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发现肝十二指肠韧带异位肝一例
【机 构】
:
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35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3年青海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情况。方法2013年,在青海省选择平安县、海晏县、兴海县、天峻县、久治县、河南县、达日县、共和县、祁连县、玛沁县作为监测县。每个县选择3~4个乡(镇)作为监测点,监测6~60岁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人群,采用血清学试验进行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按不同地区以及人群等因素综合分析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和疫情现状。结果青海省10个县共监测9 693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SNP位点rs1801133 (677 C>T)、5-甲基四氢叶酸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MTR)基因SNP位点rs1805087(2756 A>G)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140名出现砷性皮肤病变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地区157名体检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
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使用现状,并对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4-2014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疾病监测》杂志中有关布病实验室检测的文献,统计各省份各检测方法的检测样本量和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筛选出157篇文献,共由24个省份报告,实际样本检测时间为1
砷暴露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许多国家都一直受到砷中毒的威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居民更是承受着疾病的痛苦。更值得注意的是,神经系统是砷中毒的靶器官。尽管已经存在一些关于砷神经毒性的可能理论,但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明确发病机制,有效拮抗砷的神经毒性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砷可以影响许多组织及器官中的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和cAMP反
目的探讨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的差异,以及肠道菌群改变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以梭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埃希菌属作为目标菌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UC患者(活动期组20例、缓解期组15例)及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及乙状结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标本中6种目标菌群的含量。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
目的分析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并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62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POEM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并与62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患者POEM术前Eckardt评分为7.80±1.20,术后6个月为1.0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32, P<0.05),临床症状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