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男人 “老衲”实在看不懂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印度回来后,很多朋友还是问我同样的问题:女孩子去印度危险吗?我承认印度男人是比一般的人色一些,这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毕竟印度是个有着世界上唯一性庙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印度人还是很友善的,好人总比坏人多,自己多注意一下,印度还是很安全的。
  不知不觉从印度回来一个月了,这些天都感觉灵魂还在漫游中,只不过,作为走过南闯过北的大叔一枚,本人对于印度男人的很多奇葩习惯,还是一看震惊,二看新奇,三看依然不适应,至今仍“触目惊心”念念不忘。
  头上再顶个大“脑袋”
  印度民族宗教众多,光凭脸孔难以区分,但锡克族男子在茫茫人海中一望便知,因为他们装束独特:包头、蓄须,配上高大魁梧的身材,格外威武。
  锡克人在印度10亿人口中只占20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当年锡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个分支,后来在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在印度,身材最高大的是锡克人,公认长相最美丽的也是锡克人。高高的鼻梁和白皙的皮肤让很多锡克少女在选美比赛中脱颖而出,而包头、蓄须,再加上高大魁梧的身材,则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
  锡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着包头蓄发传统的锡克男子真有一股雄狮的派头。当地朋友称,锡克人包头的风俗和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有关。当时,有包头习惯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许其他教徒包头。但剽悍尚武的锡克教徒却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头以示抗议。有意思的是,现在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头,而锡克人却执著如故。
  由于终生不剪头发,而又要行动方便,成年锡克男子一般都将头发用布层层围起,绕成一个像“大磨盘”的头包。据称他们用的头布一般都有将近13米,绝对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当然晚上休息时,锡克人也要将包头布打开,并隔三差五地清洗长发。我就曾看见过一个打开头布的锡克老人,当时的感觉真是“白发三千丈”。
  包什么颜色的头布,锡克人一般没有强求,因人喜好而异。不少讲究的锡克人很会通盘考虑,往往将包头布与身上的服饰有机搭配起来:穿牛仔裤休闲装时用一种颜色,穿西服时换另外一种。由于印度政府充分尊重锡克教徒包头的习惯,因此锡克男人骑摩托车可以不戴头盔,参军也不用戴制式军帽,只要在包头布上别上军徽就行。
  点头不算摇头算
  在印度呆上一段,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印度人超喜欢摇脑袋,大家相互见面,脖子一歪、摇摇头、互动着递个眼神,表示友好和认可,有的人不仅头摇的幅度大、圈数也多,加上五官灵活丰富的表情,让人感觉既亲切又滑稽。
  后来,我学着他们的样子,每天无数次的微笑摇头递眼神的招呼着印度人,可咱摇摇就发晕,脖子也没人家灵活,不过,这倒可能是一个治颈椎病的好方法,怪不得印度人很少得颈椎病,也许他们从小练就的头顶神功和这摇头功就是秘诀所在。
  印度人的习惯和咱们是反的,点头表示“不同意”、“不是”、“不行”,摇头才算“是的”、“行”、“好的”、“可以”、“没问题”、“不错”,这样一路说下去,可想而知头会摇成什么样子,在汽车站、火车站等人们聚集的地方,一眼望去全在摇头,那是何等的壮观。
  在印度,如果你举起相机要把他们的亲和友善带回来,就先摇摇头吧。印度人看到东方面孔,也会远远的友善的摇着脑袋向你行注目礼了。在充斥着混合气体街摊小吃,他们会向你摇着头示意欢迎品尝。如果他摇头问你:“好吃吗?”你就摇摇头。有时看到印度指挥交通的警察也在摇头,我习惯性的以为是自己有麻烦了,其实不然,毕竟摇头在这里是“可以”的意思,走在印度街头,总能感受到他们特有的摇头礼。他们谈恋爱的时候也是频频摇头“你爱我吗?”摇头。这样的摇头私语,要是换成咱们国家的解释,麻烦可就大了。
  嚼根树枝洗刷刷
  印度,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也保留着印度人传统的生活习惯。在印度的清晨,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手持小木棍,难道要揍咱不成?
  在印度,无论富人穷人都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没像我那样掉链子的——四环素牙啊,简直就是年代的印记。为了治理下咱那四环素牙,我们决定去看看印度“牙医”。“牙医”很是厚道,递过来一根木棍,1卢比两支,才相当于人民币一毛多。我们选上一支,“牙医”瞬间削成小段。一根木棍反复在嘴里嚼毛了茬儿,没完没了的出来进去的洗刷刷,据说,这就是印度人牙齿洁白的秘诀。
  这种树枝的树种学名叫印楝树,它的树枝里的纤维十分丰富,好像牙刷的细毛,同时它又带有植物的清香,用起来就好像是一把“土牙刷”。据说用印楝树枝“刷牙”有十大好处: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能名目、润泽喉咙、唇无皱裂、增益声气、食不爽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鼓励在一些贫困国家使用“树枝牙刷”,据实验室研究,一些树枝牙刷的树木中含有可以保护牙齿的抗菌化合物。在牙膏和牙刷传入印度之前,印度人都是这么清理自己的口腔,即便是牙膏和牙刷普及后,现代的印度人依然有大量的人喜欢用树枝刷牙。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传统,而并非是买不起牙刷。
其他文献
2014年5月8日,瑞士国家旅游局在上海瑞士宏安大酒店举行“360°瑞士美景”媒体发布会,邀请中国游客全方位感受瑞士阿尔卑斯山之美。瑞士驻沪总领事馆代总领事安娜女士、瑞士国家旅游局中国区主任张自清先生、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李渊女士、瑞士交通系统/欧洲铁路公司大中华区代表田雨女士、有着丰富瑞士旅行体验的知名海派文化学者王勇博士,和来自上海及华东各大媒体的近40名记者,共同出席了活动。瑞士是著
期刊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以“文艺”为标签的南锣鼓巷也被数以万计的游客攻陷。我深深坚信,这同时挤满一条巷子的人山人海里,没有几个文艺青年。文艺青年都去哪儿了?今天T-CRASH原创音乐厂牌旗下的原创音乐组合Denwen和拖鞋,带你探寻最有腔调的文青坐标——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胡同,位于东城区,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南与箭厂胡同相通,北有两条支巷通安定门东大街。整条胡同长不过632米,最宽
期刊
有些旅行,为了看见未知的美丽;有些旅行,为了探寻遥远的秘境;有些旅行,为了满足味蕾的好奇;还有些旅行,是为了改变心跳的频率,发现真正的自己。  万鸟岛是鸟的王国,万鸟腾空,蔚为壮观。大小竹岛以竹得名,翠竹青青,在蓝天碧海间呈现出一片秀丽的江南景色。小黑山岛是蛇的王国,岛上繁衍生息着巨毒腹蛇一万多条,是我国第二大蛇岛。  长岛  与氧气美人石琳同行  初闻长岛,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欲登齐鲁大地,在好
期刊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成冰。”寒露过后,星空换季、天气干燥、地面的露水一天天变冷,这个时节食疗养生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美食既能打开老饕们挑剔的胃口,又能令身体顺应自然节气的变化,满足秋季润燥滋补的需求呢?重庆凯宾斯基酒店泰餐厅的泰式火锅为您揭开谜底。  穿过一道镂空雕花铁门步入酒店泰餐厅,数种香料味混合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香味来源于铁门左侧的玻璃房子,那里俨然是一个泰国香料博物馆,各种泰
期刊
关键词:印度&人文  推荐理由:提起印度,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葩国家。贫穷与富有,差异与冷漠,狂热与虔诚,艳丽与混沌,质朴与忧郁,杂乱与和谐,层出不穷的怪人怪事,屡见不鲜的怪思想、怪现象,无论是否理解它的文化,认同它的习俗,只要见一眼,永远都别想忘掉。所以在印度旅行旺季的到来之时,不妨去感受一下古印度的文化与人文。  推荐者:团子  推荐目的地:印度  参考文章:《奇葩印度 不思议王国》  关键
期刊
2014WTM上海遠景会议(WTM Vision Conference-Shanghai)于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是由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B2B旅游盛会--世界旅游交易会(World Travel Market,简称WTM)主办,是国际旅业高层论坛,吸引了100多位全球旅业高层齐聚一堂,并得到了各国驻华使馆与国内外旅游机构的大力支持。
期刊
澳洲总是在碰撞。无论是囚徒流放,还是淘金潮,从原住民的冲突,到世界移民的涌入,不同的文化总在交汇融合。人如此,自然也如此。  风吹浪打,全球变暖,把这块被称为地球最后的乐土打磨出五彩绚丽的颜色。  我就在旅途上听听看看,翻阅一下昨天,感受一下眼前。  “墨尔本人和悉尼人,就是两个生活闲逸的人,在互相较劲,谁更悠哉一点。”  我們的向导乔治来自北京,在墨尔本已经生活了近30载光阴,当他说出这席有些相
期刊
安达曼群岛位于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之间,是著名的海岛度假胜地。泰国南部极富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普吉岛就坐落于此。近年来随着泰国自由行游客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走进安达曼,开始泰国南部的深度游,在這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地区包括甲米、董里、攀牙湾等。为扩大中国华东地区旅游业者及媒体对安达曼区域旅游资源的了解,泰国国家旅游局特举办2014安达曼路演,邀请来自安达曼区域的15家优质酒店代表共聚华东,推出
期刊
V8 超级汽车赛  11月22日-11月24日  墨尔本菲利普岛  V8超级汽车赛是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巡回类赛车赛事,比赛按国际系列赛的方式进行且遵循国际汽车联合会(FIA)规则。V8 超级汽车本身以霍顿海军准将(Holden Commodore)和福特猎鹰(Ford Falcon),这两种澳大利亚最普及的载客汽车为参赛基本车型。  观光:墨尔本的菲利普岛每天都有“小企鹅”归巢的“表演”活动,这群生
期刊
1986年一部名叫《Out Of Africa》的电影,非洲那广阔壮美的大地,田园诗般的质朴生活,像是一幅幅画卷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今天走进非洲已成为众多驴友、摄友们必选的路线之一,尤其是每年七八月,随着非洲草原旱季的来临,数以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组成一支迁徙大军,开始了它们惊险刺激的“旅程”。  2014年的东非大草原上的“大迁徙”即将上演,你要一起启程吧。  功课篇  签证办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