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鞘蛾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落叶松鞘蛾为鳞翅目,鞘蛾科。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幼虫食害落叶松针叶。落叶松被害严重时一片枯黄,该害虫寄主植物还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等。本文总结了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落叶松鞘蛾;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识码:A
  综合防治是将各种措施有机地协调起来,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地应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来减低害虫虫口密度,把经济损害控制在许可的水平之下,以达到保护林木健康生长的目的。
  1 划分松鞘蛾危害区
  1.1 重灾区
  该区虫口密度高,一般年份虫口密度在2头/10cm以上,高峰年份虫口密度在3头/10cm以上。该区自然生态条件遭到破坏,松鞘蛾失去了自然控制力,种群密度波动较大,易造成为害。
  1.2 中灾区
  该区虫口密度较高,平均虫口密度1~2头/10cm,但波动不大,且经常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波动,一般不成灾。偶尔在自然条件适宜松鞘蛾繁衍时,虫口密度上升造成危害。
  1.3 轻灾区
  面积约0.13万hm2,该区平均虫口密度低于1头/10cm,经常稳定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有虫不成灾。
  2 松鞘蛾虫情调查
  2.1 预测预报
  在10月末和次年4月初对全部人工落叶松中、幼龄林,进行2次虫情调查,计算虫口密度,预测虫口将达到哪种受害程度,以便按不同的危害区,采取适宜防治措施。
  2.2 定期测报
  每年的4月至10月末对不同灾区的虫情做好虫害监测,掌握该虫在不同地区的种群动态,指导防治。
  2.3 调查方法
  选择林地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设标准地,每块林地视面积大小,至少选3块标地,每块标地调查点数不少于4个,按对角线设调查点,选标准树5~10株,在标准树上选东、西、南、北取标准枝各50cm,详查有虫头数,最后换算成10cm枝条有虫头数,推算出该林分的虫口密度。
  2.4 掌握为害区害虫发生期的变化情况,确定防治时间
  松鞘蛾虫期的出现到结束,分为始见期、高峰期、末期3个阶段,要掌握每个时期的变化,每年4月28日~5月3日是松鞘蛾最佳防治时间,此时松芽苞还没开,幼虫还没有进入芽苞危害,此时打药或放烟效果好,要比幼虫钻到芽苞取食后再防治效果好。成虫期放烟最佳时间为成虫始见期放第1次烟,隔3d再放第2次烟。(正常年份6月2日~5日)
  3 种群数量调节
  松鞘蛾的综合防治要以松鞘蛾生态习性入手,了解其变化规律,调查虫口密度,使虫口密度稳定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
  3.1 各危害区种群密度调节
  重灾区:要掌握虫口密度变化规律,在防治最佳时期集中采取化学防治,使虫口迅速下降。
  中灾区:自然调节为主,人为调节为辅。对虫口密度上升到经济受害水平以上的地块,自然调节无效时,采取化学防治,使森林恢复自然调节机致制。
  轻灾区:虫口密度稳定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虽有虫但对林木无害。可利用自然调节作用,使虫口密度稳定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当自然调节失调时,可人为补充自然控制力的不足,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挂鸟箱,释放天敌等措施。
  4 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将各种措施有机协调起来,成为一个灵活防治体系。
  防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林木检疫、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根据梅河口市落叶松中、幼林的特点,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4.1 营林措施,改善受害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加强营林技术措施,对虫口密度小的幼龄林采取修枝和改造方法,修枝高1.5~2m。改造幼龄林,采取砍10行留10行。砍伐带栽10行刺槐的改造方法,以提高林木长势,减少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增强森林抗病虫害的能力。
  4.2 生物防治
  在营林措施对调节害虫种群数量失效后,采取生物防治调节措施。以鸟治虫是极好的生物防治办法,对虫口密度较低的中成林效果较好,应大力提倡,长期坚持。平均每0.33hm2地挂一个鸟箱,同时还可采取人工助迁或引放天敌,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改变林内的昆虫组成,增强森林自控能力。
  4.3 化学防治
  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只有在害虫在自然和生物措施调节失控、害虫大发生时,才能采用。但必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在虫口密度大的偏远山区,可采取带状流动或固定放烟防治。每667m2施药量1kg沈阳红旗制药厂的“PCP”杀虫烟剂。对虫口密度大的林缘或小面积林块,可喷洒800倍液的灭幼脲III号,1200倍液“敌杀死”进行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是森防的方向,在全面掌握受害区的虫情时,科学划分不同的防治区域,并对每个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才能经济、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防止蔓延,把落叶松鞘蛾虫口控制在10cm枝条在0.5头以下,确保森林生长。
  5 结语
  要提高对森防工作的认识,認清森林害虫危害的严重性。抓好防前防后调查,设好标准地,准确预测松鞘蛾各虫态发生期,抓住松鞘蛾幼虫期和成虫期最佳防治时机,提出最佳防治方法,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同时要加强营林措施,改变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自控能力和提倡生物防治方法。
  作者简介:鲍亚志(1980-),男吉林省双辽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林木引种是指将某一树种通过驯化培育到非自然分布地区的林木育种技术。在自然分布地区生长的称为原产地树种;引种到非自然分布区的称作外来树种。林木引种作用明显、收效快、增产潜力大,经过引种能增加林业生产需要的良种,生产更多更好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林木;引种;技术;外来树种;生物学特性;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S322文献标识码:A  林木引种通过
摘 要:永胜县马玲薯主要分布在高寒、冷凉山区的羊坪、顺州、大安、东山、东风等乡(镇)。这些乡(镇)常年种植面积在1666.7万~1866.7万m2之间,总产量多达3万t。马玲薯是该区域的主要经济作物。因此,如何做好永胜县马玲薯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开拓马玲薯产业,采取相应的产业对策;充分调整好山区的产业结构,对提高永胜县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增加山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是南北方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来源。小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必须要学习和了解小麦的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小麦病虫的防治技术。只有小麦的健康生长才能有效的提升小麦的种植水平和经济收益。基于此,就小麦的种植技术和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的病虫防治工作做进一步的相关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
摘 要:本文结合邻水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提出提升测报质量的方法对策,以供业务工作参考。  关键词:地面测报;改革调整;质量;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84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不断提升,邻水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自改革调整后,降低了测
摘要:所谓特色农业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生产和开发名优特农产品的产业。其主要有4方面的特征:鲜明的区域性,独特有的特效性,一定的规模性,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山西;特色农业;区域;优势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个区域农业都有一定的特色,只有认清当地的资源优势,看准本地特色,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有一定的基础
摘 要:随着县级综合业务改革发展的全面推进,基层气象现代化的步伐加快,新型自动气象站应运而生,台站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减少,但同时却对业务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对我站运行中遇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供业务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测报软件;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67  引 言  新型自动气象站基于现
小胡去邮局寄信。   邮局的服务人员说:“信超重了,你再贴张邮票吧!”   小胡说:“贴张邮票不就更重了吗?”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投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   邮票是邮件的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通过信件邮寄的距离与重量而分别使用不同面额的邮票。   发送者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销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费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育林、造林、护林、爱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对于提高我国森林资源资产的质量,改善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扩大森林的覆盖面积
摘 要:本文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病原与症状、发生规律,提出了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110  玉米纹枯病又叫“花脚秆”,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近几年来,随着凑型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密植高肥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纹枯病日趋严重,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