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在金刚石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恒电位计时电流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苯酚在金刚石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苯酚在电化学氧化降解中经历了苯二酚、苯醌的形成和进一步被氧化的过程,苯二酚在反应过程中的积累很少,迅速氧化为苯醌,而醌类中间产物则较难进一步氧化,在反应过程中积累的浓度较高.苯酚在金刚石膜电极上有不同的电化学氧化反应途径,在低于金刚石膜电极析氧电位下,发生单纯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在高于金刚石膜电极析氧电位下,间接电化学氧化和直接电化学氧化将同时发生作用.
其他文献
从某避孕药生产厂污水处理站好氧池活性污泥中通过富集驯化,分离到一株降解甾体雌激素(3-甲氧基-17β羟基-1,3,5 (10), 8(9)-雌甾-4-烯,简称MHE)的细菌ZY3菌株.经形态及16S r
7月的阿里,晴空万里,山川秀丽,向慕名而来的人们尽显她的神秘和美丽。作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阿里的藏族民众迎来了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神圣节日——藏历新年。  感受藏族独特多姿的民俗文化同时因一项特殊任务需要,我有幸乘直升机航拍乔戈里峰,一睹了她的无限壮丽。为了拍摄她的真容,近年来我先后4次到巴基斯坦,只有一次在民航上看到一丝真容,为了这次拍摄,我下定决心,无论有多艰苦都要飞吻乔戈里。  
周日下午,朋友带我到哈密市东北100多公里处,看一片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和遗址。在东天山喀尔力克山前的乌拉台沟河边,一片占地约四五平方公里的巨石遗址,犹如雄居山前,守望在山南辽阔大地上的一座失落的城市。遗址南边是密集的圆形、方形石垒,祭坛般盘旋而上的巨大石堆;往北直到山前,是巨石遍布,散落有致的大石滩;那些巨石上,刻着内容丰富、造型优美的岩画;石头上绽放着黄、红、绿各色鲜艳的苔鲜;春天的花草在巨
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获得带有EGFP遗传标记的铜绿假单胞菌.该菌株绿色荧光标记性能稳定,通过转化子基因组DNA PCR和斑点杂交检测,证明外源E
行经夏尔希里,看着时光以外的镜头,我想:此时此刻若聆听一首舒缓的曲子,我们内心深处诠释出的都将是夏尔希里最美的诗意。  新疆夏尔希里地处中亚、西伯利亚等地交汇地带,位于欧亚大陆中心。1933年,因沙俄推行扩张主义政策,蛮横蚕食占领我夏尔希里328平方公里。苏联解体后,根据《中哈国界协定》第二补充协定,将争议区的220平方公里划归我国。为加强该区域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于2000年6月成立自治区级自
为强化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健康损害的发生,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48名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定期体检和随访.结果:随着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时间的延长,白细胞
天池西王母祖庙,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是天下所有供奉西王母的庙宇之首,是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2014年,新疆天山天池“西王母神话”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王母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母仪天下,掌管昆仑仙岛。西王母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民间故事在汉、蒙古、哈萨克、回、维吾尔等多个民族中广泛流传。  吉时,西王母祭祀大典开始!祭坛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东海近岸泥质区、远岸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共19个表层沉积物样中21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东海泥质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2,4-二氯酚(2,4-DCP)能力较强的细菌菌株GT241-1,克隆了该菌株的3,5-二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dcpB),采用的克隆策略为:用Southern杂交对dcpB进行
用离子色谱技术对北京市2001~2002年大气PM25中7种水溶性有机物(WSOC)(甲酸、乙酸、甲磺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及12种无机离子(F-、Cl-、NO2-、NO3、SO2-3、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