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涵的养护与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涵 养护 管理 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逐渐增多,桥涵数量也随之增加。它是公路运输车辆趋向大型化、重型化发展较快的必然之路,由于车辆荷载的加大,给公路特别是桥涵构造物造成较大的损害。对这些受损的桥涵进行养护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使其能够满足通行需求,是当前公路桥涵工程重要的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平稳发展,逐步带动了材料、机械、设备工业相应发展,同时在广大桥涵建设者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使我国建桥水平已跃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但是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在我国养护与管理管理中一直表现得比较突出,桥涵存在的问题也就比较多。因此,公路管养部门必须重视强化公路桥涵的养护与
  管理,提高桥涵的养护水平和运营能力。
  
  1 当前公路桥涵养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发展更可谓突飞猛进,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上总体水平不高,公路桥涵发展主要着眼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大、中桥,这类桥涵目前仍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主。大批始建于60、70年代的公路桥涵,在日趋增大的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技术状况快速下降,很快由一、二类发展为三、四类甚至五类桥涵,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桥涵垮塌事件也时有发生。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公路桥涵的养护力度不大是导致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桥涵,这些桥涵存在着桥面铺装混凝土不同程度损坏,导致桥面产生坑槽,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甚至一些桥面存在伸缩缝严重损坏,产生“桥头跳车”,危及行车安全。公路桥涵“桥头跳车”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一些软土地基地方表现得尤为严重,这给养护部门带来很大困难。为杜绝桥涵垮塌、坠车伤人事件,保障公路桥涵完好畅通,进一步加强桥涵的养护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
  
  2 加强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2.1 建设桥涵养护专业队伍 在桥涵管养方面,应根据养护里程、辖区内桥涵数量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涵养护工程师和桥涵养护专业队伍。桥涵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安排桥涵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涵养护的定期检查,提出检查报告,重点通报三、四类及危险桥涵的病害状况。桥涵养护工程师需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避免随意调动。从目前的养护队伍现状来看,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涵养护工作的需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桥涵专业养护,要突出的是一个“专”字,努力做到专业人员、专门程序、专用方法,以保证桥涵桥涵养护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随时掌握桥涵的使用状况,提前预防各种危急突发事件的发生,并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总结经验,使队伍逐渐从日常养护过渡到具备进行桥涵中、小修甚至大修的能力。
  2.2 建立健全桥涵档案 桥涵档案是桥涵的历史足迹。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还要与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按照相关资料,对所有桥涵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需要提供的竣工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变更设计、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对桥涵的检查,应按照桥涵定期检查的要求进行,检查结果交管理单位留存。管理单位要按照桥涵管理系统的要求采集桥涵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数据库,输入计算机立档保存。这可为以后桥涵的维护提供资料支持。
  2.3 加大桥涵维修加固费用的投入 为保证桥涵的正常运营,延长桥涵使用寿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每年的年度养护工作计划中,应该安排一定经费保证桥涵检查、维修及加固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桥涵养护与维修加固其质量与耐久性满足要求。同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公路桥涵养护管理的目标与措施,从而促进桥涵改建、维修与加固工作。
  2.4 严格监督检查 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是保证桥涵维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养护队应对桥涵以及各种防护设施坚持日常养护巡查,注意观察桥涵的使用状况,尽量做到普通公路4次/周、收费公路1次/每日养护巡查,并详细做好巡查记录,同时各级桥涵养护工程师应分别组织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专业检查。一是经常性检查,要由县级桥涵工程师组织实施,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至少每年度一次,填写“经常性检查记录表”上报。检查应拍摄总体照片,填写“桥涵定期检查数据表”,并提交检查报告。二是专业检查,凡遭受意外损害、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程度以及决定改造之前均需进行专业检查。
  2.5 全面落实危桥改造 经检查后,发现存在符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桥涵技术评定标准中四类危桥状态的桥涵均系危桥。主要包括桥涵重要部件出现严重的功能性病害,且有继续扩展现象,关键部位的部分材料强度达到极限,出现部分钢筋断裂,砼压碎或压杆失稳变形的破损现象,变形大于规范值,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能达到平时交通安全通行的要求,以及承载能力比设计降低25%以上的类型。这些桥涵必须尽快实施加固、维修和改造,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对于桥涵改造工程,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引入竞争机制,应当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严格质量管理,把好材料质量关,加大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力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桥涵建设质量,减少使用期间的后顾之忧。
  2.6 加强运营管理工作力度 在实际运营中,桥涵使用时间较长,原设计荷载标准低,交通量大,由于频繁承载,加上超载车辆较多,自然界和交通事故等人为事端的侵袭等因素,给桥涵本身结构造成损伤和局部破坏,产生新的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破损、支座变形等缺陷,导致运营安全隐患。鉴于混凝土桥涵裂缝存在以上问题,为确保桥涵运营安全,在桥涵日常养护管理的基础上,将长期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实现桥涵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开展治超执法行动得力,有效遏制超限超载蔓延势头,逐步形成桥涵安全受控的良好机制。组织好辖区内桥涵的检查、维修、加固和改造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灭桥涵质量通病,防止发生质量问题。加强对桥涵的专业管理,适时组建公路桥涵专业管理部门改变养护维修经费不足的状况。加大超载工作力度,加强对超重车辆过桥的管理;对发现问题的桥涵,采取相应交通管制措施,在两侧桥头醒目处设置必要限载、限速标志,确保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桥涵的安全使用是公路的生命。公路桥涵的养护与管理依旧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其管理工作,我们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抓好公路桥涵养护与管理的质量,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廉政建设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反腐倡廉建设做为廉政建设的核心,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
什么是疼痛?疼痛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表现。疼痛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反映。我们把具有以“疼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著名词人,素来有咏物圣手的美誉,其词风温厚雅正,擅于借物抒情,作为遗民词人,他往往采取象征、拟人的手法对词来进行艺术加工,用和厚婉转的词风以抒黍离之悲
来自伦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我们身体各个部位“设计”上其实问题多多,严重的还危害健康,如果借鉴动物的器官“改造”一下,则会完美很多。  耳 朵  现状:人类连接口部到中耳的管道太窄太长,又没有充足的空气流入,是细菌最佳的繁殖温床,令耳朵容易发炎。同时,对听觉最为重要的毛细胞容易被破坏,损害听力。  设想:如果像鸟类的耳朵,毛细胞可自动再生。  嘴巴及牙齿  现状:嘴巴同时是食物和空气的
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尽管在操作层面有一定的难度,但更关键和深层的困难来源于理论层面,这也是改革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人员与组织、称谓与方向、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两项制度的推行,是近几年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非一时一地轻易取得成功。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十分必要。这将有利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建立起新的财政支付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财政支付制度。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可行性做法  0 引言  在国务院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前,一些
本实验所需的数据来源于两个不同性质的公司。这项研究考查一个新的概念.即创意自我效能感,它是指员工相信自己在工作中能有所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年限,职业自我效能感.主管行
机关后勤是以资产管理为核心、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以维护政府职能活动正常运转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机关的“大管家”。机关后勤工作涉及面广,管理复杂,责任重大,必须全面落实
从来没有哪家媒体以如此悲壮的形式与读者告别——2012年的圣诞节,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打开报箱,看到了宛如"讣告"般的《新闻周刊》最后一期的封面:黑白的主色调,背景是俯拍的《
张聪玉,笔名张辰。1965年生于河北井陉。师从着名画家田辛莆、梁占岩、朱介夫、赵承鑫、王英先生学画。擅山水、花鸟、尤喜做大幅巨制。风格清丽典雅,色彩鲜明、作品曾展出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