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上门家访不可替代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通过微信、QQ等网络途径,家长和老师就能便捷交流,传统的入户家访形式似乎逐渐淡出视野。《新京报》近日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近八成家长表示,孩子上小学后从来没有过家访。网络时代,“隔空对话”的电子家访是否真的能够取代面对面的家访?“微信家访”“QQ家访”“咖啡馆式家访”,在这些时髦的概念背后,到底何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家长
  家访是形式大于内容?
  2017年9月开学前一周,北京丰台区某小学学生家长孙女士收到了老师要来家访的信息,“老师说希望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暑期学习、生活情况,我也让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女儿提前做了准备”。
  孙女士说,孩子所在的学校要求“六年内走访完所有家庭”,每次走访随机进行,由班主任和一位任课老师一同进行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孙女士跟老师们交流很愉快。但对家访的作用孙女士仍有疑问:“6年一次的家访对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有多大意义?在二年级时进行了家访,是不是之后就不会再有家访了?”
  孙女士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家访的形式大于内容,如果开展家访,应该是持续性的,且有针对性地进行。
  从网络调查结果来看,家长对待家访的态度各不相同。网络调查显示,在对家访的态度中,有五成家长希望家访,近三成表示无所谓,两成左右的家长不希望家访。
  记者了解到,家长的顾虑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有些是工作太忙难以抽身,有些是考虑要不要“聊表心意”,有些是因家里情况“特殊”如单亲家庭等,担心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艺美小学学生朱文锐的妈妈曾对家访有顾虑:“一次老师说要来家访,看望受伤请假的孩子。因为我们工作比较忙,家里只有老人在,担心对老师招待不周,心里很犹豫。但在老师的坚持下,我没有拒绝。” 让她没想到的是老师来了并没有出现预想的问题,反而是孩子因为老师的到来格外开心。“老师还主动给孩子补课讲题,让我很惊讶也很感动。”
  在孙女士看来,家访并非必不可少。“负责的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以及与家长的课后沟通,很容易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同时,学校定期举办的家长会、家委会、正面管教等家长课程都有助于增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相了解。”
  学校
  上门家访与在线交流互补
  在一些学校看来,虽然现在有多种家校互动的形式和平台,但家访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艺美小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在近几年已逐渐常态化。校长金辉告诉记者,学校起初是硬性要求班主任每个假期走访8个家庭,并在微信群里发照片和心得体会,如今,学校不再进行监督,但很多老师体会到家访对家校合作和学生成长的益处,自发地坚持家访。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以下简称“玉泉小学”)主题课程部主任石颖认为,现阶段家访仍然不能被替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入学前期存在不适应问题或家长此前没有跟老师建立联系;或父母不在身边孩子跟随老人生活,很难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的,都需要上门家访”。
  与此同时,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除上门家访、家长会、微信群、QQ群、家校互动App等方式之外,不少学校也结合自身特色,创新了多种家校沟通渠道。
  玉泉小学就推出了“家长夜校”。石颖说,“家长夜校”在下午6点半开始,8点半结束,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一学年下来,满足很多家长对于科学教育孩子需求。 2015年推出至今,开设了各种课程,如小升初衔接、亲子沟通技巧等,“学校会邀请教育专家,针对孩子教育的共性问题开讲。我们也会提前调研家长需求,确定选题”。
  老师
  有阅历、有能力才能做好家访
  对老师而言,上门家访除了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之外,对能力也是极大挑战。
  “中老年教師觉得力不从心,年轻教师则习惯了使用手机,不太理解这种家访传统方式,缺乏摸索,不知道家访时该说什么、做什么。”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一师附小”)五(8)班班主任张莉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入户家访经验,她的观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老师在家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出台了具体指导措施,甚至细化到如何提问等细节。
  如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就规定了教师家访“五不要”,建议老师在首次家访时“不要过多询问家庭经济情况;不要考查孩子学前掌握的知识情况,并进行定性评价;不要先期布置相关的学习内容;不要过多发表对孩子学习的意见;不要收取家长的礼品、礼金”。
  张莉认为:家访首先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阅历,一些年轻教师还没有孩子,对婚姻和家庭的认识不够深入,因为经验不足而缺乏自信;在语言表达上也可能简单化,难以说到家长们的心坎里。其次,家访中遇到的家长素质可能参差不齐,有说脏话或是有暴力倾向的家长,也有对孩子冷漠粗暴的家长,对此有些老师也会感到害怕甚至不敢表达。再者,家访是没有装饰、不可撤回的沟通,考验老师的素养、爱心和教学能力。
  家访故事
  学校代表: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创新方法辅助家庭教育
  除家访外,一师附小开设“快乐父母团体”家长课程,招募20位家长在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每周两小时的团体活动,通过“我的家庭故事”“神奇的手印”等活动,让家长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反思与孩子的相处,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各班老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沟通手段。一师附小三(3)班班主任邓春霞经常采用“家庭会”方式,邀请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起到学校,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只跟一位家长沟通,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父母互相推诿责任,甚至引发家庭矛盾。多位家庭成员共同到学校讨论有助于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邓春霞曾教过一个四年级的男孩,不太会与人相处,考虑问题也相对幼稚。通过家庭会的方式,邓春霞与孩子的父母一起找到问题的症结在于孩子缺乏父母陪伴。之后,邓春霞又邀请孩子也加入家庭会的讨论。这次家庭会后,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幅增加,主动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专家观点
  家访有助发掘更多教育资源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家长是教育的主人,而非老师的助手。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当今社会仍需坚持。
  首先,家访体现了老师对家长的尊重,传达微信,电话等沟通方式无法传达的诚恳与隆重。其次,老师只有亲自接触家长,看到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房间里摆的是书还是游戏机,房间是否整洁有序等,通过家访,孩子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特殊情况等都一目了然。此外,老师可以在家访中见到更多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是否和谐。有些家庭情况即使微信再勤、电话再多,家长也不会主动跟老师提起,但是在家庭环境中却会自然显露。最后,家访有助于发现更多的教育资源,家里的摆设可以成为切入点,梳理孩子的成长经历,找到某些问题的原因。
  “家访不是单一存在”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老师首先要对家访目的有清晰判断,是为了解信息、解决问题还是沟通合作。根据家访类型的不同,老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拟一份提纲,对交谈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一些预设,以防现场来不及反应。此外,老师应提前与学生和家长做好沟通,明确家访的时间长度和交谈方式等。
  更重要的是,家访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与其他家校沟通工作紧密相关,如对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如果老师前期没有通过微信、家长开放日等方式与家长建立感情,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家长可能会因自卑心和防备心而抵触家访。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多种家校合作活动建立起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尊重和信任。社会层面也需推动家校合作制度的建设。
  链接
  国家在不同时代对家访要求
  20世纪50年代
  家访成为基础教育中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由于当时大多数家庭比较贫困,教师要上门说服家长让孩子入学,提高教育普及率,这也是中国家访的雏形。
  1963年
  《全日制小学暂行规程(草案)》颁布,要求学校应该采取家庭访问或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好学生,这是我国首次从政策层面提出家访。
  1992年
  国务院提出建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機制,家长学校兴起,教师家访受到一定冲击;紧接着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教学压力、人口流动的加速及通信手段的进步等,教师家访制度自90年代末渐渐受到冷落。
  2012年
  教育部在全国推广借鉴湖北省“课外访万家”活动,为各地家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范本。
  2013年
  教育部将建立家访制度纳入校长的专业职责。不少学者也在呼吁让传统家访重新回归到教育中。
  2017年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一次家访。
其他文献
山乡瓜果飘香时节,到处洋溢着丰收在望的喜悦。云龙县检槽乡师井完小传出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教师,正在津津有味地指导着学生动情地朗读着课文……这位老师叫杨利军。从1992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杨利军凭着一腔热忱,执着追求,为山区孩子们的未来,在三尺讲台上尽心尽力地走过了25个春秋。由于所任教的科目成绩突出,他被评为乡“优秀教师”;被团县委授予“云龙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在贫困山区
期刊
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感慨:现在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越来越难。此话一出,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戳中了阶层分化的痛点,这一言论也再次引起人们对“阶层固化”的讨论。究竟什么是阶层?什么又是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就是“阶层固化”吗?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春玲研究员。  记者:什么是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分类有何意义?  李春玲:社会阶层
期刊
近日,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决定取消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这一决定在网络得到了一片赞赏声。  但笔者认为,取消家长签字应该谨慎。家长签字,其实是留给了家长和孩子一个沟通的渠道。既能够让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当日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让孩子深入感
期刊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努力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最令人向往的职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尊师重教、注重人才等方面发表重要论述,表达对教师的尊敬,也为全社会尊师敬师做出了表率。  兴国必先强师。过去一年来,教育战线将中央精神落到实处,踩下稳稳的脚印,无论行业内还是行业外,都重新感受到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远见卓识和
期刊
40年前的那个冬天,中断了11年的高考重启。570万不同年龄、不同家庭、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考生,重拾荒疏多年的学业,汇聚久别的校园,选择接受转变命运的挑战。这一年,27万人考生以4.8%的录取率,重返课堂深造,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幸运儿,更担当起改变国家命运的重任。  “漫卷诗书喜欲狂”,再现了当时恢复高考制度后,历经10年浩劫的人们对把握自身命运的渴望,是对国家拨乱反正“尊重知识、尊重
期刊
近日,来自东北某市中学生运动会的数据引发舆论关注,女子800米纪录40年未被打破,女子100米、男子110米栏纪录也分别保持了38年和36年。无独有偶,前不久的征兵体检中,湖北某市逾55%的年轻人身体不达标。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逾七成,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
期刊
16开大小的书页上,“天地人”“你我他”六个黑色楷体字分两行横在正中间,占据了纸张的三分之一。其他部分,几乎留白。  近一个月前,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识字课里,吉林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新生捧着课本,跟着教师耿玉苗学习了这六个生字。课本竖在课桌上,足够遮挡住孩子们的大半张脸,斗大的字周围没有拼音,他们望着这些笔画构成的汉字没有陌生感,读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教育部统编的新教材,从今年9月1日开学后全国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多次强调指出:“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  大理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引领下,大理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
期刊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QQ、微信的兴起,网络一度成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纽带。越来越多的老师习惯用手机、电脑在网络上与学生、家長沟通。而教师来到学生家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家访”越来越少了。有人称,信息化社会,通信工具的发达只能缩短家校的时空距离,却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家访在当今社会还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9月18日《现代教育报》)  家访是老师的
期刊
2017年9月21日,中国高等教育掀开了崭新一页。42所学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95所学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双一流”建设将为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而共同奋斗。随着“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布,这一牵动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也将真正迈出实质性一步。  这份名单是如何遴选出来的?为什么是“他们”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和以往的“985工程”“211工程”有何关联?做好“双一流”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