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连贯性。但是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存在不足,导致了语篇的不连贯性。
  4.英文摘要写作策略。第一,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在撰写摘要时,可以较多地采用延续性,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更快速地理解摘要和博士论文的重要内容,尽量不采用交叉型和派生型的模式。第二,以中文为母语的学者在撰写摘要时,应提醒自己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训练自己的整体思维能力。
  三、结论
  研究发现,延续型、集中型和平行型是中外作者使用频率较高的三大主位推进模式,然而以中文为母语的作者主要采用集中型,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作者主要采用延续型。而以中文为本族语的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主位推进模式的错误率为25.44%,存在的错误主要出现在不能正确地运用平行型和派生型。由此可以看出,以中文为本族语的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跳跃性思维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篇章的不连贯性。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作者简介:李鸿(1989—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