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复合性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脾脏复合性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脾脏复合性血管内皮瘤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患者男性,50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2天”入院,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剖开脾脏组织,重990克,大小15 cm×15 cm×13 cm,切面暗红色,部分区灰白色,放射瘢痕样,局灶区见相依排列的多个小囊肿,内容清亮液体.镜下肿瘤由良性、中间性和恶性血管成分混合组成,良性成分包括局限性淋巴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中间性成分为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Dabaska瘤),恶性成分包括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及中分化血管肉瘤.免疫组化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Dabaska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及血管肉瘤的瘤细胞CD34、CD31、ERG、FⅧ、FLI-1、局限性淋巴管瘤瘤细胞D2-40、FLI-1均(+).患者术后随访22个月,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脾脏复合性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肿瘤,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查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起辅助作用.该瘤属于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有复发倾向,偶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诊断方法以及处理策略.方法:筛选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凶险型前置胎盘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19例患者,观察其产前检查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等信息.
目的:研究乳腺肿块的超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smart three-dimensional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art 3D SMI)血流分布特点,探讨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三维图像特征.方法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待产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待产的75例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待产分娩,并对分娩阶段产妇出现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导乐陪
期刊
期刊
目的 肝脏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极为罕见,发生恶性转化的仅见少数个例报道,合并恶性黑色素瘤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首例肝脏原发性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并进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