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著名作曲家陈钢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情是艺术永恒的话题,在中国有一首歌咏爱情的乐曲,可谓是家喻户晓甚至世界闻名,那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这首赞美爱情乐曲的人就像这首乐曲一样,浪漫而才华横溢。历经坎坷而坚贞不渝,其中一位就是著名作曲家陈钢。
  上海,陈钢生长的地方,一个现代化大都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但在这个上海男人眼里这些都只是它华丽的外表,在他心里真正的上海在交错的弄堂里,在风格各异的小洋楼里,在一排排梧桐树和他的记忆里。
  蝴蝶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蝴蝶的影子,从“庄周梦蝶”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蝴蝶在里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梁祝”中蝴蝶更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蝴蝶美丽却脆弱,它的生命绚烂却短暂。根据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国外被翻译为《蝴蝶情侣》。
  梁祝的诞生
  195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小提琴的何占豪,与丁芷诺、俞丽拿等人为了响应“民族化”、“群众化”……的口号组成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志在探索小提琴在演奏上的“民族风格”,尝试将民族乐器中的某些演奏手法运用在小提琴上,并颇为新鲜别致地改编了《二泉映月》《早天雷》和类似重奏的小《粱祝》,但这些出自几个小提琴学生的业余创作,毕竟无法更上一层楼,在小提琴上将交响乐、协奏曲中的“深度”、“力度”和“幅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在第二年的国庆10周年庆祝即临之际,以《梁祝》为题材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成为了大家寄予厚望的期待。就在这个时候,上海音乐学院的领导层,决定由作曲系的高材生陈钢与何占豪合作,共同完成这个献礼作品。
  初稿完成后,陈钢和何占豪通过试奏征求意见,那时曲中还没有“化蝶”的部分,只写到祝英台投坟殉情为止。奏毕,举座无语,一片寂静,大家因乐曲所传达出的无限悲恸而几乎窒息。就在这时,音乐学院领导人孟波提出,应该加入“化蝶”,因为作为爱情的一种升华,这样不仅能在音乐结构上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而且还在感情上为浪漫、坚贞的爱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孟波的这个提议,就为这首乐曲“点”了“睛”。
  接受了新的思路后,两个人又开始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和完善。1959年5月4日,在学校“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上,由何占豪和陈钢二人试奏了加入了“化蝶”的修改版。当时,何占豪拉小提琴,陈钢弹钢琴,虽显得有些粗糙,却能体味到每一个音符的真情。一曲奏完以后,陈钢赶着回去为曲子配器,而由何占豪代表他们两个人在台上发言。5月底,《粱祝》就要在“上海音乐舞蹈汇演”中正式首演了。
  地点变换到上海艺术剧场,当时18岁的俞丽拿站在舞台上,用她的琴声叙述着那凄美的爱情,时而缠绵,时而哭泣。而陈钢则揣着一颗紧张而激动的心,悄悄地躲在台侧。当指挥手中的指挥棒停止的那一刻,全场死寂。突然,掌声如雷鸣般响起,陈钢、何占豪和台下的观众都激动万分,热泪盈眶。那一刻,陈钢明白《梁祝》成功了,“蝴蝶”飞起来了。这首乐曲的成功除了优秀的创作之外,还有演奏者、指挥者和所有给予过这首作品意见和帮助的人的功劳;更不能忘记的是,流传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美丽传说,和多姿多彩的民歌、戏曲音乐所留给他们的遗产和赋予他们的灵感。
  初恋的墓志铭
  1959年的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陈钢从照片看见了一位让他无法抗拒的姑娘,经过别人的介绍,尽管两地相隔,他们很快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虽远隔千里,却有鸿雁传情,在陈钢创作最紧张的阶段也没有停止过。那个时候,陈钢创作的同时老觉得远方有一个人在注视着自己,有一种爱在遥遥地温暖着自己。带着心里对爱的渴望和对远方的思念,他的创作过程非常顺利。当姑娘从广播里得知《粱祝》成功时,喜悦顿上心头,她千里迢迢赶到上海为陈钢庆祝。见面的那一刹那,两个人的心激动得难以言喻。
  因为时代的原因,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女方家庭的反对。在那个年代,这种“超现实”的浪漫爱情,也就只能无奈地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了!在家庭和单位的重压下,火热而纯洁的爱情被裹上了一层霜冻,姑娘无望地离开了上诲。一年之后,从音乐学院毕业的陈钢怀着一丝期望,前往姑娘所在的城市去寻求最后的答案。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还是那个熟悉的公园,两个人相对无言,命运似乎已经给他们作出了最后的判决。姑娘默默地掏出一包石子送给陈钢,这些石子似乎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这时,公园里的广播传来一阵凄婉的音乐,不是别的,正是《梁祝》。陈钢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段音乐竟然会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气氛中,这样地响起来!这似乎是一种天意的昭示。而《梁祝》也成为了陈钢这一段初恋的预言录和基志铭。后来,姑娘嫁为人妇,陈钢在心里给她送去了深深的祝福。
  蝴蝶飞舞
  从1960年开始,中国指挥家曹鹏在苏联成功地演出了《梁祝》。当时,曾想从中国运送一只板鼓到苏联,可是由于时间紧迫,最后是从莫斯科的一家博物馆中借用了一只专供陈列用的板鼓。当时的演出轰动了整个莫斯科。后来这只美丽的“蝴蝶”又先后飞到了东南亚和欧美。
  1997年,在香港回归的第二天,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的碗形露天剧场,人头攒动。在这个70年没有华人登上过的舞台上响起了《梁祝》,第一个乐句奏响的时候场内掌声一片。那一刻,坐在嘉宾席里的陈钢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的《梁祝》已经超越了音乐,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中国走进新世纪的象征。而这一场晚会的名字就是“为中国喝彩”。
  玫瑰篇
  转眼即是2007年,2007年对于中国音乐来说是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在中国流行音乐诞生80周年之际,有一个不能不被提到的人,他就是陈钢的父亲,中国流行音乐最早的先驱之一,被称为“歌仙”的陈歌辛先生。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到处都飘扬着他创作的作品,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证,一个城市的影像。从《恭喜恭喜》《梦中人》《玫瑰玫瑰我爱你》《花样的年华》《苏州河边》《凤凰于飞》《永远的微笑》《蔷薇处处开》《夜上海》,到《不变的心》《初恋女》《渔家女》《小小洞房》……这些经典老歌都是出自陈歌辛之手。而在陈钢的心里对这些“老歌”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老歌”不老,青春永在。《玫瑰玫瑰我爱你》是陈歌辛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陈歌辛先生如同玫瑰一样,在坚持中怒放着自己的生命。
  “春”与“花”
  在陈钢的眼中,父亲在音乐方面某些领域的造诣,他永远都不可能达到;而父亲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更是自己望尘莫及的。这也是为什么陈钢一直都不涉足流行音乐的原因,他说,在流行音乐方面,父亲的创作是非常人所能为也!父亲写流行音乐,但也对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有很高的造诣。父亲也是一个全才,他不但是作曲家,还是诗人、学者、预言学家、乐队指挥和男中音歌唱家。
  父亲在音乐的创作上主要有两个主题:“春”和“花”。他一生写过很多盼春,迎春,颂春的歌曲,也写过很多和花有关的歌曲。这些经典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玫瑰玫瑰我爱你》。这首歌曲在上世纪50年代被译成英文传唱美国,它的英文演唱者弗兰克·莱恩一直以为这是一首美国歌,而在1951年,这首歌就登上了全美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由于当时不知道这首歌出自中国的陈歌辛,所以相传在美国有百万版税无人认领。后来,当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还开玩笑地说:“要是真领到了这笔钱,我就从美国买一架飞机捐给国家”。
  父与子,玫瑰与蝴蝶,音乐的理想就这样的飞翔和延续了下来。
其他文献
“啊!白云!黑土向你道歉!来到你门前!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青岛城阳一对老年夫妻闹离婚,丈夫在民警的“指导”下喊出了赵本山小品中这句经典台词,巧妙地化解这场矛盾。当天下午,城阳一对六旬夫妻因争吵闹着要离婚,妻子报警称遭遇丈夫的家庭暴力,民警上门巧规劝,使得老两口重归于好。  接报:六旬妻子称遭家暴   一天,城阳棘洪滩派出所接辖区王大娘电话报警。电话中,63岁的王大娘哭诉自己遭遇丈夫的“家庭
期刊
如今喜欢古玩的朋友越来越多,近日与藏友交谈之间,竟发现不少人因买了赝品而大叹其苦。这使我想起近日读到的两本好书。一是蔡国声的《古玩经眼录》(学林出版社),此书副题是“古玩鉴定五十讲”;另一本是《马未都说收藏》(中华书局),我读后大受启迪,在此推荐给爱好收藏的朋友们。  说到古玩,不少人对它颇有兴趣,却又感到学问太深奥。我家中此类藏书已有上百册,但不少书太专业,或讲得太玄乎。《古玩经眼录》的作者以实
期刊
残雪消融河边水,  杨柳微风,轻舞枝条美。  风筝追风线相随,  情侣牵手相依偎。  夕阳河面落余辉,  野鸭飞来,令君又陶醉。  蜿蜒曲径路迂回,  朦胧淡月夜暮归。    作者简介:木子,原名隋广文 ,男,1955年1月生人,1972年参军,曾在部队及地方政府做过党建及宣传工作。
期刊
     
期刊
清晨,在温州市区九山公园,一曲神秘的中东音乐、一串悦耳的叮当声、一群款款扭动腰肢的靓影,会不自觉地吸引着你循声而去。本以为是一群新潮前卫的少女在排练,走近了一看才知原来是50多岁的“老奶奶”们在跳舞,收腹摆手、扭胯送臀,激情热辣。印象中,肚皮舞本是年轻人的专利,没想到上了年纪的人也会跳这样的时尚舞步,而且还跳得这么漂亮,真让人惊讶。  数一数,人还不少呢,共有20多位肚皮舞爱好者,有一半是50岁以
期刊
我以我诗歌祖国,我以我诗颂人民。  我以我诗歌生活,我以我诗颂人生!    五绝·咏小草    雪冰施重压,  寒气冻其心。  一旦春风至,  枯身又绿茵。    五绝·自警    玉米儿时爱,  如今大米烦。  生活甜似蜜,  勿忘苦从前。    卜算子·咏松     目送旧春归,又盼新春到。  虽是寒冬瑞雪飞,犹有松姿俏。   冰压不弯腰,永葆常青貌。  待到山川翠绿时,身隐林中笑。
期刊
前几天,我们这下了一场小雨。都说春雨贵如油,这场及时雨比油更珍贵。雨后的天空少了许多弥漫的尘土,让人觉得舒坦。有了这场珍贵的春雨,故乡的新农村的农民一定高兴得不得了。而在我居住的小区里,那成群结队的鸟儿,一个个更是扯嗓子喊着唱着闹着,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惹得我也跟着它们疯了起来。因为我居住在一楼,窗前的两大簇迎春花,雨前才星星点点地开了几朵,有点无精打采。而雨后却是你绽我放,你香我艳,不到3天,就
期刊
母亲节将至,孩子为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带她妈妈逛街购物。孩子能有这份心情,作为父母自然打心里高兴。百事孝为先,任何父母不在意孩子为父母做什么,只要懂事,能理解父母为之付出就可以了。让孩子平平安安,这可能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心愿。孩子懂事孝顺,作为父亲,从基因学的角度看,有遗传基因,但我认为还不是全部。作为父亲的我,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实则做的很不到位。我1974年参军,1996年转业到地方工作。部队
期刊
陋室虽旧福利房,坐也安然,睡也安然;  每月领取养老金,吃也舒坦,穿也舒坦;  粗茶淡饭日三餐,荤也香甜,素也香甜;  悠闲静气坐桌前,书也翻翻,报也翻翻;  动笔写点小文章,用也坦然,退也坦然;  三五老友常相聚,心也陶然,情也陶然;  公园河边多转转,树也好看,水也好看;  走走动动勤锻炼,筋也舒畅,骨也舒畅;  知足随缘顺自然,健也乐观,病也乐观;  安分宽容少欲望,左也相安,右也相安;  
期刊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一直呈现“确诊容易、根治难”的局面,现行的治疗往往是“血压高了降血压,血脂高了清血脂,血管堵了做支架,支架不行就搭桥”。但还是避免不了突发心梗、中风,导致偏瘫,甚至死亡。   现在好了,香港药王医药集团投资1.8亿,从日本引进纳豆发酵高科技生产线和美国哈佛大学威廉博士的发酵专利,成功研制出药王纳豆(胶囊剂型),服用方便,起效快,不会引发出血,药效持续时间长。一粒药王纳豆中激酶的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