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衢盆地退化红砂土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肥力逆转特征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hat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浙江省金衢盆地为例 ,探讨了我国南方山间盆地广泛分布的退化红砂土的特征 ,研究了退化红砂土在人为参与下土壤肥力的逆转及其与利用方式的关系 ,分析了各种利用方式下红砂土肥力性质的演变特征。
其他文献
SOTER数据库是指土壤、地形体数据库 ,它包含数字化的图形单元及它们的相关属性数据。通过描述川中丘陵的典型区域—南充地区SOTER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介绍一种利用计算机自动
土柱淋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山地龙眼园土壤Mg^2+易遭爱淋失而导致龙眼缺镁。不同施肥措施对Mg^2+淋失的影响是:施KCl促进Mg^2+的淋失;施尿素抑制土柱中的Mg^2+向下迁移,从而减少Mg^2+的淋失;施石灰对Mg^2+淋失无明显
长江上游地区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的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地区,是实现《全国生态环境规划》,将“环境与发展”有机结合的攻坚地段。本文论述了长江上游地区
红壤丘岗缓坡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就整个区域而言,降雨总量能基本满足坡地农业开发的需求。然而,由于结壤区降雨的时空分配不均,土壤结构性差、保水能力弱,季节性干旱缺
西安翠华山风景地貌由古崩生滑坡体高速运行堆积而成,堆积体存在一些反映其运动和动力状况的沉积特征,将崩塌性滑坡体的平面堆积体划分出5个平面相带;中央相带、边缘相带、抛掷相
通过对云南省的元谋地区和四川省的内江、仁寿两种气候条件下紫色土理化特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分析 ,探讨热带干热河谷和亚热带润湿气候区不同气候条件对紫色土微生物数量和土壤
相同立地和伐前林分、年龄相近的天然阔叶林与人工杉木森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天然阔叶林地上部分有较持水量和0cm~40cm土壤蓄水量均大于人工杉木林;天然阔叶林0cm~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人工杉木
色季拉山林区是西藏主要的林区之一,生态环境特殊.采用定位观测和小集水区技术研究分析了西藏色季拉山降雨、穿透水、树杆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山涧溪流与尼洋河流水的
淮河中上游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植被改造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主要活动内容,在分析了该区植被类型和植被改造的现状和特点后,对该区植被改造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