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隐士文化的三个思考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士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了解隐士文化,从三个方面入手:何为隐士、隐士与政治、隐士与现代。对于隐士文化中隐士与政治的关系,历来争论不已,本文主要从隐士存在的原因分析,来回答隐士为何不从政以及隐士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另一方面,隐士文化的传承也是关键,隐士精神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不仅是对隐士文化的传承,还是一种时代化、延伸化,快节奏的社会更需要优秀的“隐士精神”。
  关键词:隐士精神 隐士与政治 无道则隐
  一、何为隐士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隐士是一类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特殊群体。了解中国文化,隐士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何为隐士?隐居的士人还是隐逸的学者?抑或是喜欢隐居的众人?了解隐士文化的第一步就是懂得“隐士”的含义。
  士人隐居不仕则为隐士。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隐士与政治如影相随,泛指对政治有研究却隐居不参与仕途的士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帝王相对的,因为不受重视或遭排挤或正逢乱世,放弃入仕的机会。不仕是隐士的根本特征。隐士脱离与政治的关系,隐士就是品德高尚、在“道”上造诣颇深而自带神秘色彩的隐居在山林中的智者。隐逸是出于对某种道德的追求,修行为主,不仅远离政治,还远离社会。无论哪一种理解,在笔者看来,隐士终归于一个字:静。
  二、隐士与政治
  如何处理隐居与从政之间的关系,是评判隐士文化难以定论的辩题。隐居则享乐清闲,从政则兼济天下,为民效力,辅助君主安邦定国。隐士与政治的话题是最敏感的,也是最重要的,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应该从本质和现状来分析解决。
  (一)隐士存在的原因
  1.外部因素
  隐士何以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隐士为什么能够存在?统治者为什么能够忍受隐士的存在?阶级分化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特征之一,权力集中在皇权贵族手中,平民们对国家的谏函大多处于“下情难以上达”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隐士既是政治上的“弱者”,又是平民中的“强者”。 所以,在整个社会中需要这样一种特殊的阶层来缓解阶层矛盾。他们代表社会中下等阶层对于政治的期待,加上隐士本身的修养素质,这使得统治者忌惮而又容忍隐士的存在。
  另一方面,孔子曾说“无道则隐”。从这句话上可以看出,隐士的存在与社会状况有关。身处乱世之时,对于统治者的失望和社会的无奈使得隐士不得已而隐。“无道”更在指明社会的礼崩乐坏、风气日下,已经让这些高尚的隐士无可忍受,只能寻一地隐秘之处,修身养性,不为伤风败俗之事而扰,只求忘记忧愁,寻得生活的安静闲适。
  2.内在因素
  (1)自由——以陶渊明为例
  无论是被时局所迫还是真心所愿,隐士的最终原则都是隐居,最后的结果是依从内心对于自由的追求,这才是隐士出现的根本原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是自由意志的代表。向往自由的隐士在生活中没有多少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对待人生,没有沽名钓誉和矫揉造作。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全凭性格和气质,而非世俗的标准,顺自然求自由的人格。陶渊明的南山之隐使他真正感受到了人生的愉悦。因为这里不仅有宁静、恬淡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还有一种自然、真诚的人际关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对于自由最真实的写照。摆脱了功利枷锁的陶渊明,真正体验到了真实、自由的生活。
  (2)求道——以“三子”等为例
  从隐士的“士”入手,这是一个文化标记,表示有文化知识,更是隐士的资格。隐士一半都是智叟般的存在,而他们选择隐士,在信仰角度是为了求道。正如佛教吃斋念佛,基督教对于《圣经》的崇拜,隐士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追求。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是隐逸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哲学是最根本的部分,孔子、老子、庄子以及玄学等哲学思想贯穿隐逸文化的前世今生,对隐士们的选择和追求有引导作用。
  孔子从政治的角度提出“天下无道则隐,隐居以求其志”。泰伯、季世的士人哲学,为士人提倡一种处世原则。这个原则包括对不良政治的批判和对隐逸行为之合理性、有价值性的肯定。老子和庄子创立了隐逸哲学。老子的无为、老死不相往来等主张虽系政治哲学,但却深深地关切着人生的自由和安逸问题。《史记》中讲述庄子从主体的自我感受出发,提出“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以此表明自己追随自由的态度。孔子着眼于是非标准,确立的是道德内涵;庄子着意于审美标准,确立的是自由内涵。二者皆本于人类性情之真。由此可见,中国的隐逸文化在早期思想家那里就获得真、善、美的全方位肯定,而隐士文化的代代继承也是对于这种价值观的继承——求人之本性,得道之根本。
  (二)隐士与政治的关系
  隐逸与政治向来就有密切的关系。隐逸在一定意义上是政治斗争的副产品。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中国古代士人从产生之始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视参政入仕如农夫之耕一样,但入仕的结果不是丧失了独立人格,便是被政治漩涡所吞噬,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保全自身的需要,他们自然要隐逸。但有人也批判这种思想。无论当局者是否贤良,拯救社会、宣扬正确的社会风气是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是选择隐居的方式躲避政治困扰。所以,这也是隐逸与从政的纠结所在。
  总而言之,从政或隐居是公民自由的选择,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结果评判隐士的对错。在统治者昏庸的时代,政治才能无法施展,隐居而待时机;在政治清明的时代,社会安好,便隐逸寻求自由,修心养性;在乱象横生的时代,义不容辞,勇担重任,出山为民;这三种情况下的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隐士们为何隐,隐为何,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因此,隐士与政治的关系不是相对的,而是灵活的、辩证的。
  三、隐士精神与现代——以终南山隐士为例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寻访现代中国隐士》肯定了终南山隐士文化之地位,引起强烈反响。对于终南山的隐士研究中,可以发现隐士文化更重要的是本质的精神形态,“终南为冠”的背后是现代对隐士精神的传承,正如书中所写:“我希望它能像鼓励西方读者那样,鼓励中国读者追寻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和仁慈,与大家更为和谐地共处。”这段理解也是对隐士文化精神的时代化,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的是这样一种“静”的境界。并非鼓励更多的人归隐山林,永久地隐居,而是强调对“静”的追求和向往,做一名“行动上的隐士”,给自己独处的时光,以天地之胸怀、日月之心境面对生活,影响人生。因为与“静”相对的“躁”,是在全球快速发展过程的今天,社会群体表现得最明显的精神特征。碎片化阅读、抑郁焦虑心理增多、电子依赖等社会心态问题的突显,都集中于心理的浮躁,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对人生的恐慌和黑暗面,所以在努力寻找发泄灰暗情绪方法的同时,不妨拥有些许隐士精神。就这个意义而言,隐士精神是净化内心的良药,助推人们回归到“静”,从焦躁的生存狀态中脱离,归还心灵的一片沃土。它是我们调剂生活、放松心情的必需品,还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更是解决社会发展心态问题的一大法宝。就隐士的本源来说,隐士精神的传承还可以回归政治本身,在政治中保留隐士文化。隐士与政治的关系同样在今天启发思考,政治离不开魄力和觉悟,隐士在古代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地位的象征,可以继续延续到今天,提倡为官者学习隐士文化,拥有不为名利、超脱世俗的清高骨气,保持忧国忧民、心系社会的高度政治觉悟和素养,当好新时代的“隐士官员”。
  参考文献:
  [1]高敏.我国古代的隐士及其对社会的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1994(02).
  [2]胡晓明.真隐士的看不见与道家是一个零?——略说客观的了解与文学史的编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3]李瑞玲,毛安福.论宋代隐士[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
  [4]宁稼雨.中国隐士文化的产生与源流[J].社会科学战线,1995(04).
  [5]孙立群.魏晋隐士及其品格[J].南开学报,2001(05).[6]张海鸥.宋代隐士隐居原因初探[J].求索,1999(04).
  (作者简介:蔺梦璇,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其他文献
一、广电企业文化的定义及表现形式按照传统管理理论,广电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汉语典籍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色彩,在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典籍英译的研究出现了多学科交叉学习、研究方法多元、追踪
以小麦作材料,用钻-60γ射线照射小麦花粉、子房、孕穗期植株、抽穗期植珠、花末期植株,计算了当代结实率,调查了M_1大田植株成活率和M_2的突变频率以及突变体分类。结果表明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瘢痕子宫患者用常规取环法与可视人流仪监护下取环手术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以及应激反应激素变化,评价可视人流仪在瘢痕子宫取环中的作用,以期寻找瘢痕
不同固 N 菌固 N 量不同,但都对珍珠粟有利。Joshi 等(1981)曾探讨了接种巴西固 N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作为一种生物N 素来源,对增加珍珠粟产量的可能性,特别是在
目的:通过VISIA皮肤测试仪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远期疗效,并分析调查问卷,了解术后日晒时间、养护方式对远期疗效的影响和患者远期不良反应。  方法:随访2008年~2
智能化社区网络属于园区网络。其物理网络传输技术既可以采用以太网等局域网络技术,又可以采用有线电视网络数据传输或数字用户线路等广域宽带接入传输技术。与传统园区网络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方面也逐渐呈现出国际大融合的趋势,西方很多思想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所冲击,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西化的思維方式更加普遍。但是,我国作为历经几千年风雨的泱泱大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艺术教育方面,也应当注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有助于提高艺术生的整体素质和爱国情怀。本文中,笔者站在青少年宫的角度,主要从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科研和创作以及艺术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分
背景:一些保守治疗及手术或γ刀治疗前后的垂体瘤患者存在严重的头痛,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为了有效治疗垂体瘤相关头痛,应首先明确该类头痛的特点及可能的原因。  目的:明确垂体
摘要:近年来,拓展训练在民办高校中被广泛应用,它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娱乐性、趣味性和拓展性。拓展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中。本文主要分析了拓展训练的教学意义,探讨了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并针对目前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一些应用策略。  关键词:拓展训练 民办高校 实施现状  拓展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使体育运动与娱乐项