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快乐第一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说花过长的时间工作,是对生命的浪费……”
  
  忧伤的探戈灵魂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那深沉的城市阴影中,探戈仿佛黑暗中光的颗粒,藉着音乐和舞蹈发光,它没有面孔,也没有笑容,唯一的神情是忧郁和痛苦。时而低沉吟唱,时而歌声高昂,提琴和鼓点的优雅结合构成了探戈优雅、哀愁、孤独、高昂,又略带阴郁的充满欲望的复杂灵魂。漫步在由石头构成的老旧街道上,随处可见伴着音乐翩翩起舞的探戈舞者,炫目的舞步、考究的服装和性感的高跟鞋都让我感受到这个民族对生活的深邃诠释。
  
  享乐,就在此处
  
  一个民族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说探戈是伤感的宣泄,那么阿根廷人对快乐的追求远大于宣泄。刚住进希美纳和噶斯通家里,是在两年前的深秋,我每晚窝在房间里抱着暖炉看书,并习以为常,一星期后希美纳忐忑不安地问我是否不开心,我大惑不解。在阿根廷人的生活中,几乎每周都会有三、四个晚上结伴出门,如果一次都不出去,则代表你的内心正在接受悲伤的洗礼,怪不得我会被误解。其实我大部分青春岁月的夜晚都是在作业、书籍和工作的陪伴下度过,对于阿根廷人来说,这种生活极其无趣和悲哀。
  周末11点以后登上首都的公车,里面挤满了出门过夜生活的男女,几乎人人都刻意打扮了一番,车里弥漫着的各种香水味正预示着长达数小时夜生活的开始:派对、演出、化妆舞会、艺术沙龙、喝酒聊天……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是一座不夜城,午夜以后的街道到处灯火辉煌,迪斯科门口排满了人龙,咖啡店里人影摇曳,各种夜店招牌闪耀着的灯光就是城市巨大身体的查克拉。
  黄金时代的阿根廷很是阔绰,人们生活富裕、时间充裕,人们养成了用大把时间来享受生活的习惯,就像宋代不用上班的文人官员拿着高薪去搞诗词创作或歌舞人生一样。现在,昔日的浮华时代虽已消逝,但人们对快乐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却愈发强烈,这份执着就是他们身体里永不停息的引擎,支撑着他们夜以继日的杯酒人生。
  一位阿根廷友人有自己的舞蹈学校,显然他没有对自己的工作投入太大热情,每日午后起床,喝点咖啡或者马黛茶然后上网聊天,快到3点才缓缓出门上课,晚上8点回家后就约上我出门就餐,喝酒泡吧,几乎日日如此。在银行或者政府机构上班的朋友也是这样,他们下午3点下班,接下来便是呼朋唤友,直到深夜才步履蹒跚地回家。而在阿根廷,这种高频率的出门率并不用担心花销过高,因为物价也在为这种生活大开绿灯,这里的酒水饮料普遍是高质量低价格,即使再穷困的人,也可以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买上几瓶啤酒,天南海北地乱侃。
  在西班牙语中,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意思就是指好天气。太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的频率太高,以至于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太阳一旦出现,身边的朋友就会反复大声地赞美:多美好的一天!然后放下本已拟好的工作安排,跑到室外晒太阳,喝咖啡和马黛茶。首都的太阳不似成都夏季的毒日,照在身上总是暖洋洋的,即使夏天也是如此,不时还有河岸吹来的微风带来新鲜纯净的空气。在这样的气候下宽坐于古色古香的小广场,用面包屑逗弄鸽子,怎能不使人感到安逸。
  年初的时候我曾找到一份自以为不错的工作,向周遭的阿根廷朋友咨询意见,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别干,因为工作时间太长。他们说花过长的时间工作,是对生命的浪费,娱乐与工作应该各占一半,工资可以不高,但个人时间一定要多。下班以后,阿根廷人基本都不太喜欢接工作电话,周末甚至可以挂掉老板的电话。个人时间在他们眼里是自由,是生活的一切,尽可能多用个人时间来体验生活的乐趣才是人生的真谛。更有甚者,即使上班时间也会忙里偷闲,银行的职员不在乎柜台前的长队,先心安理得地喝完手里的马黛茶再说,而排队者无一人抱怨。在外跑业务的朋友会约我打上一两局桌球,喝上半瓶啤酒,然后才又悠哉地继续联系客户。
  只要有时间娱乐,生活就充满阳光,他们的要求简单实际,难怪国民快乐指数会远超GDP排名世界前列的那些大国。
  
  艺术,亦在此处
  
  贝亚特常常约我去博物馆,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逛遍了首都所有的博物馆,有时候在里面一呆就是一整天,我们坐在长条凳上静静地看着那些艺术珍品,回味作品的韵味,兴起时还会临摹一两幅素描稿。
  博物馆里的参观者往往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艺术在这里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不只局限于中上阶层,国家文化部还经常出资把欧洲的艺术品运到首都做免费展出。在博物馆里,随便找个人攀谈,他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纵情于现世享乐文化的民族,在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往往很高,罗马人如此,继承其文化的拉丁人如此,阿根廷人更是如此。在国内,艺术圈里总有一些人把艺术抬到很高的位置,定位为精英文化,然后哄抬价格使其脱离大众,而在阿根廷,艺术的普世价值却深入人心,几乎我认识的每一个朋友都有着些许艺术修养,音乐舞蹈和美术诗歌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剂,而不是赖以为生的工具或哄抬身价的资本。
  朋友聚会时,往往会有人带上一把吉他,在席间弹奏高歌,演奏间隙还会大口地喝上几口,极其随意,而音乐一响起,朋友们便会纷纷离席跳舞,莎尔莎、 探戈、伦巴……拉丁艺术风情在普通的一次聚会中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房东在很多小酒吧办过小型的音乐会,来参加演出的朋友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只要你有表演的欲望,尽可上台一显身手,连我这个不懂音乐的人也被拉上台和他们表演一些合唱和相声段子。默默无名的歌者、当红的明星和乐队经常到国立图书馆以及一些剧院做免费的演出,目的无非是把艺术更直接地呈现给大众。
  阿根廷人对街头艺术津津乐道,买一杯咖啡,就坐在街头看上半天,然后报以热烈掌声,还会和表演者攀谈许久,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这种情感是真挚的。在语言学校读书的时候,每次和马尔塞结伴赶地铁,在医学院站的地铁出口总有一个带着意大利小红帽的中年男子唱探戈,马尔塞每天都会给他钱,没零钱的时候还会找我借了给他,我说你有点过了,马尔塞笑笑说到:我不在乎,他的歌声让我感到快乐,快乐就足够了,其他的重要吗?
  
  移民之国
  
  大部分的阿根廷人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移民后代,长相俊美,他们的西班牙语发音中穿插着意大利词汇,讲话的时候语调平和,吐字清晰,双r的弹舌音尤其有趣,阿根廷人在高兴的时候常常故意拖长弹音来表达愉快的心情。金发碧眼的阿根廷人大多是意大利北部或者德国的移民,棕黑色头发的大多为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移民。
  他们对不同地区的移民文化充满了好奇,并乐于接受它们,使其成为自己国家文化的新元素,这和欧洲本土文化高高在上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去超市买东西,每条街都有中国人的超市;去菜店买菜,玻利维亚人笑容可掬;去批发市场买花,都是说着熟练西班牙语的日本人;买衣服,韩国人的店极其密集;买首饰,满大街都是印第安人的流动地摊。可以说阿根廷就是一个不同文化的大熔炉。做一道菜,如果什么都放,味道可能并不可口,国家也一样,个中味道只有本地人才能够体会,大量的移民带来新的文化和风俗,但是激增的人口也带来巨大的工作竞争压力和社会安全隐患,我就曾经被阿根廷的外来移民武装抢劫过两次,认识的朋友也多有此经历。在如何解决移民隐患的问题上,阿根廷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Sylvie BERMANN   中文名字:  生于1953年10月,毕业于法国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和巴黎政治学院,精通中文。  1979年至1982年先后在法国驻香港领事馆和法国驻华使馆任职。  随后分别在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及法国驻前苏联使馆任职。  再次回到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后,被任命为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赴纽约工作。  之后回到巴黎担任法国外交部外交政策与共同安全处处长。随后被任命为法国
期刊
故事A:  经过三年的奋斗,她终于成了办公室副主任。领导赏识,蓄势待发。可笑笑从营销部调到办公室。这个才26岁的小女孩,漂亮、青春,在营销部锻炼得外向而乐观,像个人精。从领导到同事们,大家的目光很快被吸引到她身上。她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和忽略。  其实她是副主任,年轻的笑笑对她构不成威胁。可她总是很忐忑,感觉很快就会被这个小妮子挤占位置。主任快退休了,也许笑笑就是安排来接他班的。她不知如何是好,只好
期刊
虽然看过他伏地魔形象的人无法想象他在其他电影里如何施展,但你要知道,他更本色的作品可都在《哈利·波特》之前。    他拥有英国演员独有的特质,在以前的正片中这一点随处可见,阴郁、言不由衷,目光深不可测,仿佛有无数心事却又无从说起(比如《伯爵夫人》);深情、隐忍、有着“温暖的笑”,在《英国病人》里异国风情的光影下,年轻时的他将严谨俊朗散发得淋漓尽致。电影中他每份感情都那么艰难,真实生活中也牵手了好多
期刊
如果哪天有幸你会去走一遭,或许能和住在里面的灵魂约个会,发现走廊那头有一个被时光洗涤过的、不太一样的你。    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可但凡我们告别了24岁,告别了校园生活,似乎就意味着告别了图书馆。印象里它似乎就是用来攻克期末考、英语4、6级等各种考试的圣地,你需要特别早起,背上书包带上水壶和一点干粮。因为很可能你会有帮同学占位子的任务,而自己也准备在里面耗上个大半
期刊
男人说:“我很厉害的,试了才知道!”女人说:“我看透了,不相信爱情了!爱和性分得很清楚。”这不是男人女人在谈心,不过是一段露水情缘的开场白。你不知道的是,他们都在说谎。这些谎话都在掩饰内心,或者为一夜情似的“爱爱”留下退路。还有在其他“爱爱”的场合,男女都充满谎言——男人和女人,都在“嘿咻”的前后说谎!说不说?信不信?都是问题。    ·女人看穿:男人的4个可笑谎言    ○我不需要伟哥  文子,
期刊
暖橙色唇膏从2011春夏秀场,一直延续出镜到2011秋冬T台,这种充满活力的高饱和度亮色,个性又时髦。     Dior全新魅惑唇膏 RMB245    显色度:4  滋润度:4  持久度:4  可卸度:4  编辑体验:    膏体隐约可见金色闪粉,微微闪亮不张扬,味道不算太好闻。涂抹后唇形显得很饱满丰盈,光泽度高,基本没有偏色,颜色低调奢华,很适合上班族,能衬得脸色非常好,配合同色系的唇彩效果更
期刊
肌肤热身保养登场了,使用具有能让肌肤发热成分的产品,或者通过按摩达到让肌肤温热的效果。    热身方式——热气  主要功效:深层清洁  热身指数:★★★  这就好像是为肌肤提前蒸桑拿,利用温度将毛孔打开,用热气畅通毛孔,再进行深层清洁。面膜和磨砂类的发热产品,都是利用的这种原理,这之后再敷保湿面膜,你会发现皮肤的水润度会明显增加。  GRACE温馨提示:  涂抹不宜过厚,要避开眼周和嘴角。    
期刊
他本是天生的明星,  性感、耀眼、气息迷人、才华横溢。  然而他并不是光亮的神明,  寻找通向彼岸的捷径让他一直沉湎在阴郁和忧伤中,  鲜花、荣誉,从来都不是孤寂、空虚和灵魂挣扎的对手。    巴黎拉雪兹公墓中长眠着世界上最有名的人们,诗人、画家、音乐家、写作者,他们在地下的冷却的身体没有阻断那些留于后世的作品被继续传扬下去,而是让墓园成为了悼念者和爱慕者的圣殿。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
期刊
这一群人,在跳脱出主流的“工作”模式后,以更有活力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他们经营梦想,并因此幸福。    交换商店Change——换生活    导语:桂纶镁主演的台湾电影《第36个故事》里,一间清静雅致的咖啡店伫立在台北市一角,一对美丽的姐妹花在店内开展以物易物的“交换”服务,各色人等被吸引于此,寻找、交换彼此的心爱之物。咖啡店因此变得渐渐美好,小店也聚集起了很多有故事的物件,和有故
期刊
越来越快的你,越来越不能容忍大而化之、模棱两可、语焉不详;  你无暇玩味暧昧,你黑白分明地说——非诚勿扰。你甚至不喜欢恋爱,你认为——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你追求“精、准”二字,人生如战场,稍有不慎入了埋伏,一个人的游戏就不好玩了。  你心中有这样的等式:爱情的现实=表达+情感+财产+责任。一个人说“咱们做男女朋友吧”或者“我爱你”,和你确定了关系,Ta只给了你10%的爱情;T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