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业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拓宽学生成才通道。笔者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在文中探讨了经济数学类课程学业评价的现状,探讨了综合性的学业评价模式。
  关键词:学业评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96-02
  学生学业评价是指收集学生学业方面的相关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所反映出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的结论,并提出如何帮助学生发展的过程。学业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拓宽学生成才通道。学业评价是为学生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长期以来,国内学校和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和评价体系中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评价观,从而形成较为定势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这种评价较为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这种导向下的评价,并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不利于体现教育以“能力为本”的特点。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的评价手段难以产生评价应有的正面效应,即无法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得学业评价的效果微乎其微。
  一、学业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数学类课程(包括数理金融学、保险精算学、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经济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经济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但是这些课程在学业评价考核过程中,一般都以期末考试为准,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单从一份试卷很难考察出学生的全面水平。从现状来看,存在着以下弊端(以数理金融学为例):
  1.学业评价不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忽视对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关注。目前,数理金融学课程评价是一种鉴定性的水平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这样的功能定位,决定了评价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卷面考试,这完全忽视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努力状况与进步程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整个学习过程,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学业评价重心偏失,忽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关注。传统上,经济数学类课程评价的重心侧重于过分关注教条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实际上,学生学习数理金融学等应用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背教材上的一些基本理论,而是会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客观实际的数量金融问题(如把组合投资理论、CAPM模型等运用到实际的证券投资决策中)。对理论的灵活应用、分析、处理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不是笔试能简单测评的,因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才是课程评价的关键因素。这种重考试结果,轻能力、素质的评价,显然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它必然导致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式。
  3.学业评价内容狭窄,忽视评价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尽管传统的数理金融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由作业、考评、小测验、期末考试几大块组成,但评价内容仍显狭窄和片面。特别是平时作业、小测验等仍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点的考察,属于机械记忆型题目,而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仍然偏少,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
  4.学业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忽视评价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就是任课教师。评价方式就是考试,缺乏让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是抹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评价中,一方面要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另一方面要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将量方面的分析评价与质方面的分析评价相结合,不单纯看一次考试,做到全程评价,全面评价。不仅看书面形式,还要看口头形式;不仅看课内,还要看课外。
  二、学业评价的改革措施
  在改革过程中,要彻底打破以单一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业状况的现状,研究科学的学业评价方法。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突出过程性、发展性、个性化评价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拓宽学生成才通道。学业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分析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值计算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考察学生的能力,还考察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智慧等。所以说,从提高成绩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必须依据科学的设计学业评价方案。
  1.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不能仅局限于期末笔试成绩,而要进行多个多元化的评价。理论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我们要实现多个多元:①评价主体多元。由原来的单纯教师评价,扩展到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评价,以克服教师判断主观性可能带来的不公正。②评价内容多元。知识评价与方法、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针对传统评价中只重视知识评价,忽视对学生方法、能力、素质等的评价,本模式注意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③评价方式多元。除基本的卷面考试外,还可采取项目答辩式考核评价方式。如“数理金融学”课程可开设“模拟证券投资”实践项目,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就自己的证券投资项目情况进行汇报,然后接受学生和教师的提问,教师和学生根据该生对问题的回答以及汇报具体情况进行评价。④评价环节多元。除了期末考试(占30%),加大平时的创新性、开放性作业的比重(占50%),如调研(如“保险精算学”课程可对大众对各类保险的需求做调研)、项目小论文(让学生通过调研自行寻找课题,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完成小论文)。
  2.评价层次化:学生成绩不以具体分数形式给出,而是将其划分档次。分为A,B,C,D,E级(A,B级学生约占2/3,尽量避免E级,减少D级人数,以体现鼓励)。此类评分类似于标准分的评价准则,使学生不必过于关注几分的差别,而清楚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层次,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平时积极思考问题,注重积累。
  3.评价过程化: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等),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构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完整的学业评价体系。注重了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学业评价重心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4.评价发展化:贯彻发展性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以学生的现在为出发点,不仅仅要对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程度做出判断,更要通过评价,促使每一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实际应用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独立性与创造性等职业能力的提升。
  总之,学业评价观念要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感受,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弱化评价的区分、选拔功能,放弃评价的惩罚功能,使评价成为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一种手段。使每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的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突出过程性、发展性、个性化评价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拓宽学生成才通道。我们遵循着改革目标,怀着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行进在学业评价改革的路上,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兆兰.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9):48-49.
  [2]陈洲,谢淑海.学业评价与学生创造力的关系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6,(8):76-77.
  [3]吴维宁,高凌飚.学业评价模式的初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107-112.
  基金项目:本论文得到浙江工业大学教改项目(JG1131)的资助。
  作者简介:陈剑利(1978-),女,浙江湖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数学。
其他文献
以目标孔隙率24%,水胶比0.32,粗骨料粒径16~26 mm的现浇植被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断层(CT)扫描技术获取试件的序列图像,采用Image J软件从细观角度分析二维平面孔隙特
第一条 为加强和统一进出口集装箱的检验鉴定和监督管理工作.保讯集装箱所装进出商品的质量、数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
[摘 要]中油碧辟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BP),是目前中国成品油零售行业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创造了特有的中油BP管理模式。文章通过对中油BP财务管理体系及其“集中化,网络监控”、“支持服务为主,监督检查为辅”的油站财务内控管理模式进行介绍,重点剖析片区内控会计“专业化、独立化”的运作模式,结合笔者所在石油销售企业及油站财务管理现状,建立了巡视会计的内控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销售企业油站财务稽查和
新时代大学生信仰“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信仰多元化、信仰功利化、信仰非理性化、信仰认知与信仰行为割裂化和信仰缺失化等五大“症状”。“病因”十分复杂,既有深刻的国际
遵循“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精神,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基础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地研究与实践验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改革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取得了喜人成绩,尤其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更是传统教学难以替代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