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诺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微循环的影响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微循环的改善及对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方法

将25只约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以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n=8)和赖诺普利治疗组(n=8, 20 mg·kg-1·d-1,8周),8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神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前列环素(6-keto-PGF1α)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CD34免疫组化法测定坐骨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比较。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出现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t=8.952、9.642,均P<0.05)和超微结构异常,伴有血浆NO、6-keto-PGF1α、t-PA、SOD水平降低,PAI-1及MDA水平升高(t=3.535~8.054,均P<0.05)。赖诺普利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糖尿病组显著提高(t=6.774、7.058,均P<0.05),电镜显示赖诺普利治疗组坐骨神经轴突和髓鞘萎缩、变性及毛细血管狭窄、闭塞等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糖尿病组相比,赖诺普利治疗组血浆NO、6-keto-PGF1α、t-PA、SOD显著升高而PAI-1、MDA明显降低(t=2.611~6.544,均P<0.05),促进神经内膜血管新生(t=6.868,P<0.05)。

结论

赖诺普利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异常,增加周围神经血流灌注量,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明确中国妊娠期血糖异常人群中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妊娠期血糖筛查并进行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妊娠妇女。以空腹血糖在5.5~10.0 mmol/L、OGTT试验2 h与0 h血糖差值小于4.6 mmol/L且HbA1c值小于8.0%作为筛选条件,对满足所有条件者进行GCK基因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围妊娠期小鼠胰岛β/α细胞量、细胞增殖、Survivin表达变化以及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INS-1干扰Survivin表达后催乳素刺激细胞增殖的变化,探讨Survivin与妊娠期胰岛细胞扩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57BL/6雌性小鼠非妊娠对照组(NP)和妊娠10.5、14.5、18.5 d(P10.5、P14.5、P18.5)、产后4、8 d(AP4、AP8)(每组各25只)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趋势作初步探索性研究,观察治疗期间β细胞功能受抑制的程度是否与治疗后β细胞功能的改善程度相关。方法选取2013年1月15日至3月2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9~13 d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治疗前、中、后空腹C肽(FCP)和精氨酸刺激后C肽水平的变化趋势,使用Pea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是一门严谨认真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枯燥乏味,导致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游戏不仅是休闲娱乐的方式,合理地利用游戏也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课堂相结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策略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