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编者意图 科学运用文中插图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安排绘制的,对于帮助学生识字、释词、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插图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课文的某一内容或场景,通过看图,能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应重视插图的作用,选择好使用插图的时机。
  关键词:插图 语文教学 合理使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教材中的插图也体现了编者对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但是,随着教学资源的引入,不少教师不研究编者意图,没有认识到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一味追求新异,用多媒体代替了文中插图,这无疑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一大浪费。其实,我们如果能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巧用插图,在教学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把握插图在教材中的作用
  1.插图具有看图识字的启蒙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会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所吸引。
  由于初入学的儿童受其认识能力的局限,对于汉字这种抽象的字形、字音、字义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就可以借助认识实物图形,从而识字记形。比如,教材编排“a 、o、 e” 三个韵母时,旁边配了三幅画:啼鸣的美丽的大公鸡、唱歌的小姑娘以及在河里游泳的大白鹅。教师要清楚编者这样编排的意图:大公鸡啼鸣对应“O”,小姑娘唱歌对应“a”,大白鹅的倒影对应“e”的字形。这样编排是为了把看图和认字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降低学习难度。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看插图,学生识记三个单韵母字形就会易如反掌。
  2.插图帮助师生理解事物。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教材中很多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词语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而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人教版十一册语文第五课《牧童》,其中的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的“蓑衣”学生都没见过,学习此句一看插图,蓑衣的样子便一目了然。再如《将相和》中“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查阅词典,不难弄清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但是荆条到底是什么样的,恐怕知道者甚少。《将相和》文中插图,蔺相如背着荆条半蹲着向廉颇请罪的画面,对于理解蔺相如被廉颇感动、心甘情愿和廉颇和好以及怎样负荆请罪都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图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某些字词的理解,用口头语言来叙述难以说清,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而把课文中的插图利用起来,结合讲解,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授《长城》一课时,理解城台、垛口、瞭望口、射口等词语时,因为学生没有亲眼看到过,讲起来还是不知道,把长城图景对照课文进行理解,不仅弄懂了词义、了解了作用,还把它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3.插图揭示主旨,点明中心。如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句话是文中的中心句,点明了中心。学生精读课文时,教师可引导欣赏文中插图——一个开满鲜花的窗台、一栋每个窗台开满鲜花的楼房。让学生用文中的话说说图意,再用自己的话谈谈感受:看啦,无论你是走在大街上,还是置身于自己的阳台,看到的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真是一个爱花的国度,这是一种民族精神。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德国风情,还体会到一种民族精神——人人为我,为了人人。谁不爱这样的国家呢?体会感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科学安排插图的使用时机
  1.以插图为切入点,导入使用。如在教学《亲人》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插图,丰富想象。想象是人的生命,只要运用得当,有时插图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没有学生喜欢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学生喜爱的华丽词句,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课文,并且深入研究,单从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是不够的,突破的切入点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课文的插图上。但插图很简单,文中的“我”坐在船上读书。我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把图中的人物当成自己,设想着自己外出旅行,坐着轮船读着书行驶在宽阔的海面上,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跟同学抒发一下。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如同这无边无际的大海;学生的想象力被插上了翅膀,如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
  3.结合插图,突出重难点。课文内容,尤其是一些重难点,用语言讲,往往讲不清,而结合插图,重难点就变容易了,学生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课文《桥》配有一幅洪水肆虐中老汉圆瞪双眼从人群中揪出儿子的画面,对于理解文中“……老人凶得像个豹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老人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危而大义灭亲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的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
  4.总结课文时应用。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如教学《西门豹》一文时,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的神态各是怎样的?他们不同的神态说明了“河伯娶媳妇”是一件什么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西门豹是怎样的一个人?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锦上添花的方式,其作用不止于画面本身,它的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很好地利用好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它的作用,让课文插图走近孩子,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更美丽!
其他文献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拟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从五个方面谈谈具体做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生正处于数学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这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笔者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了一点认识,现与同行分享。  一、培
期刊
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要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感受快乐。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了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个性发展。 
期刊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指出:“课堂教学决不能只有科学探究一种方法,而应是多种方法优点的集合,只要学习过程以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交流、反思调整,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启发引导,使学生时刻处于一个气氛轻松活泼、思维活跃的学习过程中。下面结合化学教学谈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引课时的问题设置  如学习“氯气
期刊
弦长问题在高考题及模拟题中经常出现,从理论上讲,利用弦长公式就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中,除个别简单题(本文从略)外,直接利用弦长公式会使问题变得非常繁琐。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给出不同类型题目的解决策略。  一、两线段相等  类型Ⅰ:有相同端点的不共线线段  例1.(2005,孝感二模)  已知a=(x,0),b=(1,y),(a+ 2b)⊥(a- 2b)。  (1)求点P(x,y)的轨迹方程C
期刊
摘 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义不容辞地要求学生学好古典文化,尤其是要求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学习这些文言佳作,要让他们爱不释手地把玩这一颗颗璀灿的明珠,以达到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激趣 朗读 研讨 系统 美点追踪 迁移拓展  纵观各种版本各年级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内容是古诗文。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义不容辞地要求学生学好古典文化,尤其是要求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学习这些文言佳作,要
期刊
摘 要:中考政治学科推行开卷考试以来,试题特点为:覆盖面广,综合性、开放性越来越强,形式多样,卷面生动活泼,漫画图表图片题都有,涉及考点87个,试题大量运用时事材料作背景,体现了时代性及地方特色,以能力考查为目的,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对背景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概括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搞好中考复习。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构建起自然和谐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 师生 和谐 课堂 措施  “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善于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号召的那一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构建起自然和谐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期刊
初中阶段学科比较多,不同学科各有特点。但地理学科不同于其它的学科,它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事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因为许多地理事象存在的空间遥远又辽阔,时间发生得久远而漫长,这就给学生认知、理解及掌握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的非直观性。因此不少学生对之感觉乏味,以致厌学。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地理这门课,就必须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做好作业的评价,教师要转变观念,即从一个简单的评判者转变为一个指导者,对学生的作业给予适当的指导,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因为新课标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运用多元的评价尺度,不过分关注答案“正确”与否,利用多种评价策略,着重对学生作业的态度和创造性等给予评价。  一、分类评价,鼓励为主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式是赞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