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类专业中基础化学课程改革初步探究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地质学科的特点,可知基础化学系列课程在其整个培养体系中开设的必要性和无可替代性,那么在今天 "减学时"和"重基础"的前提下,该如何调整化学系列课程,如何对化学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优化,让化学知识在全面服务地质类专业课程的同时,老师们又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通过化学知识来培养学生学习地质专业课程的兴趣,这些是摆在地质类院校化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地质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
  化学课是地质类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化学课程学习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质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根据地质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特点--将来大都会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如从事矿物资源查找、评价、开采等,那么学生在毕业时,就需要掌握利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及地质遥感卫星技术等,借助对某地的构造、岩浆岩、地层、元素富集异常等方法及手段来分析,找出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能源矿、非金属矿、金属矿等。所有这些都将会涉及到化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及《晶体化学》等知识。可知,地质类专业课程对化学知识的要求既有广大上的,也有深度上的,如何更好地把握好这两个度,值得每个化学工作者思索。
  一、化学知识与地质类专业课程的关系
  就地质类专业中的基础专业课---《普通地质学》来说,野外地质调查的任务是初步确定地质体的物质组成,然后对各种样品再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而当遇到地层古生物样品时,还要对其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化石鉴定等,当然,有时也会利用已知岩矿的各种参数及化学过程等来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合成出我们想要的物质,如金刚石、水晶及人工红宝石合成等,同时还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岩石、矿物及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我们要做好这些,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前提,掌握一些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领悟一定的分析方法的技巧后,才能对岩石、矿物样品进行相关的岩石定量分析及岩矿鉴定开展工作。可见,化学知识对于地质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是贯穿始终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地质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化学知识与地质专业知识有机衔接性较差
  现在很多地质类院校所用的化学教材,大都强调其学科本身知识的系统性,讲的都是一些深奥的理论内容,却疏忽了化学知识对后续地质专业知识学习的联系。其实,在非化学专业中的化学课程教学当中,要同时兼顾本学科的知识的系统性和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又要结合地质类专业的特点,要做到让化学知识真正为地质专业课程服务,为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课堂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在如今的化学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仍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和记笔记,其主要的教学工具是黑板,缺少对多媒体的应用。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得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不够,所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化学课程教材缺乏特色
  目前,大多数地质类院校所选用的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基础化学和无机化学。其特点是知识量大、知识点分散,但却没能做到与地质类专业课程知识的关联性,没有在化学中突出地质专业方面的特色,可以说现在还没有一本完全符合地质类专业特点的综合化学教材。
  4.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由于地质行业的艰苦性及行业特点,使大部分学生入学后往往只重视地质专业课的学习,对像化学这样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积极,误认为化学课与地质专业课的学习的关系不大,可有可无。由于轻视心理的存在,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够用心。再加上化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特点:课程安排过于紧凑,教学内容偏多且与后续学习的地质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最终导致了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化学课程改革初步探究
  1.加强化学知识与地质专业知识的有机衔接
  化学课老师要了解所教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特点,在紧扣学生所学地质专业的同时,注重化学知识于地质专业课的巧妙结合,同时化学老师不能仅仅认为会讲化学就够了,我们应充分了解地质行业或职业的需求,主动参与到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去;同时注意与各专业课教师的沟通,通过他们了解专业课所需的化学知识,协调处理好基础化学课与地质类专业课相关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化学基础课对地质专业课程服务的全面性与可持续性等。
  2.化学课堂应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多样
  在化学课堂中,要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要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学会掌握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有目的为地质类专业课程打好基础。课堂上可采用诸如: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互动交流式等教学方法,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化学课堂教学,将原先静止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原先一些呆板的理论内容变得既生动又形象,不但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3.强化教材建设,建立地质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程建设与改革。基础课程的改革也不例外,应按专业的类别开展研究,以任务、问题为中心,注重把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重新组合和建立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和精选教材,及时更新符合本校实际的新教材,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教材内容的部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删繁就简,进行整体优化,重新组合为《基础化学》教材,彰显出化学与地质知识方面的联系及应用。同时在讲授化学知识时,老师要结合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注重介绍化学知识在地质方面的最新应用成果,适时保障化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实用性。
  4.实施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化学课堂上,要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们对在地质类或具体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兴趣的特点,可以多联系实际,多从我们身边实际例子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来猜,积极动员每位学生参与讨论,总之通过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对地质类专业中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究,一方面有助于找到一条适合当今地质专业院校中基础化学课程的开设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对地质类院校中课程体系改革探究,力图为当今培养人才模式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普通地质学[M].地质出版社,2007(7).
  [2]胡宪.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研究,2011(2):211-212.
  [3]林金书.高职农林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5):168-171.
  [4]吴荣新.地球化学课程在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66-67.
  [5]朱丽珺,贾向东,胡笳,包宏.工科类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z2):56-57.
  [6]李晓丽,谭兵,胡宪.普通化学[M].地质出版社,2009(8).
  作者简介:李大伟(1984-),男,河南郑州人,化学硕士,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教师,从事化学研究. 齐新华(1984-),女,河南郑州人,化学硕士,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教师,从事化学研究。
其他文献
1995年3~5月,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考察队由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新闻记者共25人组成,经
摘要:从某种程度而言,模因论的发生与发展将信息复制的观点引入了语言演变的过程,相应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模因复制与传播的特点,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就基于模因论理论基础,谈谈大学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教学。  关键词:模因论;大学英语;英语科技论文;写作  一、构建模因式写作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模因与语言习得  模因论中认为,模仿催生了模
旅团部队心理服务人才是旅团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力量。心理服务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强,对人才队伍素质要求较高。充分利用军内外各种心理服务相关资源,着力提高心理服务人才的素质能力,是健全旅团心理服务工作骨干队伍,促进旅团部队心理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一、依托军队院校培养旅团部队心理服务人才  四总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是促
今年的世界杯,中国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以11战全胜的佳绩获得了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女排精神再一次的感染了国人,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关注点放在了排球的教学和学习
在红色文化中,蕴藏着较多积极的情感价值.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真情实感进行感受,进而净化学生的心理.本文针对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
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我们自2006年起开展了对北极陆地植物和环境变化的研究工作.用了10年时间,我们逐渐探索出监测和研究陆地环境变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立了“永久植物监
高校思政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持续了一些年头,但是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教育教学的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思政课程的教学,很多高校
2002年7月,受高登义先生的邀请,我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企业赞助的中国人首次北极建站科学考察.就在我们刚刚抵达朗伊尔的时候,我的视野就聚焦在朗伊尔附近的冰川
在熊晓鸽看来,投资是"细活",而"慢工出细活",自1991年11月6日,熊晓鸽入主IDG,在中国VC江湖闯荡20余载。在他的带领下,IDG好戏连连,作为外资投资机构中的佼佼者,IDG的业绩令人赞叹
近些年,科教创新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科教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在科教创新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