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恒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主题阐释;备课指导;教材分析;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52-08
  
  本册教材循着整套教材编写的大宗旨——以人和人的发展为本,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综合素养,纳入了六个文化主题单元:
  1.金色童年:快乐的儿时生活;
  2.自然之道:人与动物的和谐;
  3.人生哲理:思考着成长;
  4.行走四方:眼中的景象心中的人;
  5.科学精神:探究成就梦想;
  6.爱心永恒:追随远行的冰心。
  这些内容,将学生引入了不同的生活领域,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必须要面对的,而且要懂得如何去面对,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书相伴,一路远行,实现生命的价值,成就美好的人生。不同的生活领域,有着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行程。生活色彩缤纷,人生妙不可言。人生之道,因人而异,但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珍视生命;人生之道,因时而变,但不变的是以人为“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便是人道永恒。这是解读本册文本,也是解读整套课本,解读一切语文教育行为的一把钥匙。
  “文以载道”。凡为文,必有其意。世间找不到无意之文。没有任何意思、意义的文句、文章,只能是呓语。“文章千古事”是因为文章合时而作,有所为而作,因此,文章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犹如肌体与灵魂,灵与肉的结合,才是生命。没有精神,世间熙攘来去的,是行尸走肉么?没有肌体,不见人形,飘飘乎乎的都是魂灵么?刘勰说:丽附质也。这就是说形式与内容不可或离。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孔子谓之“文质彬彬”。
  文,必以载道而行天下;文,必以载道而行古今。
  问题在于,文以载道之“道”,决不是曾经长期强调的“政治思想”之道,更不是专制制度下的“治人之道”和伪道者的“欺人之道”。这个“道”,应该是“人道”,即以人为“人”之道。它所包含的是有益于人,有益于人生的一切内容和意义。读书的要义,便是悟出文中、书中的这个人生之道。
  
  一、各单元文化主题阐释、单元备课指要和教材分析例话
  
  本册各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文本具体内容的统领与灵魂,是每个单元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的核心。正确、恰切地把握各个文化主题的内涵,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师为教之先,必须把握整册教材的人文要义、各个单元文化主题的含义。整体解读,“成竹在胸”,才能数枝辨叶,才能有增删而不离散,有跳跃而不割断,创造性地开发文本资源。对教材内容有深层的理解,才能高屋建瓴,生发深刻的感悟,引发丰富的联想;才能在与学生同读共学中,有精准的话题,有密切的交流,有恰切的引领;才能有扎实、有效、灵活应变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 第一单元
  主题阐释
  第一组的文化主题是金色童年,所选的内容,视角不同,情趣各异,多侧面地反映了古今中外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
  孩童虽小,但他们来到世间,便是鲜活的生命,是一个有需求、有情趣、有心智、有活力的“人”。我们必须把小孩子当作“人”来看待。从这一点出发,对本单元主题的内涵,应有一个深层次的解读与思考:怎样的童年才是金色童年?怎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儿时生活?
  1.玩耍、游戏等等,是儿童最应当做的“正经事儿”。因为它们是儿童生命力的显现,是天赋的权利。忽视、无视,甚至限制、剥夺儿童玩耍的权利,就是轻视生命,压抑人的天性,就是“横下一条心,不让孩子长大”,或说,不让孩子正常、健康的长大。沈从文先生在《在私塾》一文中,曾说过这样的话:在私塾中,这人不逃学,老实规矩地念书,日诵《幼学琼林》两页半,温习字课十六个字,写影本两张,这人是有病,不能玩,才如此让先生折磨。若这人又无病,那就是呆子。父亲、先生用一些谎话,去注入到小孩脑中,使他在应当玩的年龄,便日思成圣成贤,这人虽无疾病,全身的血都已中毒了。若是心野不服管束,想方设法离开这势力,顾自走到外边去浪荡,这小孩的心,当是顶健全的心。细细想来,沈先生的话极有道理。试想一个孩子不想玩、不会玩、不能玩,那不就是一个病孩子、废孩子、呆孩子吗?失去了童年生活中的天性、活力和权利,便是生命的萎缩、病态和畸形,这样的童年只能是灰色的,这样的儿时生活只能是痛苦的。
  2.在儿时的生活中,要做什么,是儿童自己的事情,自有他们自己的天地、自己的意趣、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径、自己的心性。儿童的玩耍等等,是一件真正自由的事情,倘不自由,不依天性,一如带着镣铐跳舞,那必是又一种痛苦。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满眼都是新奇,处处都有神秘,一切都那么美丽,一切都那么有趣,随时都有做这做那的心思,随处都能遇到他们喜爱的东西,不管在哪里,都能随心所欲地达成他们要做点什么的目的。这种在儿时生活中任意张弛的心性和自由,是一种无比珍贵的东西,它是儿童生活快乐的真正的基因,甚至是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境地。这种全由心性、自由自在的玩,在儿时是“初界”,倘能保持这颗童心,便能抵达人生事业的“大界”。我们看到,不少大家,都是真正的玩家。马三立是相声界泰斗,集一生之大成就是三个字——“逗你玩”;数学大师陈省身,听到有一颗小行星用他的名字命名时,只说了声:“好玩。”谈艺、论学、做事业,持有一种儿时生活中随机而发的心性和自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荣辱所扰,虽是极投入、极专心的,也是缘性而为,是“玩”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享受。由此看来,儿时生活的自由心性,敢小视吗?
  3.孩子们所做的,虽是“儿戏”,但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却是极具智能、情意价值的。因为玩耍、游戏是儿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必要途径,是儿童增长体力、启迪智力、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学会生存技能的有效途径。儿童的玩耍、游戏,是一种全身心的活动:他们发现和捕捉玩的对象和内容,引发动机和兴趣,调动感官和心智,设计玩的程序和方法,实施与玩伴的交流与合作,尝试玩耍的失败与成功,克服困难,逾越障碍,体验种种感觉与情绪,因是顺随天性,并无功利,这种在身心极其自由状态下的活动,便能够专心投入,驰骋想象,调动体能,挥发心智,这实在是一种极好的人生演练,愈是爱玩、会玩的孩子,做起事情来,也是愈通灵、敏捷的。玩大的孩子往往有出息。
  在这一组教材中,若从这种对主题理解出发,就会发现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孩子们,他们儿时生活的内容尽管不同,但都有不能剥夺的权利、不容干涉的自由和不可低估的价值。
  单元备课指要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实现这一文化主题的教育意义,要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原原本本地读课文,再现书中人物玩耍、游戏、活动的情景,愈真切、愈鲜活,也就愈好。
  第二、悉心体验书中人物的心态、心绪、心情、心境,感受他们何以这样自由和欢乐,引发学生心中的欣羡与向往,激活他们拥有、珍惜、追求金色童年、快乐生活的权利、意识,愈清醒、愈强烈,也就愈好。
  第三、调动学生自己童年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去和书中的人物交流、碰撞,抒发自己的心声。
  第四、读书是对实际生活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审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让他们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童年生活的快乐,为今后的成长打好底色。
  具体的教学建议
  1.搜集与本单元相关联的文章、诗词,包括相关的言论、资料,并回忆学过的课文,如《自己去吧》《壮哉,少年游》等,连同本组的课文、阅读链接、综合学习等,一并交与学生通读一遍。
  2.在分别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捕捉阅读中的“感受点”:
  《宿新市徐公店》中,感受儿童“急走”和“无处寻”时的心情神态;
  《清平乐》中,感受“小儿”“卧剥莲蓬”时的情态;
  《天窗》中,感受小小“天窗”何以那样“神奇”;
  《快乐的足球赛》中,感受“足球史上也一定难找”的“快乐”;
  《芦叶船》中,感受折制、放流芦叶船的意趣和情思;
  《女孩儿乌塔》中,感受乌塔的形象、作为以及她和中国孩子们的不同之处。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自己感受的支点,并尽量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3.本组的习作《童年趣事》,教学中,可以灵活宽泛一些,只要能围绕“童年生活”去写,各样的内容,各种的体验,或喜或乐,或烦或忧,任由抒发。
  ● 第二单元
  主题阐释
  第二组的文化主题是自然之道,所选的内容都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这一主题。
  1.悉心了解和认识身边的、自然界中的动物。动物和人类同处蓝天之下,共居一个家园,当是彼此了解、相互熟悉,这是处好人与动物关系的第一步。天地万物,人是认识的主体,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应接外物、认识自然。也只有在对动物有了直接的、真切地认识之后,才有因熟悉、了解而产生的态度与情感。课文《我们家的小猫》中,先是有了对猫的观察、了解,才有了作者对猫的喜爱;《小狮子爱尔莎》中,作者与爱尔莎感情至深地生活了三年,为什么终究要将它放归自然呢?《自然之道》中,人的过错又在哪里呢?面对动物,首先要有探索与研究的眼光和精神,这是“人”的天性与使命。
  2.真心喜爱和爱护动物。动物来到这个世界,与人一样,是天地的造化。他们同样有鲜活的生命,有生存的权利,有应有的乐园。动物也是大自然里不可或缺的主人,与无生命的山水土地、空气阳光、风霜雨雪、各类元素,与有生命的花草树木,共同维系着地球的生存,保持着自然界的平衡,人虽是万物之灵,但没有这一切,也便没有人类自己。即便纯然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也应该对动物保持一种喜爱与呵护。这是处好人与动物关系的关键。人对动物的爱,既是真诚的,又是理智的。
  3.作为认识的主体,人对动物的了解与研究,极大地启迪了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人对动物的真爱,极大的涵养了“人”的人性。爱是人类的本源,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诞生于爱的心性与行为;爱是人类的护神,因为人类的爱心,抗击并战胜了摧残生命的丑恶与罪行。如果人类对一切生命都施以爱心,不管这生命是多么弱小,都是人性本身的一种涵养与升华。有一篇文章言及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之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爱护动物,敬畏生命,实则是在培植人自身的爱心,是“人道”的张扬,代代人皆能如此,便是“人道永恒”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单元备课指要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实现文化主题的教育意义,要注意把握以下五点:
  第一,熟练诵读,掌握每篇课文所记叙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转述或复述。
  第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和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第三,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认识、探索动物生态、习性及奥秘的兴趣,培植学生对动物及一切生命的爱心。
  第四,引领学生了解、感受动物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善待动物的态度与行为。
  具体的教学建议
  1.通读本单元的全部内容。
  2.读《我们家的猫》,感受两点:一是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逗人爱”,能从语言文字上找出依据。二是作者在字里行间透出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更多地表现在作者对猫的种种习性的熟悉和欣赏上)。读《树上的鞋》,要以“我”的“鞋子”为纽结,了解“我”和“鸟”各自的表现,体会人对鸟的怜爱。《老人和鸟》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情感浓郁,语言优美,要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人与鸟之间的情感。《小狮子爱尔莎》与《自然之道》都表现了人对野生动物的爱与保护,但从正反两个角度分别揭示了这样的道理:遵从自然之道,是对动物最为理智的爱护。
  3.本单元的阅读链接,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展示了人与动物的关系。这已经超出了人对某些动物具体的行为关系,是把自远古时代至今人对动物的认识、情感升华为一种文化意识,凝炼为一种精神象征,已经完全是人类自身的文化行为了。从中可看出人类文化的进步总是得益于自然对人的影响与启迪。本次链接的三个点,为学生打开了认识动物的新视角,可借助更为丰富的资料,更多的了解动物世界,从动物身上受到更多的启示,目的还在于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
  4.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话题,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转换角度、更换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学会辩理。
  ●第三单元
  主题阐释
  第三组的文化主题是人生哲理,意即在人生的路上,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心智明澈,要多做思考,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才能使人生健康。本单元的主题,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1.人的成长,除了肌体、器官的发育,其主要标志是心智的发展。心智发展的首要,是必须要使自己的心胸阔大、视野宽广。一个孩子没有视野,心中自是浑沌一片。一旦心扉随之打开,进入眼睛的东西日益多了起来,寻觅的范围也渐渐大了起来,那颗心的张力日渐强劲,渴望看到更大的世界,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心是关不住的,是锁不住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就要给他一个无限的空间,给他一个无比广大的心的世界。因为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开拓视野,应接万物,才能思接千载,心如广宇。
  2.人的成长,要有志向。志向高远,才能有强烈的动机、清晰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抵御一个又一个的诱惑;才能超越习惯,挣脱束缚,排除杂念,甩却烦忧,一路轻快前行。就像那条唱着歌儿的小溪流,总是新鲜着、快乐着、玩耍着、跳跃着,不知疲倦地奔流,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不断前进,也就不断使自己丰满、强壮,最终有了海洋的广阔和伟力,达到了生命不息的永恒。
  3.人的成长,除了志向燃起的热情、目标激励的意志,还要有明澈的心智、冷静的思考。人是思考着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歧途,也有迷雾;有安逸,也有捷径;有眼前的利益,也有瞬时的享乐;有行有止,有进有退,有留有舍,有索取,也有给予。人生没有预设的坦途,没有照抄的摹本,每一步前行,都必须辨识脚下的路径;每一个举止,都必须思考面对的疑问。
  有广阔的心田、高远的志向、明敏的思考,才会有健康、向上的成长,这是本组的几篇课文以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材,揭示出的人生哲理,也是“人生之道”的重要义理。
  单元备课指要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实现文化主题的教育意义,要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本单元体裁多样,有诗歌,有儿童散文,有故事描述,都要求熟读,熟知每篇课文的内容。
  第二,在理解生活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一个怎样的观点和道理。
  第三,要注意引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印证文中所含的道理,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指南。
  第四,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爱思考、多思考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孩子们的生活逐步增添理性的因素。
  具体的教学建议
  1.在通读本组全部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感悟每篇课文包含的道理。
  《锁不住的心》,诗句表达的是一个孩子,也是许多孩子的心声。这个心声表明了一个道理的两个方面。一是孩子们的心是锁不住的,“心”力所及,超越时空:无论大地、海洋还是天空,呼吁父母不要再做这样的“蠢事”。二是既然如此,就不如打开锁链,解除禁锢,让孩子投入社会、投入自然,因为世界的确“也是一本书”,而且是更多彩、更生动的一本必读的“无字之书”。
  《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散文体的童话,情趣盎然,语言优美。课文须读熟,了解小溪流是怎样长大的,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呢?
  《成长》中的约翰给“我”留下了两个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一是他到面包房来买意大利香肠,“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二是他挨家挨户送报纸,每月可拿到“八十元”,圣诞节“可以拿一百元以上”。于是,“钱”就有了最本质的意义:劳动和节俭。
  《差别》显示了两个人做事的差别:一个总是“跑者”做,一个则是思考着做。“薪水”的差别,是思考的价值。
  有哲人讲,人生最难的事情是选择。而《给予的故事》讲的却是生与死的抉择。古人讲“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思考的最高境界——哲学的思考。然而,这种思考却必须遵从一个人生重要的道德标准:是索取,还是给予?
  2.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联想随手记下来,也可以追记整理课上同学们讨论中发表的见解,再从自己的生活中找些实例来印证,即可成为一篇有观点有实例的小文章。写自己成长的故事,要渗透一点理性的思考。
  3.搜集一些含有人生哲理的短文、寓言、漫画等,扩展阅读的数量。
  ●第四单元
  主题阐释
  第四组的文化主题是行走四方。教材选取的几篇课文,分别描绘了人文的、自然的、乡域的景色、景观和景象。本单元的主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感悟。
  1.眼中风景如画、风光奇异,人在其中,赏心悦目,自然会有许多的观感:或欣赏,或陶醉,或引发无限情趣,或陡生诗情画意。作者描绘所见到的美丽风光和乡域风情,表现了作者行走四方、觅奇揽胜的生活情趣和开阔视野,也抒发了作者对美景、奇观及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的赞美与喜爱。
  所以,读这些带着色彩、带着阳光、带着润湿的文字,是在读作者这个人——人在四方的身影、足迹,捕捉美的眼光和为美而陶醉的情怀。
  2.随着作者的脚步,踏上水乡,游览水城,看到的不仅是当地的景色风光,更有在特定环境下生生不息的人。他们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在那里栖息、劳作、交往,与当地的环境相融的是那样和谐,他们的起居行止中鸣奏着一种欢快而充实的节拍。
  所以,不管是东方的水乡,还是西方的水城,不管是摇“一手好橹”的水乡儿童,还是“操纵自如”的水城船夫,他们各有风情,都是融在景中的人,有了他们,才有了景中的生机。
  单元备课指要
  从对单元主题的这种理解出发,注意把握以下五点:
  第一,通过熟练的诵读,具体了解文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景象及风土人情。
  第二,捕捉在阅读中获得的印象与感受,并从文中找出文字上的依据。
  第三,体会作者的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第四,领悟人与景、人与物、人与环境的融合和谐,感受特有的乡域风情。
  第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开阔视野、行走四方的意趣,开拓生活的空间,丰富生活的内容,提升生活的审美价值。
  具体的教学建议
  1.本组教材题材多样,有人文景观,有自然风光,还有乡域风情,视野宽,跨度大,要让学生借助相关的各种资料获得感性的直观的印象,再通过阅读语言文字,对作者笔下的描绘有鲜明、真切的再现。
  2.各篇课文应把握的要点。
  《颐和园》,重在描绘景色的美丽。可依照作者的空间视角,依次体会“美丽”的具体景色。教学中应以朗读为重。
  《东北大森林》是写森林景色的奇妙。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的,四季之中,各有妙趣,要在朗读中悉心体会。
  《海市蜃楼》是写戈壁瀚海的神秘景观,景观的最大特点是“虚幻”,因为虚幻,所以景物缥缈游移,忽隐忽现,从而让人感到神秘。朗读时要紧紧把握住这种感觉。
  《水乡行》是一首语言很有特色的小诗,这种语言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水乡的人们家家户户忙插秧的劳动生活。水乡的景色是美的,水乡的人们是勤劳的。这便是水乡行的印象。
  《威尼斯小艇》是叙写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风土人情的。这种异域风情集中在威尼斯人的小艇上。正是这种样子奇特、行驶轻快、灵活的小艇,承载着威尼斯人的生活——忙碌、欢乐、祥和、充实,那特有的生活旋律,一如这小艇快捷自如的行驶,舒美而流畅。当“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时,威尼斯人生活的进行曲也结束了那甜甜的尾声,“古老的威尼斯”沉沉的入睡了。
  3.本组的阅读链接《行走四方》、口语交际《我多想去看看》、习作《我在画中游》,都围绕单元主题,意在引发学生觅奇揽胜的志趣,他们的脚步现在还可能行之不远,但在他们的心里植入一点行走天下的向往意识,孕育一份阔大广博的人生情怀,秉持一种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当是终生受益的,因为经历是一种文化,阅历是一笔财富。
  ●第五单元
  主题阐释
  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科学精神,编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将学生引入了神妙的科学世界。对这一主题,有四个层次的理解。
  1.相信科学。这是科学精神的第一层含义。无数的科学成就证明,科学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成就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将最终把人类推向理想的生活境界。
  2.敢于幻想。这是科学精神的第二层含义。幻想是人类认识自然、改善生存条件的强烈意识。幻想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科幻文学,无不显示了人类极大的想象力,科学进步就是将幻想一一变为现实的过程。
  3.勤于探究。这是科学精神的第三层含义。人类永远不会停留在美妙的幻想上。幻想诱发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未知领域的探究。探究奥秘、发现规律,是将幻想变为现实的重要环节。
  4.坚持真理。求真,求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内核。一旦失真,科学就变成了迷信;一旦放弃了真理,科学就变成了权杖下的奴隶。古今中外真正持有科学精神的人,是真的勇士,是真的巨人,他们为了求得真理,捍卫真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包括宝贵的生命。
  引领学生学习这一单元,就是培植学生的科学精神。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一、通读单元的全部内容,了解每篇课文的具体内容,能够转述或复述。
  第二、提供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与联想。
  第四、注意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成就的伟大与神奇,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奥秘,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具体的教学建议
  1.把握每篇课文内容的要点。
  《向卫星求救》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救援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人在忧虑、期盼、欣幸的感情波折中,感受到人造卫星的确是人的救星和福星。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翔实地记叙了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把人的视角拉到神秘的太空,让人感到新鲜、奇妙。通过阅读语言文字而获得的这种从未有过的感受,不能不为人类的智慧而感到骄傲,不能不赞叹科学创造的奇迹。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神奇的假设,使人神思飞扬,而这种幻想又有着科学现实的例证,从而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幻想,勇于探索,任何幻想都可能变成科学创造的奇迹。
  《蝴蝶的家》,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以孩子的口吻,讲述着一个孩子常常萦绕在心头的问题: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课文中,“我”的心思是那样的细密,“我”的心情是那样急切,“我”的关怀是那样真挚,就是在这颗纯净善良的童心里,我们发现了一粒萌生在情感土壤里的探究未知的种子。探索是善良绽出的花,科学是探索结出的果。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向我们揭示了科学精神的真谛:不唯书,不唯上,不盲从,坚持求真、求实,科学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
  2.本组的课文所展示的虽然是科学领域的内容,但内容具体,视角奇特,事例生动,语言优美,文思流畅,读来琅琅上口,引人入胜,既有情感的浸染,又有智慧的启迪,既能激发想象,又能激励志趣,是难得的一组文学性很强的科学启蒙教材。教学时,要强化朗读、诵读,语感既得,感悟就在其中了。
  3.本组的阅读链接,专门介绍了诺贝尔的生平与他杰出的贡献,教学时,可以“科学家与科学精神”为旨,扩展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范围。
  4.本组的口语交际意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身边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体验无处不在的科学,感受科学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与改良。教学前,要让学生搜集一些实例,或亲自做些尝试,结束后可编辑《生活小窍门集锦》等。
  ●第六单元
  主题阐释
  这组教材是继五册“安徒生和他的童话”之后又一个专设的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单元。文学单元的设计,意在强化语文课本的文学性。
  “文学即人学”,“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人生是离不开文学的,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文学对人的感染与熏陶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学改变人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语文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就必须使教材更多的具有文学的色彩与光辉。
  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学会读文学作品。读文学作品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既读作品又读作家。“文如其人”,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家优秀的代表作,总是透射出作家本身人性的光辉,作家与其作品,相互映衬,是孩子既学语文又学做人的最好典范。
  本单元选定的作家是冰心,是永远的冰心,因为她的爱心永驻。这是本单元的主题。
  冰心老人走了,但她把爱溶在作品里,留在了世间,留给了我们,留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冰心是撒播爱的使者。我们愿孩子们追随远行的冰心。
  本组教材所选的课文,表现了冰心爱的诸多内涵。
  冰心爱生命。她对孩子们说,“你的脚边,一朵小小的黄花。我们大家绕着它走,别踩了这朵花。”
  冰心爱生活。在她眼里,童年吹起的肥皂泡“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因为“目送着她,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希望……”她在海边“看潮起潮落”,“童稚的心感受到了大海的亲切与伟大”。她和水兵做朋友,她和打鱼人聊天。她所熟悉的大海、营房、炮台是她童年生活的大舞台,每每回忆,总是“感情依依”。即使在她离去的时候,与她相伴的也是海浪的涛声、海鸥的鸣叫和红色的玫瑰,她“看淡生死”,是因为她的生命在她所爱的生活中永存。
  冰心爱孩子。这是她一生最深厚、最专注、最恒久的爱。她对孩子们说:“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她总是爱看孩子们“闹嚷嚷的”“一群接着一群的”飞涌,就像“关不住的小天使”,在她的眼里,孩子们是旺开着的花儿。她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把孩子们视为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春天。
  冰心的爱是博大的。
  单元备课指要及建议
  引领学生解读本单元的内容,须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通读全部内容,搜集关于冰心的资料及自己喜爱的冰心其他作品,谈谈对冰心的印象,引导学生感受冰心老人身上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
  第二,把握每篇课文的内涵。
  《别踩了这朵花》,写冰心敬畏生命,尽管是“一朵小小黄花”,但它“勇敢”,“不怕行人的脚步”,“也不怕来往的大车”;写冰心热爱生命,生怕不小心“把小黄花的生机断送”,这些话说给孩子们,是让生命关照生命,冰心要呵护孩子们心中“善”的根。
  《再寄小读者》,表现冰心一颗挚爱孩子们的心,她在向孩子们倾吐自己的心声:“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十年消息上心来”,冰心夜不能安睡,涌上心来的是三十多年给孩子们写通讯,决心再给他们写通讯;冰心幸福着孩子们的幸福,满心是“明月”、“东风”、“朝阳”,乃至“鼻子有点发辣,眼睛里有点发酸”。孩子们是懂得这位老人的心的。
  《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冰心把孩子们看成是春天的使者,抑或就是春天的化身!
  《肥皂泡》和《大舞台》,反映了冰心儿时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冰心对生活的热爱,不论是小小的肥皂泡,还是亲切与伟大的大海。她爱生活的圆满、生活的透明、生活的美丽,心中总是充满“快乐、骄傲、希望……”。
  《送别冰心》,没有“肃穆的黑色”,“没有低回的哀乐”,但百年冰心还是远行了,所以还是有泪水,有哀怨的箫声、涛声和海鸥的低鸣,当然还有送老人远行时那无尽的思绪: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手迹,也是冰心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
  ——一方蓝底白碎花的头巾。这是冰心生前最喜爱的东西,是一种质朴和素雅。
  ——涛声相伴,玫瑰满堂。这是冰心百年生活的温馨。
  ——一副慈祥的面容。捧读冰心留给我们的作品,每一页都会映现出冰心面对人生那永恒的笑容。
  第三、整理阅读冰心的感受、心得与联想,以《百年冰心》为题,开展活动。
  ●教材分析例话
  面对《女孩儿乌塔》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德国女孩儿——乌塔。
  在古人笔下,我们看到了儿童追寻飞入菜花的黄蝶时那瞬间的动人神态和小儿“溪头卧剥莲蓬”的那份儿慵懒与怡然,他们是自在和快乐的。
  在《快乐的足球赛》中,一群孩子玩得那样疯野、忘形和痛快淋漓;而那一只只精巧的芦叶船,则载着孩子们的情思,飘向他们难以企及的长江和东海;孩子们是难以被关住的,但却往往被关住,可他们的心儿是关不住的,一个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慰藉和神思……我们惊羡孩子们追求快乐与自由的那份韧劲儿与执著时,也有一声无奈的叹息。但,尽管这样,他们依然是快乐的,只要有可能,他们总是让自己快乐。在这些篇章里,我们见到了数千年来特有的中国式的孩子们玩耍、游戏的权利、自由和价值,是在一个不那么大的天地里让人珍视的金色童年和儿时的快乐生活。
  然而,《女孩儿乌塔》不同了。
  乌塔印象(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儿呢?):
  美丽,可爱。十二岁的年龄,一头金发,穿上黑色的T恤、牛仔裤,蹬上一双白球鞋,一个精神气儿十足的小小旅行者。
  热情,爽朗。“一边”和“我”打招呼,“一边”穿衣、取水,还告诉我应该到超市去买水,因为“罗马很热”,而且“街上小摊儿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晚上再见面,又“热情地问我玩儿得怎样”,听说“我”旅居德国,就“高兴”地大叫“我就是德国人!”亲切中透出几分自豪。
  还有,乌塔的胆气和本领,这应该是溶在血液里的一个民族独立、自主的精神。十二岁的女孩儿,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为了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三年”,不但读了“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而且“每个周末”都自己挣一些钱,尽管“只够一半”,也已经让人感到惊讶了;她平时“也单独出去玩儿”,是因为有自己喜欢看的东西;她出门前,“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她都知道该做些什么,让自己安全,让家人放心;她带着“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她说就像“教师在带着我玩儿”。这些,诚如作者所言,“如果不是亲自碰见”是“绝不相信”的,因此,“我”不仅有惊讶,而且有疑虑。
  惊讶和疑虑是双向的:“中国的孩子们也这样旅游吗?”“爱他们,为什么就不让他们单独出门?”“那中国的孩子们缺少很多乐趣吧?”
  就这样,双方的惊讶和疑虑发生了碰撞。这是两种文化的碰撞。编者在文后设计了两个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应该说是很精当、也很精妙的。
  “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儿?”读读文章就知道了。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乌塔提出的问题。”好!可怎样来回答呢?
  对乌塔的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一时语塞”“想了好一会儿”才告诉她呢?但乌塔“很不满意”,而且有“反驳”,怎样理解乌塔的反驳呢?
  对乌塔的第二个问题,“我只好笑笑”,说了一些原因,而乌塔”埋头想了好一阵儿”,她想什么呢?
  对乌塔的第三个问题,“我”说中国的孩子们“也很快乐”,乌塔认为这样“认识世界总不完美”,不完美,缺失了什么呢?
  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将会怎样回答这三个问题。但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两种文化的碰撞中,“我”确有些尴尬、躲闪甚至有些胆怯了——面对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儿。
  那么,作为教师,又该有怎样的思考呢?
  1.中国文化中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但又说“游必有方”,而且也有《壮哉,少年游》中李白、苏轼、徐霞客等古例。可见,传统文化中,中国人也讲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但是,现在中国的孩子是不大可能像乌塔这样独自一人出门远游的,更谈不上要自己劳动挣钱交付一半的费用——可不要小看这“一半”,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独立的支点;同时,现在中国的孩子也没有应对独自出游的那些能力。原因是什么?是“我”所说的“宝贝”和父母的“爱”吗?乌塔对此已有反驳。
  2.“宝贝”和“爱”的不同文化渊源。乌塔的父母爱孩子,是把她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独立的“人”来看待的,愈是爱他们,就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权的独立性。中国父母的爱则不同了。我们的文化积淀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这样厚重的传统意识,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爱他们实质上是爱自己,当然也就“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了,如有不测,自己的这块“肉”就白掉了。
  3.追黄蝶、剥莲蓬、有一方天窗、踢一踢足球、放流一只小小的芦叶船,的确是一种童年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近几年似乎也是极为难得、弥足珍贵的了,这几乎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底线,这可以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感言得到证实。中国孩子的这种快乐,乌塔们也有,但乌塔所有的那种“快乐”、“乐趣”,中国的孩子们是缺少的。乌塔的“乐趣”更大、更丰富、更宝贵,在这种“乐趣”里,他们将从这种乐趣中,获得将来面对生存、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本领。当然,让孩子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怕是很遥远的事情,但让孩子们在校园内外、广场公园、村头田间酣畅的玩耍、游戏,也是一种“人道”之爱呢!
  解读《女孩儿乌塔》,并不是要我们的父母不顾现实生活的情况与条件,硬要我们的孩子像乌塔这样出行远游,而是要有一种文化自省的意识,面对传统文化,要自省失落了什么,面对西方文化,要自省文化的差异、乃至冲突是什么。归结到孩子们要面对“应该有怎样的童年生活”这样一个问题时,父母、教师都应该懂得:孩子们的独立人格是需要尊重的;孩子们爱玩的天性是需要保护的;孩子们将来要独立生活,要经受困苦,要成就人生,既然我们注定不能替代他们生存,那就让他们在金色的童年、快乐的儿时生活中,尽早地学会生活。
  读《自然之道》
  文章讲述了一个既让人慨叹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一行七人,想实地考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这便是人类能动地了解、认识动物的良好动机。但是,这个认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过错,过错的后果往往会很严重,常常令人追悔莫及。而导致过错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对动物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二是人对动物的感情有时会干扰人的理智。
  “我们”知道太平洋绿龟及其幼龟的体重是多少,知道幼龟离巢的时间,也知道幼龟在爬向大海的途中有生命危险。仅此而已。他们不知道,幼龟离巢的行动还具有“社会性”,还有保护种群的“防卫措施”,当然这是亿万年演变进化的适应生存的本能:“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是一种“侦察”行为,“一旦遇到危险,它便返回龟巢”;如果那只幼龟安然入海,龟群就倾巢而出。“我们”的过错就产生于“我们”不知道这一点。
  当探出头来的那只幼龟遇到不测,“一只嘲鹰突兀而来”,“用尖嘴猛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出龟穴时,“我们”动了感情,而且以情用事,让向导“驱走了那只嘲鹰”,“幼龟脱险了”,于是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争先恐后”“鱼贯而出”,却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物。
  “天哪!”
  “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这真是令人慨叹的无知之为。
  爱动物,爱护动物,是对的。老舍家的猫那么“淘气”,“我从来不打他”,“看它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这是喜爱。《树上的鞋》中,金波先生描写了一个孩子对雏鸟的救助,这是怜爱。《老人和鸟》是一篇童话,抒写了感人至深的人与鸟的生死之爱。这些爱,纯真、浓烈,正是这种爱,培植着人类敬畏生命、至真至美的善良。而在《小狮子爱尔莎》中,则表现了“我”对爱尔莎那种又深切又理智的爱。
  所以,在文中的最后,向导发出了一声长叹:“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自然之道”。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一是取决于人对动物不断加深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他们的生态与习性,探索他们身上至今尚不为人类知晓的一切;二是永远深爱动物,敬畏和保护一切生命;三是认识与情感的互补,秉持“自然之道”,爱得深切,爱得理智。
  
  二、返璞归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进入课改后,小学语文教育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欠缺对教材的整体性把握;欠缺对教材的创造性开发利用;语文学习付出的成本大,收效小;语文教育行为欠缺理性思考,多停留在具体方法的操作层面上……语文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理念的指导作用,需要更大程度上的返璞归真,以求更扎实、更简捷、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教育要有文化思考
  先进文化的核心是自由精神。汪增祺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有人问西南联大为什么在八年的时间里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比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三十年的还要多?思考良久,答曰:“自由。”我们真的要在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上有所辨识、有所思考、有所惊醒了。自主的学习,没有课内外充盈的自由空气,是决不会真正实现的。
  落后文化的顽症是禁锢、压抑、束缚、控制。我们不能让儿童成为控制与操纵、驱使与利用、束缚与逼迫、欺哄与愚弄的对象,这只能催生愚昧、自卑、冷漠、仇视、盲从、屈从的畸形人格。我们应该用先进文化来提升语文教育的品质,语文学习似乎更适合在自由的土壤上结出好的果实。
  语文教育要弘扬人文精神
  日前读到一些文章,其中有这样的说法:现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多了,工具性少了。这让人感觉有些奇怪。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道主义。马克思说“真正的人道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中国是在2004年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宪法的。课改呼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不过5年的时间。语文教育亟待张扬的人文性,这么快就“过剩”了?在一些评优活动和公开课上,确有很时髦、很前卫、很热闹的做法,那是涂上去的“色料”,一会儿就剥落了,面孔依然是挺吓人的。真正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堂教学,目前还不大容易见到。
  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要坚守“读书是为着自己的,是为着自己的人生的”这样一个信条。
  读书,要超越知识与技能,超越工具价值,直接点击人生,直接激发人健康的需要、动机、愿望和理想,直接调动人的阅历、感受、心境、情绪与想象,直接启动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内驱力,使学生把教育当作自主发展的工具,能动、自觉、自主、自为地学习,不言攀而自登峰顶,不言渡而自达彼岸。
  为语文而语文,语文死;为人生而语文,语文生。
  语文教育要融入生活
  首先,语言文字是工具,为生活所用,生活离不开它,无论是读是说是写,只要与人交流,就要用到它。所以,语文具有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就像《水乡行》中“进庄出庄,一把橹”,没有这把橹,你就进不去,出不来,若是“一手好橹”,那就像动用自己的手脚一样方便、自如了。不会说、不会读、不会写,活着会很难受的。
  第二,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感性认识就多,表象丰富,读书就易读懂;生活深入,有见地,能透视生活,读书就容易悟得义理;生活有波澜,有志趣,读书就容易生发感情。读是这样,写也如此。生活是读写的基础和源泉。
  第三,读与写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生理与心理的一种需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古人曾言:“神仙不读书,亦是一俗汉。”有一首小令《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有人言,读书便是“听雨僧庐下”,直听到书外、字外、时间之外、智识之外、境遇之外、宠辱之外,“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读书读到这种地步,可谓“真读书人”,书中滋味当余音缠绕,深谙其心。
  语文教育要融入生活,便是让学生涵养一种气质,“半床明月半床书”,有书相伴的人生,不会寂寞。
  语文教育要拥入母语的怀抱
  简简单单真语文。语文教育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就要返璞归真,拥入母语的怀抱,遵从母语教育的规律。
  1.读书贵在以量求质。
  书要多读,厚积而薄发,是量中求质。现在似乎还只拘泥于课本的居多。一册课本,以本册为例,计30篇,总字数10万多一点,是半年的阅读量。课标规定四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应不少于40万字,这是下限。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不在少数。一册书,用一学期的时间来学,还有嫌课时不够的。原因在哪里?30篇课文,加上综合学习等,除6篇是略读外,几乎是篇篇细读、精讲,课外作业还多,说到底是害怕考试,不大放心,芝麻绿豆,颗粒不落,老百姓称为“瞎子放驴,不敢撒手”。加上课堂教学多有不得法者,一堂课,说是师生对话,其实是师生问答,真正对话者不多,学生在课堂上读书、习练的时间很少。小组学习也多有不得要领者,还是少数学生活动,这就难免少慢差费,课内不足课外补,学生课外阅读又苦于被作业挤掉,学生读书实在是数量太少。
  学生读书,朗读速度约为140~260字/分钟,1课时可读5000~10000字;默读速度约为440~800字/分钟,1课时可读15000~30000字。设若每单元(16课时)挤出2课时做阅读课,一学期可扩大阅读量16万字(朗读)或50万字(默读)。
  所以,每单元的5篇课文,如果有2篇精读,3篇略读,再补充一些文章是完全可行的。若不随进度补充文章,则可提前学完一册书,余下的时间另选可读之书。
  精读、略读各有方略,详略有度,即可量中有质,学生获益颇多。尚未闻有读书多而惧怕考试的。看看2006年河北省的中考语文试卷,当可放胆一试。
  2.读书意在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窃以为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感受语言,无非音、形、意、情四个方面。
  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冀教版的语文课本,选文最具特色,单说语言,就很规范、优美,有很强的感染力。文质兼美的文章,音韵节奏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或疾或徐,抑扬顿挫,读起来音韵铿锵,气韵悠扬,激烈时如金石有声,婉转时似行云流水。朗声诵读,是会把人读醉的。读读《水乡行》吧,诗句特有的简约、明快,有一种跃动的音律,读着读着,不知怎的就似乎感到了作者水乡寻人的急切和水乡人的忙碌。早年的百姓人家把上学称为“念书去”,所以学堂里总是书声朗朗。现在的孩子们哇啦哇啦读书的情形很少,老师很少留朗读的作业,家长也就总是一句:“写”作业去!
  朗声诵读,是归真。
  感受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是说读书时,能够调动表象积累,再现文中的形象,逼真而鲜活,诉诸听觉是如闻其声,诉诸视觉是如见其人,诉诸味觉则闻香如入芝兰之室。读读冰心的《肥皂泡》吧。那“五色的浮光”怎样的在“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那“扯成长圆的”,又是怎样的“颤巍巍的光影凌乱”?若能想见得真切,那便是很好的形象感了。形象感,不是闭着眼睛硬挤出来的,它有赖于儿童的经验世界与想象世界的联系,这就又说到融入生活上去了。
  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意思和意境。作者为文,必有其意,意由境生。或者告诉你一个道理,或者阐释一种思想,或者表达一己的观点,等等。读书,要读出作者的心境,这便是意感。冰心为什么要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自然之道》中的自然之道怎样理解?《女孩儿乌塔》中的乌塔问道:“爱他们,为什么就不让他们出远门?”她为什么发此疑问?读书明理,需要去想、去悟。这种感受力是极为重要的。
  感受语言文字抒写的情感。作者在生活中的种种情感,借助语言而抒发,是情动而辞发。读书,要调动起情感体验,去体味作者的情感,是披文以入情。读书能受到感染、熏陶,往往是情使之然。所谓与作者产生共鸣,是依赖于读者自身的情感基础的。
  语文教育似有千头万绪,但培养语感当是务本之举。
  3.习作要勤动纸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必有益于写作,但尚须多写才行。
  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先通读全部内容,要写怎样的文章已了然于心。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课外生活中便要存心在意,早做酝酿。读每篇文章,都要有意在课上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感悟、联想或疑问,包括别人的发言对自己的启示,或长或短,总要有感而发。一个单元由一个主题统领,面对的是一个生活领域,这些即时写下的片断,是有内在联系的。待一个单元读完,文章的构思大致已经有了。这是一个酝酿立意、积累素材、属意生活的过程,是符合习作规律的。
  这种即时性的片断、小练笔,教师要多作了解,在班上多做交流,要多予鼓励,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必见成效。有了这种慢功夫,等到功力见长时,自然会下笔成文,一气呵成,那是不会怕考试的。
  听记,也是以慢求快的好方法。教师可采集一定数量的文句,包括各种句式、各种修辞方法以及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等,分门别类,难易有序,整理排列,按每日(或隔日)一次,课上挤出三五分钟,做听记的练习。听记,要害在于会意在先,以意领字。每个句(段),可听一两遍,听完后,根据语境、句意,再凭记忆写下来。记不住的字词,可根据句意自行填补。这是习作的炼意炼字之法,只要坚持,学生的文字功力一定会与日俱增。
  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有理念,有方法,但理念为先,方法从次。有了正确的理念,没有方法也会自创。有一段话,忘记是谁说的了,但说得极好:
  “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基本因素都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都基本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文化素养、思想理念、爱心、信心和责任心。”
  【责任编辑:王开贵】
其他文献
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当时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拥有各种头衔的上流人士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粗犷的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  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请求贝多芬为客人们演奏一曲,却被贝多芬断然拒绝。当公爵由请求转为
Being rather bald, I have long been used to comforting myself on a visit to the hairdresser with the opening gambit,“Grass doesn’t grow on a busy street.”   However, I was not prepared for the respon
王广祥,一个内地中等城市的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的一篇报道,被香港一家出版公司别有用心地篡改后,刊载在一本耸人听闻的攻击性书中并大肆渲染。  面对侵权,他没有沉默,果敢地选择了依法维权。虽然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余年时间,自己不了解香港的新闻出版法律,上网搜索也发现这种官司史无前例,王广祥在气愤之余也深知一个内地记者在香港维权之难。  几经周折,知难而上的王广祥终于赢了,这令国内新闻界同行们感
从乒乓球训练馆回来,我的头发已经被汗水浸湿了,妈妈看见了,连忙提醒我去洗头。  于是,我来到卫生间,先挤出洗发水抹在头上,再用水冲一冲,用手搓一搓,头发上的洗发水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泡泡,越搓越多。顿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小怪物,头上仿佛长满了白蘑菇;搓着搓着,我又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位老爷爷,顶着满头白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又突然想起了白白的棉花糖,好想咬一口啊……真是太好玩兒了!  “快一点!
日前,今日中国杂志社组织记者深入河北省玉田县采访,他们在移民新村、田间地头、养殖场、农技站和农民、技术人员座谈、交流。通过采访,他们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冀东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目睹传说中“种石得玉之田”的玉田县普通百姓喜人的生活变化。  京沈高速公路穿过天津宝坻县,跨越一座1000多米的大桥,桥下就是津冀两地的界河——那条从燕山深处逶迤走来的蓟运河。清澈的河水在两岸河滩浓郁的绿荫下时隐时现地闪亮。
主持人:萌萌  萌女孩们,暑假快乐呀!炎炎夏日,待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安安静静地看杂志,应该是最惬意的事了。如果觉得一个人有些孤单,就快来加入“桃子大本营”的派对活动吧,一起共度夏日欢乐时光!  来“桃子大本营”,共度夏日欢乐时光  派对开场:连线作者,欢乐互动  萌女孩们,对于《桃子初到月亮谷》的故事,有什么想问的问题,或者想知道的剧情,可以自由畅快地提问哦,作者夏礼会为大家一一解答。名额有
一、问题与方法  自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至2018年,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至170%。①多年来,国家针对农村扶贫开展了诸多建设性举措,根据多样的致贫原因制定了完善的政策体系。②在这一体系中,产业扶贫政策的治理效果具有整体性和持续性优势,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
摘 要:平行对话文本是小学高段对话文本的常见形式。在实践中解析平行对话结构与内容,形成了“Let’s try导入接触对话文本、骨架提问感知文本内容、跟读模仿掌握文本框架、提供词汇操练文本重点、提供情景应用对话文本、品评展演获取自信”这样六步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平行对话文本;六步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1-0
窗里窗外(林青霞写自己的故事)  作者:林青霞  定价:¥88.00  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7  在化妆师眼里,她是不化妆就能直接上镜的女演员。息影18年,林青霞复出了,以一个作家身份。  什么是大腕?大腕就是她不在江湖,江湖仍有她的传说。林青霞的新书《窗里窗外》一枝独秀,成为书展的最大热门,几乎横扫了国内媒体的重要版面。  新书发布会上,名导徐克前来“暖场”
又到一年“3·15”。每年此时,各种消费维权的信息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央视“3·15”晚会也会集中曝光一批问题商品,一些问题商家为此头疼不已,纷纷开启紧急公关模式以求度过“信任危机”。在集中曝光、重点打击的“快意恩仇”中,“3·15”俨然已成为打假的狂欢、维权的节日。  时文选读  维护消费者权益要从3·15到365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当这个时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及有关组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