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技术快速梯度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改善鞍区扫描图像质量的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刀锋技术快速梯度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GSE-BLADE-DWI)较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在鞍区成像的图像质量。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9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因临床怀疑鞍区病变行鞍区MR检查的患者38例,均行鞍区常规MR检查和冠状面TGSE-BLADE-DWI和RESOLVE扫描,32例患者存在鞍区病变。将DWI图像依据扫描方法分为2组进行图像质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由2名放射学医师按照5级评分完成,评价内容包括正常组织结构(颈内动脉、视交叉、垂体柄、垂体)、病变清晰度、磁敏感伪影、图像失真变形程度以及整体图像质量等。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基于2组DWI图像测量的病变大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及信噪比(SNR)。2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分析。

结果

2组DWI图像间鞍区正常组织结构的显示(颈内动脉、视交叉、垂体柄、垂体)、磁敏感伪影、图像的失真变形程度、病变的清晰度以及整体图像质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MRI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创性评估手段,现已被推荐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方案抉择、手术方案制订及疗效评估。然而目前不同单位在成像技术以及图像的解读及报告等方面尚未达到规范化,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一成像技术的临床推广。本文中,结合国内外有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研究结果及国外已发布与该疾病有关的技术规范与共识,同时汇集国内该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和重要观点,聚焦于MRI指征、检查前准备、扫描序列、疾病诊断及分级的标准化,初步形成一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常规MRI的影像组学对早期口腔舌鳞状细胞癌(OTSCC)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77例早期OTSCC患者(临床分期cT1~2N0M0)的术前MRI数据。所有患者均行原发灶切除及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且具有术后淋巴结病理报告。共计168个淋巴结(51个病理转移阳性和117个病理转移阴性)纳入研究,按照2∶1的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集(n=112)和测试集(n=56)。由2名放射医师采用ITK-SNAP软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征象联合影像组学模型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其他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云南省15家医院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病毒性肺炎并接受胸部CT扫描的181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毒类型分为COVID-19组(89例)和非COVID-19组(92例);所有病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126例)和测试集(55例)。从首诊平扫胸部CT图像中提取出肺炎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建立独立预测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通过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pSPN)侵袭性行为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SPN患者的CT图像,其中侵袭性23例、非侵袭性59例。分别在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CT图像上逐层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得三维ROI,每个ROI提取1316个组学特征。将数据集经随机分层抽样法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200%样本合成过采样技术(SMOTE)算法进行过采样,生成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平衡数据用于建立训练模型,将构建的
目的评估人工测量方法、基于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的半自动测量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全自动测量方法在肺实性结节直径和体积测量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肺癌筛查的165例受检者的临床和低剂量CT(LDCT)资料。选取每例受检者直径最大的结节作为研究对象,由1名初级和1名高级放射科医师采用人工测量、基于CAD的半自动测量、基于人工智能的全自动测量3种方法对结节直径和体积进行测量。所有结节根据不同测量方法测量出的直径及体积。按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
目的探讨级联VB-Net深度学习网络对扩散加权成像(DWI)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核心检出和分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5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MRI资料。将1500例患者的2456个病灶依据采集时间按8∶1∶1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首先在脑DWI图像(b=1000s/mm2)上对所有病灶的缺血核心进行手工分割,然后,构建级联VB-Net分割模型,并在测试集对缺血核心进行自动检出、分割和缺血核心体积计算。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手工分
目的探讨三维人工智能(AI)定位技术在胸部CT平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接受胸部平扫CT检查的患者10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分为人工定位组和三维AI定位组,每组50例。2组患者使用相同的胸部扫描协议。测量2组患者的定位偏离距离、CT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记录患者的检查用时。同时由2名放射医师对患者纵隔窗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对肺窗图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的定位偏离距离、CTDI、D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A)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9例B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评估并记录病灶的类型、部位、与邻近胸膜关系、大小、形态学特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其CT随访资料。结果69例BA中,25例术前胸部CT可检出病灶,44例胸部CT未能检出病灶。25例中,病灶为实性型8例、磨玻璃型8例、囊腔型6例、囊肿型3例;位于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
目的探讨CT横断序列辅助三维容积测量(CTAS)技术评估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阜外医院成功行介入治疗的单发继发孔型ASD患者。患者于封堵前及封堵后第2天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且ASD封堵术中行DSA检查。最终入组52例,其中37例为缺损后下缘长度≤3mm,15例为采用带孔封堵器治疗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将患者术前及术后的CT资料进行三维容积重建。应用CTAS技术在术前评估ASD的解剖结构,测量其长径和短径,并利用椭圆的等效圆公式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LR)较混合迭代重建(HybridIR)在改善胸部低剂量CT(LDCT)图像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胸部LDCT体检或因肺内结节定期复查的77例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不同算法重建,获得标准级别HybridIR图像、标准和强级别DLR图像。在3种图像的肺实质、主动脉、肩胛下肌及腋下脂肪内选取感兴趣区并测量其CT值和标准差,用于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2名影像医师按照Likert5分量表法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