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反推法教学小学应用题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解决有关应用题的策略主要是培养学生解题方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解题能力是我们当代数学老师的主要任务。小学应用题的数学知识具有多变性,很多小学生基础知识并不牢靠,缺乏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相关的解题技巧也不是十分了解,从而导致了教学困难。所以老师应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推法),以体悟反思为重点,加强灵活运用的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从而加强学生自身的解题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推法;学生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分值,所以学好应用题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一环。但是经研究发现,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比较欠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困难。所以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老师及时教授学生有效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对此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如何正确地判断使用反推法
  加強比较,老师可以先给出两道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判断,怎样的题目可以用反推法进行解答。在黑板上出示对比练习:1.一瓶可乐,原来有300毫升,一个学生喝了一半还剩150毫升,那么还剩多少没有喝?2.还是一瓶可乐,一个学生首先喝了50毫升,还剩下250毫升,问这瓶可乐本来有多少?再问学生,这两题哪一个可以使用反推法?学生回答道,第一题不适用,第二题可以。因为第一题是题目上已经给出了原来的净含量,要求现在的毫升;而第二题是这瓶可乐原来的净含量不知晓,喝了一部分,现在还剩这么多,故可用反推法。“反推”教学方式作为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特殊方式,通过特定的问题与已知条件而决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它的独特之处,常把它与“顺推”法作比较,而解题的思路也显而易见。通过这样的比较才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反推”问题的好处与思路,有利于学生建立解题起逆向思维的模式。“反推”一般用于特定的题型中去,一件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已知现在的结果,要追溯回原来的状态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学小学学生应用题解答的时候,要带领学生反复的审视题意,反复地梳理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并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在其中发现“反推”的特征,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反推”的教学价值。
  二、如何准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解题思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解题的方式有许多种,怎么才能找到“反推法”的题目,关键的一步是如何从已知条件和未知中找出解题的端倪。也就是运用分析、联想、探索等综合手段,把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知的内容,从而达到解题的策略。我们在教学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简简单单地做到效仿的程度,而是要深入理解“反推法”解题方式的内涵,能够灵活地运用到正确的应用题中去,并理解解决同一个问题不只局限于一种反推策略。面对一个问题有时我们快速地找到答案,这时就是考验学生反推能力的运用技能了。提升学生反推思想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灵活和创造性地应用“反推”的策略来解决实际相关的问题,是一个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老师可以分层次培养学生“反推”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分层的极值做出有效的强调,让学生拓展思维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属于自己的证明方式,建立正确的分层思路,帮助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方向,这样其才能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一个问题既可以用其它的方式进行解答,也可以用“反推”的方式进行解答。学生同时体验两种解法的不同,但学生已明显感觉到反推法的优越之处,以至于有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反推法比其它方法好。唯有如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锻炼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知识能力。
  三、小学数学运用反推法教学的效果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应用题解答的教学,讲究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小学数学解题方法简单而又复杂多变,教师习题教学时要条理清晰,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掌握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状况,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要严格尊重学生的数学能力,理解学生水平的不同差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同时要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大限度地突破自己的极限。往往在一些解题过程中,许多应用题看似并不难,可是里面包含的不确定条件忒多。因此,解答这些问题“反推法”是一个良好的解题思路,它既可以反着推看清题目的真正含义,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不仅可以运用于应用题,甚至选择题也同样适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在数学设置的关卡下冲破束缚。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应用题的多元化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数学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袁维托.例谈反推法的作用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4(11):37-38.
  [2]饶祖海,仝允桓.面向未来的研究反推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03):22-24.
其他文献
摘 要:“雅趣”课堂,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能力。此外,开展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扩展思维能力,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在“雅趣”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合作学习;“雅趣”课堂  “雅趣”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在目前小学阶段,语文识字、写字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对现在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识字已经不算一项任务,而是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提升小学生对生字识字更有效的学习,本篇针对小学生语文中段随文识字教学作出进一步探讨与分析,更好地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与技巧,浅谈更有效的中段识字教学,提升中段学生的创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中,学生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环境下,要求小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对此要做出有效的对策,设计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老师还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来帮助 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纠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自主学习的意思就是要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作为引导作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通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几个方面的分析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效率,进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发展。  关键字: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引言: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初中阶段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有效地教育改革和创新,因此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效率提升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实现行之有效的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对于英语整个教学大局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以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为核心,从情景教学设计,创造良好教学氛围;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有效英语教学;开展多元评价,提升英语教学活力三个方面展开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更好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
期刊
摘 要:如何在现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提升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成为新课改下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刻地把握课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进一步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逐步激发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力,辅助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就从笔者的教育经验出发,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做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效能;备课;分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属于数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基础。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唯有教授学生学习并养成数学思想,方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做出科学灵活运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数学思想的良好教学意识,基于数学思想方面,对学生做出科学正确引导,使其对数学知识做出学习理解与深刻记忆,以此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数学;有效渗透  引言:  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对初中教学提出更为严格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进,也随之产生了一种新的概念——学科素养。伴随着新概念的产生,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后的教学方式不再同于以往单纯的知识教学,而是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理解能力、学习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这些技能,教师需要积极的改进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促使学
期刊
摘 要:在学生课程安排中,数学一直都处于重要位置。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数学思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同样重要。但是,目前听障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面对问题也需要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听障学生;数学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数学这门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本身便具备更大的难度。再加上听障学生因为自身条件无法像普通学生那样更好地展开学习,所以在听障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由于家庭特殊原因和父母管教上的不重视,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和成长身心健康上受到很大的影响。部分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管教的疏忽,其多半是由奶奶、爷爷或者亲戚所扶养监管,学生因为年龄尚小,自控能力差,缺少关爱,普遍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针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按时工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促使其认真学习及按时完成家庭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部分农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