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世界复合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记录各患者入院时间后设置组别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基础组行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增加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机体损伤情况、并发症及不良情绪.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有效率(93.62%)比基础组(7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0.011).用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I指数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0.680,P=0.256、0.499);用药后,两组NIHSS、BI指数分值等均改善,且联合组NIHSS评分比基础组低,联合组BI指数比基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9、3.421,P<0.05).治疗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8.51%)比基础组(27.6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7,P=0.016).用药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尔抑郁量表(HAMD)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0.770,P=0.321、0.444);用药后,两组HAMA、HAMD分值等均改善,且联合组比基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3、5.167,P<0.05).结论 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方案对减轻脑损伤有积极作用,可提升有效性,减轻脑梗死患者机体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吡非尼酮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应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自愿加入研究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均在饭后服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治疗,观察组则服用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在内的肺功能指标与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IV-C)、透明质酸(HA)在内的肺
目的 评价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9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患者,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为25例,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治疗与对照组经股动脉途径治疗,将两组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1.62±0.11)min、曝光时间(4.87±0.23)min、止血时间(1.25±0.42)min、手术时间(29.63±5.65)min和术后恢复时间(5.56±2.11)min均短
目的 观察并对比在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露醇的清洁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肠镜检查的180例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以采用的不同清洁肠道药物为分组依据,将85例采用甘露醇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将95例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耐受度.结果 研究组的肠道清洁度(97.89%)高于对照组(8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39).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1%)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