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对《老子》第十三章思想要旨的诠释历来争议颇多。现代学者的解读主要有"贵身"说、"无身"说、"无身"以"贵身"说三种。考诸古代老子学史,可发现早期道家经典以及汉魏时期的《老子》诠释著作中对此章的解读就已经发生了严重分歧。详辨此章的文辞结构和叙说理路,可知老子所表达的思想应当是:宠同于辱,两者皆为君王因"有身"(执持私我)而招致的大患,故免患之道在于"无身"(消除私我),"无身"则可清静无为而受天下之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