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意小品人物画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bup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通常认为的小品就是电视里播出的搞笑,传达正能量,简短意赅的表达主题内容,舞台呈现的影视剧。但熟不知“小品”二字,原本出自佛经。佛家一般将佛经之详本称为“大品”,而将简本称为“小品”。而在美术领域也是有“小品”一词。中国画里的“小品画”之定义,是相对于严谨的、大型的主题性创作而言。两者所担负的美学功能也是各有千秋,但是本质上是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大品画主题性创作往往起着艺术为社会、为政治服务的功能。而“小品画”的功能多是抒发画家的闲情逸致,或进行多种技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小品;写意人物
  一、传统写意人物画发展概述
  中国人物画如果从原始岩画上的人物图像开始算起一直到20世纪中叶,已有10000余年的漫长史了。在这历史长河中,人物画由萌芽状态再到先秦两汉时期的沉淀,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开始步入成熟。自由洒脱和才华衡越的一批画家相继诞生,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戴逵,杨子华,曹仲达等,为后世人物画的发展繁荣奠定了丰厚发展沃土;隋唐政治经济空前繁荣为艺术培育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人物画达到繁盛时期,代表人物有阎立本,吴家样的吴道子,张萱周昉笔下的绮罗人物,孙位等;五代宋元人物画持续发展代表人物有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贯休,李公麟,苏汉臣,李嵩,梁楷,张渥等;明清人物在整个人物画发展史上再度复兴代表人物有边文进,唐寅,陈洪绶,曾鯨等。
  二、近代大品写意人物画简述
  蒋兆和1941至1943年两年创作27米长的《流民图》,生动地画出了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状态。画中卧倒在地的老人奄奄一息,瘦骨嶙峋的幼儿,在饥饿边缘垂死挣扎的贫苦群众,为躲避战乱四处躲避惊慌的人群等,一幕幕悲惨镜头让人感觉身临其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此画生动的表现了工农大众和知识分子阶层在侵华日军的蹂躏下,流离失所的惨状。画家凭借其写实的本领吸收传统的笔墨技巧,画出了死亡线上挣扎的广大群众,形象的反映出悲愤苦难的情状,成为现代绘画史上的巨作。徐悲鸿幼年开始学习中国画,又有相当的国学修养储备,对传统有较深入的了解。结合他所具有的写实技巧,在国画里致力于重大题材创作,人物画《愚公移山》以写生为基准,体格壮硕,气势宏伟,借用人们熟知的寓言故事鼓舞人民要不怕困难坚持抗战,树立强大的信心,争取最后的胜利。成功的把写意人物画创作和鼓舞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当代小品人物
  当代小品人物延续传统题材道释,仙佛,神鬼,传说,仕女,高士之余又加入了现代人物题材绘画或写实或夸张变形,较之传统又增加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构成感。
  当今小品人物又有如下几个特点:
  小品的特點之一:清新、活泼,即兴而作,笔简意深。小品画不是结构严整、情节丰富的鸿篇巨制。“小品画”尺寸常为斗方,四尺等篇幅较小。在内容上要求简练、概括、小中见大。趣味隽永是“小品画”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小品画不等于小幅画。张大千先生曾说“小品应该有大寄托”,这句话简洁的表明了小品的主旨。小品画不是感觉上的小画,而是有思想、有技巧、有表现力的心灵之作。如任惠中笔下的古人雅士,其注重作品的内涵,以简练的笔墨传达情感,将生活中的情感注入作品,以笔墨传达情感,强调画外功和画家的自身修养。作品《高士图》线条流利,笔墨精到,气韵生动是古典人物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就中国画小品而言,它是画家带着文人墨戏的观念或探索技法的目的,以画寄情,兴趣所至,即兴创作,无拘无束地抒发感情的随意之作。它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题跋和用印成为画面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小品的欣赏性和抒情性,更加注重画家审美的追求和某种意境情思的抒发。故小品画中的形象多以传神抒情为主,对形象不作过多的雕饰,表现手法简练单纯,给人以优美、自然、舒畅、轻快、动情、纯补、恬静的审美享受。单纯活泼是小品画笔墨的又一特点和规律。笔墨单纯,不等于没有变化,而是说小品画的笔墨要在单纯中去求变化,不是像大件作品那样,要求在变化丰富的笔墨关系中去求统一。黄启根的造型风格及其神采,皆生于用笔,成于用墨,从而把中国写意人物画这一特有的审美形式向前推了一步。他善于用水的性情做文章,娴熟的使用积墨,泼墨,破墨等技巧,并对水墨在生宣纸上偶然出现的现象加以控制,引导将之视为水墨意向生成的重要条件。绘画的过程是在一种十分自由而畅达的状态下完成的。
  其三,其讲究笔情墨趣是小品画的又一特点。中国画的笔墨,就其对物象的造型功能来讲,还不是画家的主要追求,笔墨的真正价值--或者说主要价值还是审美。所谓笔情墨趣,其本质是审美的,一根富有情感的线条,一团饱含趣味的墨韵,单就其给人的审美心理感受来说,它的抽象美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中国画讲究笔墨的原因所在。基于小品画在创作上的上述特点,所以历代画家把它作为中国画技法探索的一种好形式。
  由于小品画形象传神有趣,画幅也较小,适合于普通家庭装饰欣赏,也能被一般大众理解。所以小品画能进入千家万户,正是人们审美欣赏的体现,小品画一般以小立轴、镜片、册页、扇面等形式为主,各种场所的室内装饰布置,都常用小品画。也就较之大幅作品有了广阔的市场潜力。可以说中国画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主要是小品画,所以小品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今社会改革开放,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商品经济带来商品艺术的繁荣,也给小品画的兴盛带来契机。要把小品画创作看作是美化社会、美化人民生活、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促进中外艺术交流的一种重要绘画形式,让它发挥更多大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作用,这才是正确的艺术道路和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8例PCOS患者( PCOS组)进行超声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及卵巢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并与30例健康女性(健康组)比较。结果与健康组相比,PCOS组卵巢体积增大,包膜增厚,回声增强,皮质小卵泡增多,髓质回声增强;子宫内膜增厚
摘要:我国老龄化现象虽然得到了抑制,但老年人的数量仍比较多,在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智能家居交互设计中要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并在交互设计中能够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以便捷的交互方式,提高智能家居应用价值。本文在调查与分析基础上,对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智能家居产品交互设计的原则、特点、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交互设计  经过调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
目的 探讨救治胎盘早剥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处理方法,从而改善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1例胎盘早剥合并DIC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给予扩容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等综合治疗,分别给予终止妊娠,阻断DIC发展途径,11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本组仅2例行子宫切除(18.2%),5例围产儿死亡,其中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死亡1例,其余6例新生儿存活。结论胎盘早剥合并DIC可直接危及母
确保疫苗的安全性是预防接种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随着免疫覆盖率的提高、疫苗种类的增多,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的可能也在不断增加。任何疫苗的AEFI都会构成对个体健康
一、ERPⅡ产生的客观条件rn对于ERP,任何一个CIO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国内,经过近年来不断的市场培育,ERP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许多客户和厂商也看到传统意义上的ERP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于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提高对淡漠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21例淡漠型甲亢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可表现为反应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