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运摧毁的灵魂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原序中说:“去探索圣母院的时候,在那两座钟楼之间的暗角里,发现了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单词——ANAΓKH(希腊文,意为命运)。”这个词,触动作者写了这本小说。我们如果认识不到这个词的内涵,停留于为那凄美而惨烈的爱情悲剧哀伤,为克洛德、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的命运担忧、恐惧,心碎神伤,那我们的人生还将继续为这命运付出代价。
  一个善良的灵魂
  克洛德这个人物最有深度,也最值得反思。我们总把一切仇恨都集中到克洛德身上,认为他就是黑暗、丑恶的制造者,宗教道貌岸然、虚伪不堪的标志。以为单向度地把这个标志贴到他身上就算定格了。克洛德是否应该承担一切罪恶呢?如果应该由他来承担,那么雨果又为什么把他称为“善良的灵魂”?
  克洛德“不是一个村野之辈”,他的出身属于“高等市民,小贵族的中产家庭”。祖上有封邑,继承了二十一幢房子。从小就被送到神学院当修道士,学习勤奋,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到校,拿着墨水瓶,咬着铅笔,冬天往冰冷的手上哈着气。他很有教养,学会了低头走路,低声说话。“他是一个忧郁、认真、严肃的孩子,学习很勤奋,领悟很快”,这种品质已经逝去久远,却正是教育所向往的。
  他一生好像只会读书,有狂热的求知欲,贪婪地读了当时的宗教法规、医学和科学,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这在当时很少有人能涉入,就像今天你通晓英语、梵文和甲骨文。十六岁时候,他在神学、经学和教育学方面就已经比得上有地位的神甫。
  到十八岁,也就是现在的高中年龄,他已经精通宗教神学、医学、自由科学(包括文法、逻辑、修辞、几何、音乐、天文)、教育学四种学科。学问方面他已经是顶尖人物。十九岁时父母因为瘟疫早逝,他承担了抚养还在襁褓中的弟弟的责任。“这个除了书本还没有爱过谁的人,从此竟有了一种奇怪而甜蜜的人的感情”,他明白了人是需要感情的,在艾丝美拉达出现之前,他以为只要爱这个小弟弟就可以充实他的一生了。他深刻、虔诚和专注地投入到弟弟的小生命上;这个小生命也成为他的精神寄托和学习动力,使他比以前更加热爱他的宗教事业。后来他又领养了一个弃婴卡西莫多。克洛德也非常爱他,为他洗礼,教他说话识字,把这事作为一项功德,为了弟弟可能犯错而提前救赎。
  他集知识、学问、教养、才华于一身,感情專注,为人、做事忠诚、执着,几乎达到了人生的价值顶峰——凭借真诚、勤奋和实力当上了教区副教主,成为一个掌管灵魂的重要人物,而且还是当时各个学科领域的权威。这样的人当然配得上雨果所给的“善良的灵魂”这个称谓。即便是在当下,都足以称之为“知识精英”“社会良才”。当然,他从小缺少爱,也没有爱情,直到艾丝美拉达出现;他年龄大了,已经三十六岁,在当时早已过了平均年龄,开始步入老年;他不帅,秃顶,好像也没有弗比斯的身材。
  艾丝美拉达出现了,她点燃了他,“美”激发了他人性中最基础最真实的一面,他觉得自己可以爱,也会爱,同时也需要爱,愿意付出爱。可是,艾丝美拉达却无比厌恶他,认为他是伪君子,道貌岸然、凶恶奸诈。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他个人修养能够改变的,他是社会的支架和门面,他更要为巴黎圣母院负责。试问,如果克洛德爱的不是艾丝美拉达,而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她,她会不会恼怒地睥睨,好像“被爱”侮辱了,亵渎了,激怒了?
  爱的残缺与毁灭
  雨果认识到科学与人性的悖论与冲突,人不能只走在一条道上。他在小说中对中世纪西方学科有清晰的分类,分为神学、经学、教育学、法规、医学、科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克洛德通晓所有这些领域,是当时多学科的顶尖人物。“人类吸尽了合法的知识之后,就勇敢地深入到非法的知识里去。尝遍了智慧树上所有的果实,由于饥饿或是嘴里没味,终于咬起禁果来了。”人是需要感情的,没有温情、没有爱的生命,就像一个干燥的车轮,转动时格轧格轧地乱响。
  克洛德的一生都走在单一道上,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其人性中缺失了爱的滋养。宗教神学思想腐蚀了他,使他的研究偏离正道,走火入魔了。学科研究、宗教生活、副教主的身份地位、无可救药的弟弟,这一切扭曲了克洛德的性格,久而久之,他变得阴森可怕。他更加全心投入到科学中去,尝遍智慧的果实,却更加远离了情感生活。三十六岁以后,岁月渐渐老去,他越来越憎恨女人,害怕埃及女人和波西米亚吉卜赛女人,甚至不敢看女人。这时候,美丽的姑娘艾丝美拉达出现了,只是打了个照面,克洛德这颗心就稀巴烂,他的世界就整个崩塌了。
  克洛德第一次见到十六岁的少女艾丝美拉达就点燃了心中爱的火苗,这火苗压抑在宗教、政权的阴影里,在内心深处点燃着。每次见到她都会燃烧起来。
  克洛德见到艾丝美拉达,眼中会闪烁着火焰,呆呆的,充满烦恼与不安。全身凝然不动,偶尔机械地颤动一下,如被风吹动树木。听到甘果瓦说艾丝美拉达是他的妻子,“眼睛都冒出火来”,说到名义妻子时,又平静些了,他越来越开朗,问:“你相信那小东西没有被男人碰过?”当时克洛德还不确定自己是否迷恋艾丝美拉达,但内心已经掩藏不住了。对艾丝美拉达的爱逐渐喷涌而出,直到坠入深渊里不能自拔。命运注定了克洛德没有艾丝美拉达,也就毫无活下去的意义,今生今世要死,也一定要死在她手里。
  他对艾丝美拉达绝望的倾诉,也许任何人听了都会动容,即使今天读来也会令人潸然泪下:
  孩子,你知道这些眼泪都是火山的熔液么?那么,人们对自己憎恨的人毫不动心竟是真的了,你看见我死去到会发笑呢。啊! 我却不愿看见你死去! 说一声,只要说一声你宽恕我就行了,不必说你爱我!只要说你愿意就行了,我就可以救你。要不然……啊! 时间来不及哪,我用一切神圣的名义求你,不要等到我依旧变成石头同那要命的绞架一样! 想想我掌握着我们两人的命运,想想我已疯狂了,这是可怕的啊,想想我可以使一切平静,想想我们下面有一个无底深渊,不幸的孩子,你堕落下去我也要永远跟着你! 好心地说一声吧,只要说一声!
  只有艾丝美拉达无动于衷。她愤怒地说:“别咬我,怪物!”她喊道,“啊! 讨厌的肮脏的妖僧!放开我! 我要扯下你那可恶的白头发,一把一把往你脸上扔去!”   她爱的是一个花花公子弗比斯,把自己的“爱和美的宝藏浪费在一个愚蠢的夸张的人的身上”,卡西莫多用诗一般的语言告诉她,别看着外貌,少女啊,要望着心灵。艾丝美拉达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她的单纯伴随着肤浅,行事凭感觉,她看不透弗比斯,更无法理解也不会欣赏克洛德,在她眼里克洛德是一个丑陋的老人。艾丝美拉达没有经过基本的教育,她无法理解克洛德的世界。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爱的基础。克洛德的爱完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克洛德更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残缺者。他把一生付与了宗教神学和科学,从未得到过爱。他不懂什么是爱,怎么去爱,不知道爱的基础是沟通、理解与付出,爱是无私的。他任由天性把全部的爱倾注于艾丝美拉达之后,已经坠入深渊无法自拔。得不到艾丝美拉达的爱,那就一起毁灭,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暴露了出来。他毁灭了艾丝美拉达的肉体,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灵魂。
  然而克洛德的下场是可悲的。他残忍地看着艾丝美拉达被绞死;在民众的造反声中,养子卡西莫多鄙视着他,把他送进了死亡的深渊。
  谁主宰了命运
  “命运”这个隐秘的符号,蕴藏着宿命及社会人生的必然。雨果对命运有自己的看法,他的观念,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小说《巴黎圣母院》背后的价值、意義,是小说的灵魂,它有时比故事本身更重要。“命运”两个字所蕴含的观念支撑了整部小说的构架,也是小说意义的引爆点。
  主宰命运的力量来自哪里?小说《巴黎圣母院》呈现的是路易十一时代的宗教神权、政治势力、各种未知和已知的科学规律(学科)以及民众的盲动(集体无意识)。“巴黎圣母院”承载着宗教体系,庄严神圣,“用它的庞大把观众吓住了”,其实已经开始僵化死亡。宗教与政治相互依存,而民众大多处于蒙昧状态,盲从、麻木,是属于需要启蒙的阶层。雨果认为当时的“一切文明始于神权政治而终于民主。继统一而来的这个自由法则,也写在建筑艺术里”,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印刷文化所带来的民主思想。
  还有一股恒在的力量,看不见却会突然爆发,难以由物力、制度或者意志控制。那就是强大的生命本能和情感,也是小说的内在动力。它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善的一面表现为慈爱、同情、宽容等正能量的行为;而恶的一面则表现为贪婪、杀戮、自毁等极端的行为,基督教“原罪”观念,便源于此,与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是对立的。这股力量把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克洛德、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分裂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自然人,一种是社会人。自然的本能和情感状态是未经教育的,懵懂盲目的,靠着天性感觉判断人事。这种天性有善良和邪恶之别,出身好受到良好教育的会往善的方面发展,出身教养不好会往丑恶的方面走。男人(卡西莫多)多一些暴力倾向,女人(艾丝美拉达)则多一些同情与善良。接受过教育的社会人(克洛德)则凭借科学知识、社会文化、道德品质来判断人事,但是也会被本能和情感控制。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复杂性,也就是说各种人性都在内心存在。从人性的本质上说,克洛德、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是一体的,在他们身上都有人性里最本质的东西,都追求不现实的绝望的爱情,而且都到了固执的地步,他们都需要社会正确的教育与疏导。表象上看,克洛德在社会的塔尖里;卡西莫多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他的善是自然生命里生出来的,在俗人眼中他就是一头野兽;艾丝美拉达则完全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听从内心的召唤。而实际上,他们的命运是相同的,都在爱的死结里自毁。
其他文献
摘要:古人以“种菜”为“隐逸”代称,其实大都是菜翁之意不在菜,而是营造种菜所在乡野大地和山林为伍的隐逸气息。元明时王逢的《菜亭四咏》也是如此,是他在焦糊般的战乱中求生的一种反映,只是他更注重艺术的表达。  关键词:王逢 种菜 情志 隐逸  古人以“菜”为接地气的“隐逸”代称。《菜亭四咏》是元末明初江南著名诗人王逢的“咏菜”诗。菜翁之意不在菜,而在于和菜所在乡野大地与山林为伍的隐逸,历来如此。王逢的
期刊
日本文化界长期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学,但近代以来因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日,日本文化与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始发生影响。中日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也许可以从刘克敌和魏丽敏的文章中获得一点启示。  ——编者  题目中这句诗,是川端康成这位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在获奖致辞《我与美丽的日本》中的一句。他认为“雪月花”足以概括日本文化的审美特征:“是表达山川草木、森罗万象、自然界的一切  包括人类感情在内—
期刊
关键词:元好问 聊城 南冠 历史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五月三日,元好问被蒙古士兵羁押,从开封城郊的青城出发,北渡黄河,进入山东境内,被羁管于聊城(今山东聊城)。蒙古太宗七年(1235)二三月间移居相邻的冠氏县(今山东冠县)。如果说,此前的围城是元好问一生中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那么,不足两年的聊城岁月,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期,出现了诸多新变,使得他最终成为“一代宗工”。  聊城时期,元好
期刊
关键词:《大招》 屈原 思想 篇名  《大招》是屈原早期为招楚威王之魂而作。《楚辞章句·大招序》云:“(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瑳,疑不能明也。”景差为屈原晚辈,其年与宋玉相当或稍迟。《汉书·古今人表》中作“景差”,字应作“瑳”,盖《史记》写成之后民间流传中造成省笔同音的情况。明末黄文焕《楚辞听直》肯定其为屈原之作。黄之同乡后学林云铭从其说。对于王逸之疑,林云铭《楚辞灯》云:  《大招》一篇
期刊
关键词:传染病电影 类型 应对挑战  什么是灾难片  很多灾难电影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2012》《后天》,以及今天我们会讲到的《我是传奇》《传染病》《釜山行》等,这些电影都以表现灾难为题材,一般把它们叫作“灾难片”。  灾难片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不可抗拒的巨大的破坏力量,无论这力量是来自自然、人为,还是来自外太空。第二,巨大的破坏性导致巨大的伤害。这种不可抗拒的破坏力,往往都会对我们的社会以
期刊
关键词:《逍遥游》 艺术手法 三言  《庄子·天下》评《庄子》一书的艺术特征曰:“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历代多有文士对《庄子》的写作手法击节叹赏。郭象《庄子序》评曰:“其言宏绰,其旨玄妙。” a 刘熙载《艺概·文概》评曰:“意出尘外,怪生笔端。”b 《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受到了读者更多的青睐。方人杰《庄子读本》曰:“此一篇是一书大意,此一题是一篇大意,而庄
期刊
读《三国演义》有一点很令我困惑,鲁迅这样一个智者,这样的大艺术家,眼光很毒的人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诸葛亮写得很不成功,说他“多智而近妖”,却说《三国演义》写得最好的是关公。但是,关公也神化了嘛,诸葛亮不过是间接的效果上写他超人,而关公则是直接以神的身份行动,发言,显圣。关公被吕蒙杀了,接着来好几笔。第一笔,有一个老和尚普净,三更以后,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和尚一看,只见空
期刊
关键词:元好问 《饮酒》 《学东坡移居》 《王右丞雪霁捕鱼图》  《饮酒》通释(五首选二)  其一  西郊一亩宅,闭门秋草深。床头有新酿,意惬成孤斟。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  其二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余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谁能酿沧海,尽醉区中民。  元好问这组诗共五首,是拟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原诗题下有注:“襄城作。” 襄城今属河南。金
期刊
关键词:今宝 在桃 生命力  热闹的文坛很少见到李凤群的身影,她对文学的虔诚、笃定规避她观望文场而沉潜专注于文学核心,其作品具有时代风貌和生命质地也就顺理成章了。她的近作《大野》讲述一对“精神姐妹”今宝和在桃的留守(逃逸)和出走(回归),呈现她们的人生轨迹和精神追求的回环,刻画内心的纹理皱褶,倾听心灵的歌哭,彰显生命的温度、力度和光亮。  今宝:从留守、隐忍、承担到决绝出走  今宝是“脚踏大地眼望
期刊
《论语》成书迄今已两千多年,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至于今天很多号称读书人的人压根儿没读完整过《论语》,或许是拜当代占据主流的白话文教育所赐,我想说的是,这如果不是一种十分重大的缺憾,至少也绝不该引以为骄傲。  关于《论语》究竟应该怎么读,既是方法论问题,也是价值观问题,历来讨论较多,误读曲解也不少,故实在颇有辨明廓清之必要。某虽不才,且请试论之。  窃以为,要想读好《论语》,读懂《论语》,读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