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浆膜腔积液的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和细胞病理学检查分析

来源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伴浆膜腔积液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该病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征.方法:收集5例经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观察浆膜腔积液细胞涂片的细胞学形态特征,分析浆膜腔积液离心、包埋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总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为30~71岁,平均年龄为48.6岁;其中,3例患者为胸腔积液,2例为腹腔积液.5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细胞涂片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HMB45、S-100、Pan-mel、SOX10、波形蛋白均为阳性表达)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至2020年4月,累计随访2~11个月,3例患者死亡,1例存活,1例失访.结论:恶性黑色素瘤引起浆膜腔积液十分罕见,多数患者有明确的既往病史,诊断并不困难.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时,需与低分化腺癌、淋巴瘤、恶性间皮瘤进行鉴别,离心包埋细胞蜡块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由于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存活期较短,及时行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会议
  为了探讨线粒体ND2(mt ND2)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的表达与弱精子症的相关性,按WHO标准收集了147例弱精子症和124例精子活力正常的精液标本,PCR测序、双向等位基因PCR(Bi-PA
会议
目的:探讨微小RNA (microRNA,miRNA)-337-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OSCC患者的术后标本,检测癌组织及
会议
舒城县EHF流行特征及灭鼠控制发病的效果舒城县卫生防疫站(231300)卫先礼,凌雪年我县流行性出血热(EHF)自1982年临床首次诊断病人以来,1984年又发生28例,死亡3例,发病率为3.24/10万,病死率为10.71%。以后每年都有发病,疫区..
今年初春,在北京召开的“2004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颁奖大会上,贾亚芳这位把凉皮生意做成全国连锁企业的下岗女工,格外引人注目。她是和海口市副市长袁秀梅、中央电视
  Gene amplification is the most frequent aberrance in the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various tumors, and double minutes (dmin) is one of the identifiab
会议
  目的:构建含融合基因anti-erbB2 scFv-Fc-CD28-CD3(ζ)的T细胞株,为erbB2过表达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利用SWISS MODEL预测该融合蛋白的三级结构.利用PCR
目的:比较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MRA)与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
  Background: The cyclic AMP (cAMP) signaling pathway has been reported to either promote or suppress cell death, in a cell context-dependent manner.Our previ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