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逐渐消失的职业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挽面是在广东潮汕地区的农村或一些老城区风行的一种民间美容术。当地爱美的姑娘都争相“挽面”,焕发青春风采。按传统习俗,女人只有出嫁时才享受这种待遇。即挽面师用线将新娘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弯弯的月牙眉。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又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把这两句老话结合起来,那就是当年人们引以为豪、能养家糊口的营生,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发展,也可能渐渐淡出人们视野。那些逐渐消失的职业,终将成为年长者美好的回忆,年轻人心中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逐渐消失的职业。
  
  补锅
  30多年前,人们用的还是铁锅。由于容易损坏,一些村里隔三岔五就会来几个补锅匠。升起炉火后,学徒就会全村吆喝起来:“锅——漏——补漏,补漏锅!”收来坏锅,大师傅从炉火中舀出铁水,熟练地把漏处补好。后来,随着铝锅、不锈钢锅的普及,纯铁锅用得少且坏了往往会被扔掉,补锅匠也随之越来越难觅踪迹。
  
  修钢笔
  现在的学生很少用钢笔了,可在30多年前,钢笔可是文化人的象征。衣服上衣口袋上别一支钢笔,那神气劲儿,不输现在拿着名牌手机的年轻人。由于钢笔易坏,修笔匠应运而生。有的修笔匠还会雕刻,拿起刻刀,寥寥数下,或图案或诗句,便在笔杆上显现出来,煞是喜人。如今,修笔匠几乎绝迹了。
  挽面
  挽面是在广东潮汕地区的农村或一些老城区流行的一种民间美容术。当地爱美的姑娘都争相“挽面”,焕发青春风采。在某些地方,挽面又称“绞面”“开脸”“界面”“修容”。按传统习俗,女人只有出嫁时才享受这种待遇。即挽面师用线将新娘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弯弯的月牙眉。如今,挽面师只是偶尔在电视节目中会看见。
  
  弹棉花
  小时候很多人猜过这样的谜语:“一根紫竹挂戏台,红粉佳人走出来,手拨琵琶当当响,脚踏莲花朵朵开。”这个谜面的谜底就是“弹棉花”。弹棉花的匠人腰绑弹弓、手握木槌、敲打牛筋,发出“砰、砰、砰”悦耳的响声,把棉花弹松,然后再制成棉胎,整个过程像一个人在唱戏一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崛起,这门技艺也快失传了。
  
  接线员
  曾几何时,接线员俗称电话总机,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让四面八方的人不见面也能说上话。不过现在,一个人都快两三个手机了,接线员自然消失了。
  
  纤夫
  一提起纤夫,很容易让人想到小学课本上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正是这篇文章,才让小学生对纤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他们的职业特点就是用自己的体力,让船只顺利通过激流险滩。知道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在过去,只要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纤夫。只是现在大多是机械船,纤夫几乎用不上了。
  
  卖凉白开
  有一首老歌叫《前门情思大碗茶》,唱的是过去的京城生活。其实,在过去,全国各地最廉价、最能解渴的就是最受老百姓喜爱、摆在路边的凉白开。一分钱能买上一大搪瓷缸,能让一个人痛痛快快喝个够。后来,汽水流行起来,随之各种饮料遍地开花,卖凉白开的人就不见了。
  
  捞纸
  捞纸是古老的造纸技艺之一。100多年前,捞纸业十分繁荣。人们将麦秸秆、水草、枸树皮、废纸等作为原材料,经过蒸煮、碾磨、拌浆、取张、压干、分张晾干等数十道工序的处理,生产出麻头纸(草宣纸)、黄毛纸和黑纸。这种靠手工生产的纸张柔软性好、透氧性强,被作为包装中草药、食品及其他日常用品的用纸,有的也作为书写用纸。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机械造纸取代了手工造纸,这门手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其實,即将消失的职业还有许多。比如编荆篓,那可是过去赶集会的大头货,现在却鲜有人为;打家具,过去的木匠走村串户做家具,特别是谁家要娶媳妇了,光家具就要做上两三个月……面对这些行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的职业,虽有不舍但也不必过于伤感,毕竟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朱权利荐自《新天地》2021年第2期)
其他文献
近期中国外交舞台动作不断。多国外长密集访华,引发外界关注。有观点认为,近期中国希望通过外交行动“打破美国包围圈”。那么,多国外长选择这个时间点访华究竟有何深意?释放了什么信号?美国拉拢盟友组联合阵线对付中国,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近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韩国的5位外交部长相继访问中国。这其中,今年2月刚就任的韩国外长郑义溶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韩媒称,韩国外长就任后首先访华而
期刊
2月4日,拜登发表其就任以来首次外交政策讲话,称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者”。10多年间,美国对华政策是动态的、多元的、复杂的,但从奥巴马执政时期开始,中国的态度就很明确,并从未改变,那就是寻求合作共赢。  “特朗普完成了所谓中国是‘竞争者’的定位,拜登没有修改这个定位。实际上,2009年左右,美国就开始了对华乃至全世界战略的重新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说。10多年间,
期刊
活到100岁  近日,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团结小区的白惠民刚过完百岁寿庆。别看她已百岁高龄,但手机玩得溜,会玩微信、刷视频。  她的小儿子岳文彤说:“自从用上微信后,母亲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微信中的40多个亲人都成了她的‘微友’,母亲能及时掌握家人们的生活动态,还会秒回消息。”  白惠民要与时俱进,85岁开始学习发短信。家人起哄说:“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学啥?别费脑子了。”白惠民不信邪,找来一本《
期刊
成本千元的骨灰盒卖至万元,市值几元的吊唁鲜花卖几十元……殡仪馆的东西为何这么贵?原来背后藏着腐败。江苏省纪委监委近日披露,灌云县殡仪馆三任馆长因官商勾结抬高丧葬用品价格、收受贿赂等问题被查处。  殡仪馆馆长内外勾结,卖万元骨灰盒  “成本千元的骨灰盒卖至万元,市值几元的吊唁鲜花卖几十元……灌云县殡仪馆原馆长杨煜生与供应商、经销商、承包商相互勾结抬高价格,并强行规定逝者家属必须购买殡仪馆骨灰盒等丧葬
期刊
听红色故事长大的毛浩夫,学成归来后放弃在大城市高薪的职位,受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大半辈子的爷爷毛秉华影响,一头扎进家乡井冈山的红色宣讲工作中,接过了传承红色文化的接力棒,由此展开了一段重新认识家乡、认识父辈的寻根之旅。  在江西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游客们常能看到一位着装得体、身姿挺拔的年轻人清清嗓子,背上扩音器,穿梭于一排排黄色土坯房之间,自信、从容地讲解着发生在井冈山这片红色沃土上的革命故事。  
期刊
如今,每個人上网时都会给自己起一个网名。如果说本名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那么网名就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和价值取向。日前,《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了一个追逃人员通过网名找到潜逃20年逃犯的故事,这个逃犯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网名——“不堪回首”。追逃人员顺藤摸瓜,一举抓获职务犯罪嫌疑人齐跃。     一个网名让他露出马脚  2000年,时年42岁的齐跃是北京市宣粮食品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在一
期刊
执政才3个月就派遣航母战斗群3次闯入南海活动,首次达到平均每月一次到南海耀武扬威的频率,拜登政府对南海的军事挑衅频率丝毫不亚于特朗普时期,且来势更加凶猛。搅局南海,拜登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拜登开启了在南海对抗的新时代”   2021年4月7日晚至8日凌晨,美国海军“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从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在此之前,4月4日,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也进入了南海活动。这标志着执
期刊
阮国琴说,王伟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她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戴上那条王伟送给她的子弹项链,到“辽宁”舰、“山东”舰上看一看,然后面向大海,告诉沉睡在这里的王伟:这盛世,如你所愿。  20年前的4月1日,一个声音在南海上空回荡——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期刊
最近,有网友总结了少数人对新冠疫苗接种的几种消极心態:领导干部带头接种,有人说“你看,他们先用”;动员公众积极接种,又有人说“你看,拿我们当小白鼠”;免费接种,有人说“免费的东西谁知道好坏”;如果收费,又有人说“凭什么收费,这时候还想着赚钱”;让有紧急需求的人先接种,有人说“凭什么让他们先打”;如果大家一起接种,又有人说“让别人先打,我要延后看看,而且别人都打了,我就不用打了”……   这样的网
期刊
據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至3月,全国至少有5位“85后”密集履新县委一把手。一般情况下,县委书记年龄多集中在45至55岁之间。而“85后”最大的不超过36岁,他们为何能被提拔为县委书记?  《史记》曾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治理至关重要,县委书记的人选同样备受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至3月,全国至少有5位“85后”密集履新县委一把手。一般情况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