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过程中的供能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网球运动是一项非连续性、强度不断变化的非周期性运动,对运动员生理机能要求高,其代谢特征仍没有像其他体育运动那样能够清晰的界定。本研究将依据经典的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原理,结合网球运动过程中得分方式的具体特征,阐明网球运动的供能特点,以期有助于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更好的科学训练。
  关键词 网球运动 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
  一、前言
  网球运动是一项非连续性、强度不断变化的非周期性运动,其比赛时间从少于60分钟到超过4小时不等[1]。而且,网球比赛可以在各种场地上进行,包括室内或室外,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比赛风格也具有明显差别。为了满足比赛时不断变化的生理要求,网球运动员必须对大量的长短间歇、激烈比赛、不太激烈的比赛以及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做出适当的反应。
  了解上述有关内容和知识,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加深网球运动对生理的挑战和训练对身体协调性要求的理解,从而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选择和采用最合适的训练方法,并为自己在比赛中额外的生理需要做好准备。
  二、网球运动员体能需求特点
  一位网球运动员的跑动、击球和恢复体力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获取、转换和利用能量的能力。每一局比赛的时间越长,运动就越激烈,这就越发挑战运动员的肌肉是否能满足能量需求。在网球比赛中,能否坚持比赛的能力依赖于氧的摄入。当比赛从热身到第1局开始,摄氧量逐渐增大[3]。尽管选手在比赛中一般不会达到最大摄氧量,但是自身具有良好、有效的消耗和利用氧的能力,对于运动员在每一局中体力恢复是很关键的。人体有三大基本的能量系统同时提供能量并维持比赛时肌肉的活动,它们是ATP-CP系统、糖无氧酵解系统和糖的有氧代谢[4]。
  三、网球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
  (一)无氧代谢特点
  ATP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5]。网球运动中无论是发球、接球、迎球跑动、快速回位,甚至是改变握拍姿势,ATP的分解能提供肌肉收缩时必需的能量。当ATP被转化时,另一种化学物质磷酸肌酸储存的能量能够及时补充给运动肌肉所需的ATP。另外两种以ATP形式快速供给能量的生物化学过程是:糖酵解和肝糖分解,分别是指葡萄糖和肝糖分解。当网球运动员迅速奔跑击球或连续几次扣杀,身体相应部分的肌肉反复收缩,它们会更加依赖于糖元和葡萄糖分解的能量,并且这种依赖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持续和强度的加大而增加[6]。但是在网球运动中,肌肉组织中通常不会积蓄大量乳酸或乳酸盐,这是由于网球运动间歇性特点所决定的,任何一块或多块肌肉经常性或反复性的高强度负荷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此网球运动员不是特别需要依靠在葡萄糖分解中产生乳酸。
  (二)有氧代谢特点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网球比赛中氧化代谢尽管效率较低,但是却能产生更多的能量,而且有氧代谢在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可以缓解网球运动员的疲劳程度[7]。也就是说,持续利用氧能力的高低是坚持比赛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比赛强度很大,糖无氧酵解能够满足大部分肌肉的能量需求,氧化代谢也在进行着。由此,储存的能量能在强度较低的回合和每一局间歇的时候帮助肌组织尽快恢复。这也是为什么具备有效而又实际的氧化代谢能力对于一名网球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
  网球运动中如果只考虑一次或几次连续的击球或者短距离移动,那么,此时用来完成每一简短的动作占主导的能量系统并不需要有氧环境,也不用氧。然而一场比赛中许多盘一般都会持续一个多小时,相当多的时候每一次得分也超过几秒钟。所以具有超强的有氧能量系统的能力对一名网球运动员是很重要的,在每一局和局间都需要有氧代谢帮助再合成ATP和CP。对于网球运动究竟是何种功能方式,笔者认为精确一点划分需要强调网球运动较少依赖葡萄糖无氧分解提供能量。因此,网球运动主要是依赖于有氧代谢供能。
  四、小结
  网球运动中,大多数得分都在10秒钟以内,这段时间内,你还要注意四周的变化,每一次短时间的爆发运动都是无氧代谢,很显然无氧代谢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视有氧训练。在网球比赛中,每得1分之间都有25秒的休息间隔,每一局之间都有90秒的休息时间[8]。如果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很差,那么他将在每次得分与每一局之间很难得到恢复,在比赛结束时,他更容易感到疲劳。具有很强的有氧代谢能力的另一个好处是使运动员有更好的耐力。因此,有氧代谢能力同样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强.网球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措施[J].辽宁体育科技.2010.05:89-90.
  [2] 赵文.浅谈网球运动员比赛阶段的供能方式[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12:59-60.
  [3] 张志华.田径运动能力与网球体能训练[D].武汉体育学院.2006.
  [4] 刘俊一.无氧运动能力的理论机制与训练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 杨麟.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6] 张蟠.营养补剂对大鼠不同时相糖原储备及股直肌部分有氧酶活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0.
  [7] 徐芳.对网球运动的能量供应及提高供能能力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9.03:152-153.
  [8] 许继安.网球运动供能特征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6.48:175-17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素质教育理念下,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教学方法符合网球运动的规律特征、网球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关键词 网球 教学方法 创新 运用  一、情感教学法  所谓情感教学法是指在网球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情感体验和情绪问题,制定相适应的感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2  摘 要 为进一步提高飞人苏炳添的短跑技术水平,以其与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对苏炳添与博尔特百米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苏炳添虽属典型的步频型运动员,但其步频能力仍不足,应在加大步长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步频能力训练。苏炳添与博尔特途中跑技术的支腾比均较为合理,但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男排在全国排球联赛2010-2014赛季所运用的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结果表明,河南男排在发球、扣球、拦网等技术的运用上较为突出,技战术的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河南男排应加强技战术的针对性训练,努力改变自身的薄弱环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日趋激烈化,各项技术和战术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灵敏素质。为此,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灵敏素质练习的方法,为运动员灵敏素质练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羽毛球 灵敏素质 练习  羽毛球运动的项目特点是兼具复杂性和综合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调查法对四川隆昌县休闲体育垂钓运动发展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县垂钓环保意识较差;安全意识淡薄;电鱼、毒鱼现象严重;钓友与政府存在矛盾等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该地区和类似地区的休闲垂钓运动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休闲垂钓 存在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体育项目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高职排球教学中,不仅需要锻炼学生的排球技术,更要培养学生的排球战术意识。所谓排球战术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排球比赛中的临场发挥能力以及一定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就必须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训练相结合,培养战术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特别重视体育教学的优化及完善。其中,篮球教学有促进学生全身筋骨的舒张,能够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提供帮助,因此做好篮球教学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本课题笔者在分析高校篮球教学需避免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高校篮球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球感训练在体育足球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体育足球课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体育足球课教学中充分运用球感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足球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从而使得学生的实战能力显著提升,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有显著优势。本文通过简要阐述足球球感的主要训练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小学田径训练既能满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要求,又能符合国家的标准,本文例举了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实验小学的“一品”小学高年级田径队特色训练的成功做法,分析了现代小学高年级田径训练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田径队训练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 实验小学  一、前言  国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2  摘 要 柔韧素质作为艺术体操和瑜伽的技术掌握程度的关键,科学系统的运用训练方法是有效完成两项运动的技术动作的保证。本文通过对瑜伽与艺术体操柔韧素质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突出各自的特点,为从事两项运动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两者练习方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 瑜伽 艺术体操 柔韧 训练  瑜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