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b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山上的野花都开了,色彩缤纷,争奇斗艳。
  小小的野花,比不上玫瑰的高雅,比不上芙蓉的婉约。它自成一派,昂着头,骄傲地迎着风,一群群、一片片地在阳光下任意舒展身姿。
  想起了许多有名的花种,有许多诗人、文人为它们作过多少点缀。而这不知名的野花,想来也只有人们心血来潮时才称赞数句。
  一直喜欢这漫山遍野的小小的野菊花。
  它那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朵,一片片洁白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与菊花一样的芬芳。它那么稚嫩,稚嫩到不能在温室里侍养;它那么合群,总能见它成群绽放,随风起舞。
  
  二
  
  风雨来了,它的身体被打折了,它的花瓣无人呵护,被打落,雨水粘连了它们受伤的身躯。纤细的枝干无力地倾倒在地,任人践踏。污泥覆盖了它的美丽。
  这时候不会有人去扶持它,它也不会如黛玉般顾影自怜。
  一切留待所有的肆掠和摧残过后。
  
  三
  
  重生的过程是必须的,艰苦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又见野花抖擞着身躯,颤巍巍地迎风站立起来。
  它的心中有个渺小的声音:我需要阳光,我需要生长。
  人们只能从地面的一片狼藉来判断曾经发生过的灾难。
  
  四
  
  山麓上的野花又呼啦啦地绽开了一片又一片,当路人从它身边经过,偶尔会有人惊讶一句,“瞧这野花多可爱!”。也有情侣摘下它的花朵,一瓣瓣的花瓣预算着爱情的结局。有小女孩跑过来,摘下一大束扎在一起送给妈妈。有登山旅行的人采下它小心地把它夹在书本放进包里。如果我是那小小的野花,我愿意继续生长在山林,延续着风雨的洗礼和阳光的沐浴。
  
  五
  
  登山过后,手中也采摘了一束温馨的野花,把它围成花冠,戴在头顶,宛如月桂女神手持橄榄枝站在山坡上。深呼吸一口野花的清香,视线在遍野草绿中洗刷和净化。野花的命运它不能掌控,可它能在挫折中重新站立。如果我是风,我会把野花的思想和芬芳散播,传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大街小巷,让人们都知道,生活中,不仅有玫瑰跟百合,更有不知名的野花绽放在我们的整个世界!
其他文献
“咋?你还写日记呢?”我躺在床上问胖坨。胖坨是只猫,它不知从哪找了个本子,每天不是在上面踩脚印,就是叼支笔在上面乱涂乱画。  “谁让你看了,这是个人隐私,知道不?”胖坨躺在床边说。  “个人隐私?你上厕所我都看过,还有啥没让我看的。”  “我上猫砂盆都没关门你关门这不公平。”  “你的猫砂盆也没门呀!”  胖坨一愣,“嗯,也是。”  “好久没这么聊过天了,你现在每天最开心的事是啥?”我问。  一说
期刊
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前年10月,女婿女儿决定买房。我说你们先看好后要让我看看再决定,他们同意。那天晚上带我去看,地段虽然繁华,交通也算方便,看好的房子在二楼,面积140平米,一楼有车库,这些都符合改善要求。但是,我想除此必须条件之外,第一要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晚上七八点钟时候,别处都很亮堂,而我们看到的从一楼到六楼却一片黑暗,预期购买楼上的那半边楼却没有灯光,树挡二楼窗口,门前道路不平,四周几栋楼把这
期刊
那天,中午时分,顶头上司说,他有个应酬,没法陪女儿吃饭了,让我中餐时带上他的女儿。说完,他把自己的饭卡给了我。  顶头上司的女儿今年刚好八岁,一年级,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单位里的同事都喜欢她。这几天,她妈妈外出培训,她还在寒假中,所以,午餐都随她爸在我们食堂里解决。  上司走了以后,我便到他办公室,见小女孩正在做作业,轻声地问:美美,今天中午阿姨请你吃饭,想吃什么?小女孩看看我,歪着头想了一下:比
期刊
画院副院长李华是个油画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李华喜欢画风景画,他经常到偏僻的乡村去画画。也由于他经常顶着太阳去乡村画画,他就养成了晒太阳的习惯。  这是个暖暖的冬天,李华一大早坐长途汽车来到了一个叫卖花村的村庄,在村头的稻草堆前支起画架,但是他并不马上作画,而是躺在稻草堆上晒太阳。  一个老农经过村头,看到李华躺在自己的稻草堆上,奇怪地上前打探:“同志,你在干什么?”李华连忙起身拿出自己
期刊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是表现一朵花的一生,几乎在几秒之内,花朵完成了孕育,蓓蕾,初放,盛开,凋谢的整个生命过程。  那一刻,我呆呆地望着,是惊讶于花朵的极美?还是对生命的敬畏?我忘了呼吸,也不知言语,唯有眼眶止不住潮湿。  女人如花,从来世到落幕何其短暂呀!  真实的生命当然不会是几秒,而要经过无数个四季的轮回,日夜的转换,而这漫漫的岁月,在无涯的时间里,不也只是一段甚至一个点吗?  既然早已注定,
期刊
周末在家中打扫卫生,我爱人从书屋墙上取下一幅扇形壁挂,因年代久了,木条上所粘贴的贝石早已脱落得不成型了,我爱人欲将其扔掉,被我阻止了,因为送我壁挂者是曾卓。  曾卓是湖北黄陂县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生于武汉市,他是我父亲少年时代的朋友,并一起成为当时中共武汉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第一批成员。抗战期间曾卓辗转到重庆,结识了邹荻帆、绿原、冯白鲁等青年,自筹资金创办了在时代特征、艺术追求上
期刊
雅赏屠豚祖师爷,  俗品辣女豆花香。  夜半雨声润青瓦,  早起匆匆读书郎。    别一朵花牵挂于襟上,饮一杯花雕陈酿,驾一辆时光马车,挥一把文字鞭绳,只在春水回眸的一个瞬间,便抵达那座清雨润泽千年的水墨古城……  走进阆中,便走进了一座古韵幽深、一衣带水的历史古城。  伏羲故里、巴国别都,阆中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的雅称。徜徉在阆中的灵山秀水之间,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蕴藏着
期刊
今日征梦  十堰工业新区  一颗耀眼的新星  那偌大的厂房  那整齐的车间  那平整的停车场  那轰隆隆的机器声  处处闪现着勃勃生机  新征梦 新事业 新理想  创业的火花在这里燎原  激情的棱角在这里闪现    昔日征梦  曾经彷徨过  曾经无奈过  五年屈辱与磨难  但他不畏艰难  他用那宽厚的臂膀  在风雨中前行  他用辛劳的汗水  浇灌着自己的梦想  用执著和智慧的灵性  抒写着新的
期刊
我紧紧攥着珊瑚刀  来到这个世界  我只会牧羊  并以之为乐 为生  除了换季剪羊毛外  落寞浮华    我是在梦中  扯着嘶哑的喉咙  写一首首荒诞的诗  并为一个化蝶的女人  歌唱  如血珊瑚    数以万计的人  背井迁徙  在桥洞口  又纷纷消失  这是一只羊 眼里的故事    那里  不断有褐赭色的海水倒灌  听祖辈的人说  那儿曾镇压一只蝴蝶化作的精灵  是她 搧动翅膀  引来海水 吞
期刊
一    静静体验远方  在广水平林路上  花开花又落看不见你的容颜  挥不尽深深浅浅的记忆  3月25日是个心恸的日子  雨为何下下下下个不停  桃花黯然失红  我无法敲你家的门  怕惊动自己的心  伸出手,指尖是岸  我怎能跨越  雨是季节寻常的风景  面对柔软之墙  我无法轻易道别  穿过雨帘你的影子  时隐时现  肋骨下刻满你的名字  一遍遍一声声浓浓密密    二    静静体验爱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