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这首词让今人平添几分对那时古典柔美意境的向往。与唐代女性服饰的雍容华贵有很大不同,宋代女性服装较为纤巧、素雅,无论从款式或色彩上讲,另有一种婉约之美。
  宋代女性服装形制在福州黄昇墓有实物出土。黄昇是南宋淳佑年间福州一位官家小姐,父亲黄朴进士出身,当过泉州、漳州的地方官,淳佑二年(1242)黄昇16岁,嫁给宋朝宗室朝议大夫赵师恕的孙子、20岁的赵与骏为妻。黄昇结婚不到一年,17岁就死去了,葬于今福州市北郊浮仓山。其家属将黄昇生前使用器物436件殉葬,其中有服饰201件,整匹丝织品及零料153件,梳妆用品48件,出土时大部分保存完整,从黄异墓出土实物,可大致看出宋代妇女的一般服装。
  襦、袄
  宋代妇女的襦、袄,都较短小。颜色以红、紫为主,黄者次之。质地有锦、罗或加刺绣。常与裙子相配套。
  衫
  宋代妇女的一般上衣,质地常用罗。
  褙子
  又名绰子,宋代男子中皇帝、官吏、士人、商贾、仪卫等都穿,妇女从后妃、公主到一般妇女都穿。但男子一般把褙子当作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褙子虽是隋唐时期就已流行的服装,但隋唐时期的褙子袖子是半截的,衣身不长。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后背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
  黄昇墓出土单衣25件,直领开襟开衩,加缝领,襟上无纽袢或系带,面料罗21件,绉纱3件,绢1件。领、襟、衬里用纱,个别用绢,领、袖、下摆缘边以素色为主,彩色花纹的少,襟边缘多为印金填彩,素色2件,无边的3件,襟缘内加缘花边一道,彩绘居多,素色的次之,仅有3件是刺绣花边,也有另在腋下、背中脊、袖端的接缝处缀印金填彩花边—道。
  另出土夹衣21件,款式为直领对襟开衩,加缝领,襟上无纽袢或系带,直裾宽窄合身。质料有罗、绫、绢及1件缎的(缎是南宋的新品种,宋以前尚没有发现缎织物)。衣里多方孔纱,下摆缘边多素,对襟缘边镶一道彩绘、印金、刺绣或素色宽边,宽边两侧再镶贴印金填彩的窄边,风格清新秀丽。
  宋代由于国力衰弱,财力空虚,大量织锦用于向异族纳贡和贸易,国内统治者服装面料大部分以绫纱为主,同时,宋代刺绣工艺已经高度发展,南宋黄昇墓出土的衣服一般都用刺绣花边沿边,题材以写生花卉为主,如“一年景”的花式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唐的鼎盛造就了华丽的大唐女子,由宋渐渐归于平淡,素雅、婉约的服装风格描绘的恰是李清照笔下安静、恬淡的碧玉佳人。
  
  编辑 林青雨
其他文献
“不变随缘”是佛门中很经典的一句话,包含了佛家对于人生的态度和感情,是一种人生境界,虽随缘而现万有,但其本体不变。  水就具有“不变随缘”的品行。我们把水倒进杯子里,水就随了杯子的形状;把水倒进壶里,水就随了壶的形状……水本无形,但它能变化出千万种的形状,水的变化只在于你给了它一个什么样的“形”。这个“形”其实就是水因为环境、境遇、位置的不同而改变自身的形状,并融合其中,这就是一种顺应,是一种随缘
期刊
现在是企业家天下,但更需要“天下企业家”。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众说纷纭。流行的观点是有实力的大企业老板就是企业家,能赚钱、能快速赚钱就是成功的企业家。旅美台湾学者王绍瑶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引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福泽渝吉对“实业家”的定义,给出了他心中的“企业家”标准:一、有思想家的头脑;二、有回归社会的愿望和行动;三、具有中西文化底蕴的方法;四、四十五岁时身体健康,五十九岁时心理健康。  不讲社
期刊
人生一定要幸福,怎么才能做到幸福?第一个是“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第二个是“用平常的心”来体会,第三个是“以欢喜的心”过生活,时时提醒自己要欢喜地过生活,第四个是“柔软的心”无挂碍。如此。你会更懂得爱,更知道如何去表达爱。    幸福的里程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跟欲望的满足。物质跟欲望得到满足是非常幸福的,可是这个幸福是非常短暂的,而且永远不会圆满的,是永
期刊
1900年,是旧世纪的终结、新世纪的开始。清王朝挣扎着最后的岁月。破败不堪的残局下,也孕育着新的希望。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以慷慨昂扬的姿态。宣告着与“老大帝国”的决裂,呼唤着“少年中国”的兴起。    梁启超在世纪之交的1900年发表《少年中国说》,对5000年文化进行反省和革新,对于摇摇欲坠、濒于死亡的“老大帝国”,梁启超大声疾呼:“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
期刊
1  周末,女儿捣乱,企图翻天,爱人对其教育无果,做气愤状逗她:“你就气我吧!把我气跑了,到时候你爸爸给你找个后妈!”女儿听到这里,做义愤填膺状对爱人激动地说:“妈妈,你别胡说,你不许这么说爸爸!”我内心一阵温暖,紧接着我女儿说:“他找不着!”  2  我的眼镜坏了,换了一副新的,大圆片,文艺范儿。刚回到家,儿子看到我说:“爸,你回来了。”说完就跑去玩了。女儿看到我说:“爸爸,换眼镜了?看着不一样
期刊
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作为大工业时代的座右铭,曾影响了整个世界,激励了无数人化身为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为了梦想,日夜运转不息。“快、快、再快一些!”如此的催促声似乎已成为人们内心不得不面对的声音。自大工业时代以来,对速度的崇拜推动着快文化成为一种霸权,使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时间的奴隶。“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慢》一书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现在,一场新的
期刊
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个“窝囊”人,论武功不如关张,论计谋不如诸葛,可他为什么就能得到天下,并把一大群文臣武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有人说,他的成功,关键在于礼贤下士的“三低”智慧。    一是“低身交朋友”。刘备一生中两个最知心的朋友,就是关羽和张飞。谁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父亲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刘备自己当时虽然没有做官,但也胸怀大志,梦想“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再看关羽
期刊
肥胖是现代人极为困惑的健康难题之一,而谈到道家养生,人们会自然联想到“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等形象。绵延千年的道家养生方法是如何让人轻松摆脱肥胖这一烦恼呢?    首先,道家养生要求人勤于运动,古代道长要想悟道,都要云游参访名山大川,同时,道家养生者都是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与智慧,来谋求良好的生活条件。另外,道家养生注重导引法的运用,如现代人很时兴的按摩、足疗、揉腹、针灸、推拿等,都是道家所
期刊
仔细聆听史河波涛汹涌中的孕育、降生、成长、发展和轮回的足迹,就是一次真正的回归,追溯历史的源头,就是在寻找那个峥嵘岁月的光辉梦想。世博会的全称是世界博览会,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举办规格高、持续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此后一百五十多年间,世博会在近30个国家举办了124次。  19世纪的早期世
期刊
说到社会责任,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明:一个国家就像一辆游览车,领导人负责开车,带我们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观赏享受,但是车开到一半,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倒下来了,请问这时候车上的人有谁可以继续开车?是有钱的吗?有权的吗?力气大的吗?还是想开车的人呢?都不是。这时有个孔子,把开车的原理及车的构造都学会了,自然是他这个会开车的人有使命和责任把大家带到一个理想的世界去。这就是何以知识一定带来使命,何以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