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优化有道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心态学说创始人吴维库教授说:“告诉我你和谁在一起,我就知道你是谁。”“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同在一个办公室,大家的朋友圈却大相径庭。每个人和自己的朋友圈总是互相成就,优化你的朋友圈也就成了职场成长的必修课。这里的朋友圈不仅包括微信朋友圈,更是广义的人脉圈。

朋友圈的分层: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


  “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是《论语》中求学的四个层次,我们可以借用来作为朋友圈的四个层次。
  子曰:“可与共学,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一起走进师门,就是“共学”了;大家一起学习,目标却未必一致。这时就会发现:并非每个“可与共学”的人都“可与适道”;“适道”而能坚守道、矢志不渝,即“可与立”的人就更少了;能坚守道而又懂得权变,即“可与权”的人则是凤毛麟角。孔子是懂得权变的大师,“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懂得权变不迂腐,把握尺度不逾矩,所以他答应强盗的要求然后背叛盟约,之后却说:“要盟也,神不听。”即在强盗的要挟下做出的承诺没必要履行,这并不违背“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
  “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也可以是朋友圈的分层。人们需要每一个层次的朋友,因为知己有限,朋友可以很多。
  “可与共学”是朋友圈的基础层。
  人在职场,三教九流的朋友都需要。发小、邻居、同学、同事,有缘了,相聚了,这是上天赐给你的朋友,无论是否志同道合,他就在那里。工作中,无论甲方乙方,只求“和而不同”足矣。《文中子?礼乐》中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但人在职场,不可能和每个人都“以心相交,淡泊明志”。社会学认为,一个人的知己是有饱和度的,最多也就三到五人,在基础朋友圈中“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以情相交”有什么不好呢?只要做到“不逾矩”就行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不能要求所有朋友都成为知己。
  朋友圈的第二个层次是“可与适道”。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所以很多买卖是“一锤子买卖”,朋友也只停留在“可与共学”的层面。还有人说:“只有永恒的价值观,没有永恒的利益。”同样做买卖,谁不愿意和聊得来的人做呢?“可与适道”则沟通的成本降低了,哪怕作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惺惺相惜,正所谓“宁要狼一样的对手,不要猪一样的队友”。李云龙和楚云飞、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这样的朋友。当然,如果在同一个战壕里有“可与适道”的朋友就更好了。
  朋友圈的第三层是“可与立”,即坚守“道”的朋友,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这个“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知心朋友越来越少”的信息社会里,“损者三友”即逢迎谄媚的人、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花言巧语的人并非少数,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他们放在朋友圈的基础层和第二层即可;而“益者三友”即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越多越好,这是最能互相成就的圈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的气场就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那样的圣人也会赞叹“何陋之有?”
  朋友圈的最高层次是“可与权”,就是管鲍之交那样的心灵知己了。
  无论管仲做出多少“出格”的事,鲍叔牙都能理解。《管晏列传》中这样记载管仲对鲍叔牙的评价: “我从前穷困时,曾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我只顾多分利润,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婪,因他知道我这样做是因为贫穷;我曾经给鲍叔牙出谋划策,他却更加穷困,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而是归咎于自己时运不到;我曾经三次当官三次都被君主逐出门,鮑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出息,因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打了三次仗三次都败走,鲍叔牙不认为我怯懦,因他知道我是因为老母之故;公子纠失败,我的同事召忽为之而死,我却登上囚车忍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是无耻之徒,因他知道我不羞于小节,而是有耻于功名还未在天下显赫之故。生养我的是我的父母,真正了解我知我心思的人却是鲍叔牙啊!”
  对鲍叔牙的知遇之恩,管仲“恩将仇报”了一把,因为他了解鲍叔牙,更知道如何保护好这个知己。《吕氏春秋》中记载:管仲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却能在齐桓公时出任齐国的宰相,这正是鲍叔牙鼎力举荐的结果。然而,当管仲重病向齐桓公推荐继任者人选时,并没有拉老朋友一把。他对齐桓公说:“鲍叔牙为人,清白廉正,看待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与之为伍,偶一闻知别人的过失,便终生不忘,这样的人不适合担任宰相职务。”
  如同“佛陀拈花,伽叶微笑”,最高层次的朋友圈,可遇不可求,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优化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


  “无友不如己者”在《论语》中出现两次。千百年来,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理解如神仙打架,见仁见智,但随便拎出一条都可以受益无穷。

  首先,在“可与共学”的基础层,“无友不如己者”是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做到“君子和而不同”。
  无论工作与生活,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优化基础层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才能减少对立面,为前行减轻障碍。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损者三友……都是朋友的一部分。“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以情相交”就是分别在利、势、权、情上找到公约数 ,这不是虚情假意,而是佛家说的“和合”“慈悲”“悲悯众生”。觉真法师说:“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来解决。”在“可与共学”的基础层,“无友不如己者”何尝不是利用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觉真法师还给出了保护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的两大法宝:一是懂得保护别人的面子与尊重别人的缺陷;二是不要轻易考验人性。优化基础层的朋友圈,不是提升这个圈子的高度,也不是把层次不高的朋友踢出群,而是“心中有佛,眼里看到的都是佛”。   其次,在“可与适道”的第二层,“无友不如己者”是发现朋友的长处,不求全责备。于是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自己刀削不了自己把儿”的人比比皆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大有人在,“知易行难,光说不练”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人都可以放在朋友圈的第二层,他们是基础层中的能力升级版。优化这个层次的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主要是学习他们的长处。优化不是简单的拉黑,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网上一篇文章说:“抛开骗子的道德问题,仔细琢磨琢磨骗子,你会发现一个创业者能成功的所有的秘密都可以在骗子身上找到。”优化“可与适道”层面的朋友圈,就是向骗子学创新,然后在道德和法律层面过滤一遍。特别说明,笔者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骗子。
  再次,在“可与立”的第三层,“无友不如己者”是提高自己,并主动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朋友之间取长补短,互相成就。
  “可与立”层面是朋友圈的精华版,一方面要以“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精神为自己赋能,让自己配得上这个圈子,同时创造机会结交到优秀的人。如买一份保险,比物美价廉更重要的是结交一位优秀的保險规划师,通过业务学到更多保险方面的知识;在证券公司开户,比低交易佣金更重要的是结识一位优秀的客户经理,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找一位优秀的律师,不仅仅只因为一笔业务,更不因为合同结束就让律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找工作,老板和同事最好是“益者三友”;做业务,客户最好是良师益友。
  最后,在“可与权”的最高层次,“无友不如己者”,是充分信任朋友,像管鲍之交一样相信对方。
  优化这个层次的朋友圈,就是充分相信朋友,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让友谊升华。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如果鲍叔牙不是充分相信管仲,就会和普通人一样认为管仲“分财利多自与”是贪婪、“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是愚钝、“三仕三见逐于君”是无能、“三战三走”是怯懦,也就不可能理解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的雄心壮志,哪里还会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同样无条件相信鲍叔牙,才不惜背负世人的不解阻拦齐桓公让鲍叔牙继任宰相之位,因为他相信鲍叔牙一定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
  对“无友不如己者”,还有很多版本的翻译,不知如果孔子再世会做何感想。“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会成为谬误”,“无友不如己者”同样离不开“子曰”时的语境,孔子的本意也就成了千古迷局。幸运的是,也许孔子并没想太多,却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无论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都可以作为优化朋友圈之道。
  作者 辽宁第一时间广告有限公司 总经理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行业得到了新生。直播产业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受众提供了新的消费方式;网络主播的语言特色吸引着碎片化时代的人们,网络主播本身的“明星”效应也进一步促进粉丝经济的发展。闪烁的补光灯和一台摄像机、数个插着充电线的手机立在我的面前,在绚丽闪耀的补光灯与此起彼伏的呼号之下,我仿佛进入了一种幻境,这像是一个华丽、精彩而虚幻的选秀舞台,所有人都不知疲倦地鼓掌喝彩、放声大笑…
期刊
“学徒制”一词,起源于英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就发布了有关学徒制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传统学徒制主张“在操作中学习”,而现代学徒制则强调学和做,是将高职院校教学和企业实践进行充分结合,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检验进行有机结合,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等多个参与方,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企
期刊
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性文化组织,为避免文化意义上的同质化发展,必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社会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独具个性色彩的大学文化体系.大学文化的个性化养成要遵循教育生
在宜居城市和健康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已有的环境—行为—健康关系的研究主要从静态时空间的视角出发,探讨邻里环境要素与居民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者也经常被叫作人事行政专员,尤其是在一些传统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事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是相近的。人事行政人员是根据部门而定的,目前,许多企业已经把行政和人事两个职能部门进行合并。这样主要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可是合并后也会导致工作脱节。“人力资源部”的概念是在20世纪末从美国引入的,在此之前,我国企业中的人事管理部门叫人事部。人事部是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形式上进行管理的
期刊
提要:健康公平是当前联合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也是“健康中国”国策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聚焦社区养老设施这一重要健康资源,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比较分析上海
借助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脆弱性分析框架,以恩施州为例,从敏感性与适应性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定量测度,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脆弱性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出现,乡村地区成为可持续性转型研究的新焦点.乡村社区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企業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银行业和科技产业等领域,若员工突然自行离职,极易对经营管理和信息保密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故当涉密岗位的员工入职时,企业往往会与其约定保密条款以预防该情况的发生,其中一种形式就是脱密期协议。  由于脱密期制度时至今日尚未有明确的上位法规定,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抑或现实适用层面,常常会发生争议,各地裁审口径与司法判例均不尽相同,给实践中的用工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和不
期刊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老年群体出于追求身心健康的动机向环境更好的地方季节性流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类季节性退休移民被称之为“候鸟老人”.本文运用时空行为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