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与IPA模型的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研究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是影响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游客满意度视角出发,构建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做实证研究,用SEM模型对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进行拟合,用IPA分析法测度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与满意度.结果 发现:1)SEM模型实证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具备科学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对游前期望、旅游总体满意度、重游意愿及推荐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2)IPA分析实证发现游客感知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体系内的各指标重要性与满意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其他文献
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指数,分析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结合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辨识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物质的"虚体"发展趋势必将带来空间的"虚拟"转型。虚拟空间不断介入社区生活,引发了社区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模式的变革和实体空间利用方式的变化。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万物互联背景下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活动特征、日常行为活动的"线上化"可行度及行为需求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将社区的实体空间分为三大类,并相应提出了虚拟活动辅助型空间的功能转型、体验性目的主导型空间的功能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要素配置的重要工具,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和传导机制等内容亟待探索与明确。文章通过梳理城乡规划体系下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面临的编制主体多元、编制深度不一、传导路径不清的困境,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的"底图底数""传导衔接""全周期管理"思维,并提出在规划编制层面,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需以现状摸底评估为基础,厘清空间性内容编制要点,明确规划成
为探明干旱区栽培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叶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对施氮的响应,进一步完善施氮对光合特性的影响机理,本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氮(尿素,N,46%)量处理(0
放牧时期的选择是决定能否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草地资源的重要条件.为明确始牧期对草地的影响,在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地设置两种不同始牧期(5月10日、6月10日开始放牧)样
基于对研究区6种退耕类型的植被调查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建立了 7个土壤因子和5个植被因子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因子权重,构建了 6种退耕类型的土壤-植被耦合
文中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采矿业与俄罗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的相关性及其显著性.得出以下结论:1)采矿业对俄罗斯产业发展以促进为主,总体尚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2)采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