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化问题的思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以语言文化为载体的,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对于加深对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英语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就目前大学生英语教学而言,在对英美文化的引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对此下文就根据本人的教育經验,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169-01
  掌握一门语言,除了要加强专业性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外,还需要从根本上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感受所学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更为全面地展示文化魅力和文化吸引力,从根本上实现语言的交际性、传播性。以英语教学为例,如果在教学中片面强调对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英美文化,语言与文化无法做到有效的结合,这样不仅造成学习的刻板性,甚至对于学生语言意识、语言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而下面就以大学生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化为出发点,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对提升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度,增强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性质,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点依据。
  一、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的必然性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语言的内涵,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往往能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由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本身就是缺一不可的。对于我国的大学生而言,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语言表达、语境语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往往也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的文化属性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当语言学习与语言文化相结合时,才能更为深刻地掌握语言背后的实质和内涵,加深对语言的认识,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和意识的形成,以更好地服务于英语学习,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的基础。语言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用来交际、交流,以加深对文化的了解,推进文化的传播。良好的语言文化修养是建立在良好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水平上的,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是学生主动接受英语、了解英语,提升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同样也体现了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素养。
  二、大学生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化中存在的不足
  在素质教育的推广下,对大学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对学生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的提升,也是从实际出发,更加强调对学生英语思维和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各大院校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引入英美文化,突出文化与语言的结合,以此达到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以下几点不足仍然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英美文化渗透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引入的实质和内涵,使教学反而呈现画蛇添足的局面。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是让学生通过教学内容了解内容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以英美文化思维来学习英语,以达到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然而目前,对于英美文化的渗透更多的是停留在影视作品的赏析和课本的学习上,而且大部分教师自身对英美文化知之甚少,在教学中仍偏向于用中式思维来学习英语,造成语言学习的局限性和思维的框架性,使学习对于英语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今后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是,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中西文化是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的,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两种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矛盾,特别是在英美文化渗透不够的影响下,这种文化差异性由于不了解、不深刻而更为明显,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形成英语意识,造成理解困难、思维局限,语感差,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弱。除此之外,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也是限制英美文化引入的一个关键,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英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三、大学生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化的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需要正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正确认识语言学习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把握教学的主旋律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准备引入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英美书籍阅读量,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英语知识点、内容,摆脱以往教学中思维的局限性,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英语思维、英语意识和英语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当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也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切实体验英语语言情感,去感受不同文化所展示的不同魅力,以拓展学生视野,发散学习思维,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语言文化的认可度,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师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新西部,2010(8).
  [2]钟帆,叶林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问题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3).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交易的逐渐发展,一些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问题屡见不鲜。基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思考立法问题,加强对消费者隐私权利以及法律保护的研究,可以完善国家立法,在根
本文介绍了客家围屋的历史来源和多种类型,主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浅析了其建筑特点.外部建筑起承重和防御的功能,主要介绍了外墙和角楼的建筑特点.内部建筑主要体现文化性,
高职院校在实践《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育《大纲》》时,遇到的最大阻力是36个教学课时、繁重的军事理论教学任务和高水平的师资三大困难,如果把《大纲》的理论教学任务及其所
DOI:10.3772/j.issn.1009-5659.2016.09.018  农村水电是我国水电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我国偏远山区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节
大学是典型的文化研发中心,是先进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的主要策源地.相对于大学在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大学的这种文化功能、精神功能可能更为根本.因此,回归大学
实验动物致敏(laboratory Animal Allergy, LAA),是一种职业过敏性疾病,造成人的呼吸道及皮肤发生炎症.该病在国外研究较多,过敏源是动物皮毛、尿液、唾液中的一类酸性小分子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实施,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与世界加强交流,推动法学教育国际化值得我们法学工作者的深思.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激光熔蚀反应淀积于 Si(10 0 ) ,Si(111)基底上的 Al N薄膜是高质量高取向性的 Al N多晶膜 ,薄膜与基底的取向关系为 Al N(10 0 )∥ Si(10 0 ) ,Al N(110 )∥ Si(111)。薄膜
全面推行“阳光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为学生建造一条能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阳光大道,为教师打造一个促进他们专业成长的阳光舞台,为学校创造一个适合科学发展的阳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