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轻松学会计算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只满足于讲清算法,让学生能模仿例题中的算法进行正确计算,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景,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算法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计算。
  【关键词】 计算教学 改变 教学模式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只满足于讲清算法,让学生能模仿例题中的算法进行正确计算,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在教学设计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机械记忆——大量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景,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圍,激发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算法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计算。
  一、注重良好情景的创设。
  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能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多,可以是讲故事、放录音、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最简单方便的是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来创设情景,尽量把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注重教材例题的处理。
  计算教学的策略往往是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果联系的旧知识点不同,转化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也就会不同,学生在计算时有可能出现多样的计算方法。因此,在教学计算内容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算、方法是什么,而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在交流中去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如教学"23 30"时,可以先问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请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算法,并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最后可以问:"在这些算法中,你们比较喜欢哪种?"从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三、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计算教学不能依赖于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此,在计算教学中,要经常采取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算法多样化,努力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例如:学生在讨论"23 30"的算法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时间和宽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交流中发现,计算"23 30"的方法并不仅仅限于先算20 30=50,再算50 3=53,使学生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四、注重练习形式的设计。
  在计算教学中,还应注意精心设计练习,除了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有坡度外,还要力求形式灵活多样,可多设计竞赛性、游戏性的练习,呈现的练习内容尽量做到直观形象、图文并茂,使计算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乐于参与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另外,在计算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互相评价,改掉书写不规范,计算不仔细的毛病,通过互相提醒,养成要细心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CAI这一现代的手段进行教学,正走进教育教学的每一角落。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编制CAI课件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想能力。  【关键词】 CAI激发兴趣 发展能力 创新 空间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
所谓同课多题,是指在同一节作文课内,学生分组同时各写一个题目,对全班而言,就是多个题目,下一次交换内容(即变更材料、写与这一次不同的题目),轮流训练。  从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形势和各级各类考试的趋势来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写作,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体裁、各种文体之间的转换,诸如记叙文改议论文,说明文改议论文,文言文译为现代文,同一材料写各种新闻等等。  那么,怎么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
期刊
【摘要】 幼儿早期阅读是一个大的阅读理念,是为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素质。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的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中,并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面语言和书写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验,我对早期阅读有一些体会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以上的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
期刊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然而其教学现状堪忧。如何改变学生视作文如虎之畏惧心理,帮助学生学会作文,爱上作文,我的观点如下:(1)认识作文本质,消除恐惧心理;(2)培养生活情趣,积累作文素材;(3)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功到自成(4)开放课堂讲评,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 作文本质 恐惧心理 情趣 功到自成 开放课堂 共同成长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
兴趣,乃喜好之情趣,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我们很难学好任意一门课程。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现在我根据多年教学的经验来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
期刊
"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读"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提高听、说与写的能力,并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从"读"开始。  一、教方法让学生会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得不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叶先生的话显然是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